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报道截图
牟利职业打假的危害不可小觑
2024年9月18日,经济日报在北京日报客户端,发表题为《以打假牟利行不通了》的报道:
“以打假为名、行牟利之实的职业打假人,会对营商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其危害不可小觑,已经到了需要依法规制的程度。要让基层执法人员心里有底,职业打假人无利可图,从源头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冲动。”
报道一开篇就明确释放了国家意志,对疯狂牟利的职业打假危害予以定性,要给处于失控状态的野马套上笼头。
但是,职业打假斗士似乎不服气,在2024年9月27日,接受齐鲁晚报记者的采访,并在齐鲁晚报网发表题为《王海的29年职业打假路:我不是商人,我是“建设者”》的报道。
称:“在职业打假这条道路上走了29年,王海认为,自己和团队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做出了一些贡献。
从2000年左右开始,王海团队就曾建议将惩罚性赔偿的处罚力度从退一赔一改为退一赔三甚至退一赔十。
2014年3月15日,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退一赔一修改为退一赔三。此外201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201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也进一步确立了‘退一赔十’的惩罚性赔偿规则。
‘对知假买假的支持力度也在增加。’王海说。”
齐鲁晚报网报道截图
王海在北京开有职业打假公司,怎么会“我不是商人”?
“据统计,2023年共监测到2.4万个‘职业索赔人’发起73万件索赔投诉,其中以食品为由的恶意投诉就有22万起。”
职业打假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六大危害是:滥用法律、敲诈商家、浪费社会资源、破坏市场秩序、浪费司法资源、影响营商环境。
王海称“自己和团队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做出了一些贡献”,也许有一些,但更多的是危害。
王海自称是法治的“建设者”,但他长期歪曲法律,滥用法律,其实是法治的破坏者。
王海利用同乡媒体为自己涂脂抹粉,进行虚假宣传。在国庆前夕急于为职业打假团伙辩护,不惜歪曲事实,是非颠倒,显然有与国家意志唱反调、抬扛的味道。
就好像马云以高杠杆从银行贷款,再在网上放高利贷。国家说“要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而马云却在上海外滩唱反调说:“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没有系统性风险。”
马云不知道蚂蚁自己就是一个风险吗?
最后马云还拍着胸脯说:“假如这是错的,我们将一错再错,一错到底。”
想翻天嘛!吃了豹子胆了。作为外资的代理人,内外勾结,猖狂与国家为敌,结果可想而知。
王海虽然有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认证,有媒体的吹捧,塑造了“打假斗士”的金身。可以“通过创设‘正义形象’赢得舆论支持,进而利用舆论压力迫使商家妥协,甚至威胁监管部门。”
但是职业打假,毕竟只是时代的怪胎,商业化的一种牟利职业,居然可以长期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脱离于法律之外的土皇帝,那真是对“依法维权”的讽刺,只要权,不要法。仗势欺人,无法无天。
照理诈骗犯都是低调的,比如会变蛇的王林,诈骗高官,诈骗明星,一向是低调的。毕竟诈骗是违法犯罪的行径,恐怕暴露,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后来王林被马云请出山,网络曝光,结果迅速完蛋。
但王海反其道而行之,明目张胆,十分猖狂,甚至企图控制网络舆论,把黑手伸向敢于主持正义的网友,利用手下雇佣的律师,四出恶意利用法律资源,对各地网友敲诈勒索。
大有一种老子打天下二十九年,准备再扩大范围,再打二十九年的架势。
如此疯狂对社会的破坏行为,不是简单的的利令智昏可以解释,可以合理怀疑有境外势力在背后推动。
而且打假造成的多种负面后果,都符合西方图谋破坏法治、撕裂社会、影响中国发展的目的。
下面略举五例:
一、职业打假破坏了法治社会,让真正遵纪守法的商家受到伤害,而使游手好闲、奸刁皮滑之徒牟取暴利。邪气上升,正气受损,造成商家、百姓的积怨,影响社会安定。
二、扩大了非法牟利组织危害,在网上经营的许多小本生意者,被职业打假搞破产之后,许多人无以谋生,也参加了职业打假团伙,挟裹进危害社会的组织,使黑恶势力如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成为社会安定隐患。
三、影响了学校学生的学坏倾向,当牟利打假人被捧为“英雄”之后,媒体、网络在全社会宣传,其明星效应就很快呈现,许多未成年学生就会纷纷仿效这种非法行为,不但毁了学生前程,而且导致青少年素质下降,严重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敲诈事件已发生很多起。
四、打击中医药发展,是境外势力蓄谋已久的邪恶计划。日本在世界中药的占有率是90%,美国布局中国的西医药利益巨大,而且可以因此控制中国人的健康与生命。中医药的廉价、有效,是西方医药集团的大敌。因此百年以来,西方一直竭力打击中医药。
今以山东黄岛制造的侯元祥老中医冤案震惊天下!侯老自创中药治癌秘方,救治癌症患者数千人,出价三千万不出卖秘方。结果被黄岛公检法与境外势力勾结,制造天大冤案,重判重罚,欲置侯老全家于死地。进而达到全面消灭中国中医药的目的!真是天理难容。
随着天威震怒,与案件相关的山东藉政法系、宣传系等大老虎纷纷被抓,被惩处。事关人民健康的中医药,是数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保护神,决不允许外贼内奸串通破坏。
在非法打击夹缝中生存的民间中医药,山东籍的王海就是一个典型。他故意歪曲法律,把符合《药品管理法》的标签、说明书,诬为非法(见《对职业打假人的打假:错把环境消毒水误为人体消炎药》),长时期、大规模地对网上网下的中草药品进行非法索赔、错误举报,对小微中药品经营者造成重大损失。破坏了国家提倡的发展中医药事业。
五、职业打假控制网络舆论的危害,网络是国家公器,是国家利用人民对社会非法行为的舆论监督,揭露、批判社会的违法犯罪、歪风邪气,以起到伸张正义、惩治犯罪、达到社会风清气正的目的。一旦网络舆论被黑恶势力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职业打假团伙企图控制网络舆论的恶意,已具有某种政治意图了。
王海做到了境外势力做不到的破坏效果,而且一直在践踏法律,十分放纵。
现在国家已经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准备着手惩治。与其花大力去制止职业打假的小喽啰,事倍功半。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把蛇头给斩了,下面的蛇身自然趋于垂死状态,谁还敢刀头舔血!
这也是反面的明星效应。
比王海大百倍的大老虎、保护伞都要打掉,就不用留着长期混迹江湖、破坏法治、扰乱社会的黑恶势力过年了。
附:
报道《以打假牟利行不通了》全文:
以打假为名、行牟利之实的职业打假人,会对营商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其危害不可小觑,已经到了需要依法规制的程度。要让基层执法人员心里有底,职业打假人无利可图,从源头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冲动。
提起牟利型职业打假人,商家满心无奈、监管部门头疼不已,公众对他们一知半解,却常能在热搜榜上发现其身影。网红“铁头”因涉嫌敲诈勒索被警方立案侦查,以及王海与主播辛巴的“糖水燕窝”事件,都曾引发广泛关注。去年在上海,甚至有人一年内以“无证拍黄瓜”向1372家餐饮店高额索赔,被媒体形容为“疯狂的职业索赔”。
针对牟利型职业打假团伙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趋势,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出台了《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以下简称《重点举措》),强调要“依法规制职业索赔行为”。这表明,监管部门已将职业打假与正常索赔进行区分并加强管理。
以打假为名、行牟利之实的职业打假人,会对营商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其危害不可小觑,已经到了需要依法规制的程度。
过去职业打假不好管,主要在于不知道该不该管。实践中,有的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把职业打假人当作市场“清道夫”,认为无论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实际上都起到了社会监督作用;有人认为他们是“捣蛋鬼”,只对食品过期、标签不规范等问题小题大做,而且滥用投诉举报、信息公开、复议诉讼等权利,大量挤占有限的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
现在,监管部门将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侵害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定性为需要规制的职业索赔,要求对其从严审查、谨慎立案,基本解决了该不该管的问题,接下来就要提供“操作指南”,解决怎么管的问题。
从过往案例来看,职业打假人大都吃透了相关法律法规,有时比基层执法人员还熟悉法律条款。比如,抓住商家忽略的一些细节,有时职业打假人提起的赔偿诉求看似离谱,但细究起来,确实是商家未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质量法、广告法等相关规定。罚,过罚不相当;不罚,好像又不符合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这背后涉及的行政处罚裁量权,令基层执法人员左右为难。
《重点举措》中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如出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和食品安全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严格落实标签标识、说明书、宣传材料等瑕疵不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规定。这些措施让基层执法人员心里有底,职业打假人无利可图,有助于从源头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冲动。 更关键的是,《重点举措》还提出,通过夹带、调包、造假、篡改商品生产日期等方式骗取经营者赔偿或者敲诈勒索的,不仅不适用惩罚性赔偿,而且要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此一来,只假打、不担责的路就被堵上了。
规制职业打假不代表摒弃社会监督。监管部门多次提出鼓励“吹哨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发挥惩罚性赔偿对严重违法行为的社会监督作用。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和财政部还联合出台《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举报人最高可获100万元奖励。一些职业打假人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素养,若能够转型为正当的社会监督者,也许更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