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35|回复: 0

明代崧厦何氏与谢氏是姻亲

[复制链接]

1384

主题

1863

帖子

81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191
发表于 2024-7-17 09: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崧厦何氏宗谱

明代崧厦何氏与谢氏是姻亲

在明代,崧厦何氏与谢氏已是亲戚,并因一部何氏家谱,姻亲之间形成了难解之结,还幸亏谢谠出面,从中调和,遂使何氏家谱的孤本失而复得。


谢谠,字献忠,号海门,才华俊逸。明嘉靖甲辰科(1544)进士,授太兴(今江苏徐州)县令,不久辞官归乡。隐居于夏盖湖畔,作一乡间别墅,仿唐代著名诗人司空图作“休休亭”之意,取名“休园”。又取辛弃疾“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之义,别称“白鸥山庄”。


而谢谠号“海门”,似即取自纂风的海门。纂风是古代钱塘江潮、曹娥江潮的入口,大潮一入海门,排山倒海形成著名的“纂风潮”。


纂风海门由一大一小两座山形成,乡人称大的一座山为“大泽”,小的一座山为“小泽”。两山相峙,犹如巫峡,形成海门。据《上虞松夏志》记载,纂风潮经过海门,“入则急激而生,若雪山崩卸,世谓其险恶过于罗刹。”


《绍兴府志》纂风以山名.jpg

《绍兴府志》“纂风以山名”

而“纂风”之名,也因纂风潮而得名,澎湃奔入海门的潮水,如暗红色的丝绸、如旋风一般翻腾飘忽,所以古代给曹娥江的海门取了一个诗意化的地名——纂风。


“纂风”即是因“海门”而名,而海门之名,则是因为大泽、小泽两座山。


而谢谠之所以辞职返乡,就是因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愿做屹立不屈的海门。


明亡于官商勾结,江南是商业重域,谢谠是文人中的清流,在江苏太兴做县长,在商业气氛浓厚的官场,感到非常不适应,所以就选择了陶渊明一样的退隐。


因此谢谠在盖东谢氏家族中威望很高!


而崧厦何氏与谢氏的一段恩怨,就记录在《重修崧镇何氏宗谱序》中。谢是何洪的女婿,何洪在明朝“成化(1465-1487)年间,职任鸿胪,纂修《英庙实录》。


年逾六十,丧子乏嗣。归老林泉,重修家谱。谱即藏于其家。及祖身故,婿谢者,暗运其器,用财贿,而谱亦与焉。一再恳之,不可得。”



重修崧镇何氏宗谱序1_裁剪.jpg

重修崧镇何氏宗谱序

何洪晚年丧子,没有后嗣,女婿谢,暗中把何洪家中的器物运到自己家中,用财贿何氏家人,而连何氏家谱都送给了谢。何氏族人再三恳求归还,但不可得。


这事成为崧厦何氏家族的一块心病。


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在隆庆戊辰(1568年),六十一世孙秀才何大通,德才兼备,与谢谠成为朋友,在谢海门家作客。


“一日夜酌,海门言及家事,吾祖墓东山,被董姓侵占。讼于官,两无可凭,及出家谱,方复。凡有家者,不可无谱。


大通遂以失谱之由,为海门告,且恳之。海门曰:‘此吾族人也,当为画策图之。’


未几,复得前谱,忻然抱归。举族见者,无不以手加额,谓先祖之有灵也。”


何大通在谢谠的帮助下,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因为谢谠在谢氏中威望高,辩才利,所以谢被谢谠数落了一番,觉得愧对谢氏祖先,不应损人利己,改过自新,把何氏家谱还给了何氏。


崧厦谢氏应该在明代即已从盖东迁居崧厦,崧厦有谢氏的村落有好几处,严巷头有谢氏,菱湖有谢氏,菱湖塔墩庙中的大王菩萨即姓谢。涂头有谢氏,谢氏家族最大的则在崧城庙旁边的坊里,现分跃进桥社区与先锋片。


而崧厦何氏为八派,一部分住何家(共何村),一部分住牛市街卢江弄(属镇中片),在西朱沥也有数家何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9-8 11:22 , Processed in 0.0432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