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孝义”钟亿的故事
上回说到,崧厦寺前双枫庙“孝义相公”的故事,孝义相公姓朱,是唐朝人,任文学之职,是一位孝义之人。死后被当地百姓封为社神,年年巡回礼拜,永久纪念。
今天整理钟氏家谱,发现一位明朝的“孝义”之士钟亿,也是一孝顺母亲、创办义学之人,被当时名宦乡贤所赞赏,后来徐学诗把事迹向朝廷上报,得旌“孝义”。其事迹与唐代的朱孝义应相类似。
钟亿,字万之人,别号养中。曾祖,钟辅。祖父,钟常。父亲,钟铨,字启善。祖上皆有隐德。
钟亿伯父,钟初,字启言,任四川遂宁县县知。父亲启善遂伯父同至任所,协理县事,不幸卒于县署。钟亿扶父棺归葬,竭力孝事母亲,并绝意仕进。与诸弟同居不分家,经历三世,具相处融洽,感情怡如。
钟亿娶妻陈氏,相敬如宾。生一子,养子六龄时,陈氏不幸病亡,钟亿悲悼不能止。时在明成化庚子(1480)年,钟亿年仅二十四岁。
有人劝他续娶,钟亿愀然推辞说:“娶妻是为生育后代,并不是为了奉养母亲。今幸有子,可以延续后代,我的责任是要善养好我母亲啊!倘续娶而不能善养我母,反给我母亲添加忧伤。”遂终身不娶,而事母益虔诚。
母亲沈太孺人,年九十五而终。时钟亿已年届七十,守在墓边,睡草垫,枕土块,朝夕悲哀,犹如孺子。
钟亿生平寡言笑,慎取与,动履悉循礼度。丧葬不用念佛,乡邻有受钟亿感化的。上虞知县敬钟亿德行,屡以乡饮宾宴请,钟亿固辞不赴。
钟亿在奉养母亲之暇,讽经咏诗,修辑钟氏家谱。又创立义学,以教授族人。卒年八十有三。
钟亿所著有《养中稿》传世。钟亿公去世后,以“孝义”称赞公者,有大理寺卿葛浩、太仆寺卿姚翔凤、工部郎中王嵩、兵部侍郎陈珠、知上虞县事徐待聘、都御史车纯、刑科给事中张承赉、御史徐洲,皆为之作传。
人民叹惜钟亿公有真实德行,而未受到朝廷的表彰题旌。则有临川徐学诗,在后十余年,始上奏朝廷,得旌曰:“孝义”。(钟亿为上虞悦济支)
民国《会稽钟氏宗谱》卷三
万之公,公讳亿,别号养中。曾祖,讳辅。祖,讳常。父,讳铨,字启善。并有隐德。伯父,讳初,字启言,知四川遂宁县。启善公同至任所,卒于署,处士扶榇以归。竭力事母,绝意仕进。与诸弟同居,历三世,具尔之情怡如也。
娶妇陈氏,相敬如宾。鞠子六龄,陈亡,悲悼勿能已。时成化庚子(1480),公年二十四也。人劝之续,愀然辞曰:“娶以为嗣,非为养也。今幸有子,可延嗣续,吾惟善养吾母焉耳。倘续而不能养,反贻吾母忧。”遂终身不娶,而事母益虔。沈太孺人殁,时年九十有五。公年已七十,寝苫枕块,朝夕悲哀如孺子。
生平寡言笑,慎取与,动履悉循礼度。丧葬不用浮屠,乡邻有化之者。邑侯屡请宾饮,固辞不赴。奉母之暇,讽经咏诗,修辑家谱。又立义学,以课族人。卒,年八十有三。
所著有《养中稿》垂世。公殁后,以“孝义”称公者,如大理寺卿葛公浩、太仆寺卿姚公翔凤、工部郎中王公嵩、兵部侍郎陈公珠、知上虞县事徐公待聘、都御史车公纯、刑科给事中张公承赉、御史徐公洲,皆为之传。其惜公有实行,而未邀题旌者,则临川徐公学诗,后十余年,始得旌曰:“孝义”。 上虞悦济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