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桂林朱氏族谱
崧厦后喻江朱氏来历
崧厦喻江,原名“俞港”,以宋代俞氏始居河港之南而得名。在元末明初,诸暨成氏迁居河港北面,称为“中喻江”。明朝中叶,又有蔡林朱氏迁居喻江旁边,称为“后喻江”。而最先居住的俞港,则称为“前喻江”。
喻江一分为三,先后有三姓组成。在解放前夕的民国地图中,“喻江”仍写作“俞江”。
民国崧厦街市图
据“老喻江”成立东伯讲述:
“喻港,在解放前就分:前喻港、中喻港、后喻港。
以前,从李郎桥过来有一条河,前喻江与中喻港隔一埭河。河前头是前喻港,姓俞。河后头是中喻港,姓成。
后喻港,在油厂后面,姓朱。是一个小村,人不多的。”
成立东伯讲述
《松夏志》载:“前、后喻港,成、俞。户八十,口四百一十六。”志中没有把朱氏居住的“后喻港”写进去,成氏居住的应为“中喻港”,看来需要纠正。
后喻江朱氏,始祖是桂林朱汝疆,属八世祖朱永后裔。朱永,字应雷,号体宇,行永一,为礼支派始祖。生于宋咸淳二年(1266)八月,终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配马氏,生四子。寿八十九岁。
传至第十二世朱恕,字汝公,行腾二处士。生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七月,年七十九岁。配王氏,生二子,长子朱欢,次子朱性。
第十三世朱欢,字子通,行欣三处士。配江氏,生一子,衿一处士。
衿一处士,名失传,为从蔡林迁居后喻江始祖,时在明成化(1464-1487)年间。
衿一居士徙喻江
据《上虞桂林朱氏族谱》记载:“衿一处士,配杭氏,二子,坤一、坤二。徒喻江。”
朱欢弟朱性,字子聪,年七十五岁。配潘氏,生二子,衿二、衿三。俱无嗣。
亦即是朱恕一脉,由长孙从蔡林传至后喻江,得以延续下去了。
从这一页家谱之中,看到朱氏有四户“无嗣”,让人看到了古代生育的不易,也看到了社会生存的不易。
因此,迁徙成为了谋生与生存、发展的选择。
解放后,在互助组向合作社发展时,喻江的“中喻社”与羊淘沥、船弄里“光明社”合并,成立“喻光”社。后为喻光大队,后为喻光村,今为新光村喻光片。
喻光片历史悠久,姓氏众多,以俞、王、成、余为主。朱氏在余、倪、徐、单之后,在严、潘、陈、许之前,属于中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