陈大宾,是明朝中后期的一位著名封疆大吏。据清光绪版《荆州府志》记载:
“萧大宾,字敬夫,先姓陈,江陵人。嘉靖甲辰进士,以直节自负,初授上虞知县,治行卓越,选南道御史,纠弹不避权贵。历官藩臬,所至民德之,以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发总镇沐朝弼不法事,锢之。群党悉治以罪,升工部侍郎,寻卒。”
值得一提的是,他应当是我国古代最早出面调处国际纷争的基层官员之一。
陈大宾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进士后,即被分发至浙江上虞县任知县。有一次,乡民在境内捕获了三名“黑番鬼”(葡萄牙人雇用的南洋船工),押解到县衙。陈大宾依律对这三个来自境外的“不速之客”进行了讯问,并将其口供呈报布政使司衙门。
由此,明朝浙江的地方当局这才知道,位于舟山六横岛上庄和下庄两大岛屿中间的双屿港,因其荒无人烟,且地势险要,已经成为海上走私商人联合倭寇盘踞其间,大肆走私货物,或抢劫商船、渔船的一大巢穴。每当南风汛发之时,来自日本诸岛、葡萄牙、彭亨(马来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州)、暹罗(泰国)诸国的走私商船,纷纷驶入双屿港,而在吏治腐败、海防废弛的情况下,明朝的卫所防御早已形同虚设,任凭这些海上恶势力胡作非为。时任巡抚浙江、提督闽浙海防军务的朱纨对这份报告非常重视,乃奏请朝廷,获准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春调兵遣将,发起“双屿之役”,沉重打击了包括葡萄牙人在内的倭寇、海商与海匪。
这一发生在明朝时期调处国际纷争的重大事件,无疑令陈大宾的名姓被载入中国对外关系史。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如今只要提到陈大宾,在其宦海沉浮期间但凡履迹所至之处,皆可查到有关遗迹;可对这同一个人,若是言及萧大宾,则不仅在史籍上寂寂无闻,甚至连清季所修三个版本的《荆州府志》,亦对其生平业绩不甚了然。
原来,按明朝规制,当士人做官达到一定的品级后,但凡先前因过继、领养而更名换姓者,允其认祖归宗,故当陈大宾卸下云南巡抚之职后,便向朝廷申报改回本姓,即已名为“萧大宾”了。
不久,他又回乡闲居归养,从此便在史籍上消声匿迹。
——摘录自老牛的博客《萧家坊与明朝贤臣陈大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