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61|回复: 0

回回教的礼拜堂与回回历

[复制链接]

1493

主题

1986

帖子

877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778
发表于 2025-1-13 11: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洋番国志

回回教的礼拜堂与回回历

前回说到《瀛涯胜览》与《星槎胜览》都被篡改,“胜览”都是在美化西洋。从篡改内容的痕迹来看,篡改的过程是不间断的,篡改的人也不止一个,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总之是内外勾结,不断篡改中国、西洋历史。


这一项篡改中国历史的工程,从明、清、民国到现在,一直在进行。比如许多打着研究历史的专家,有的留过洋,有的信了教,有的被洗脑,有的是任务,林林总总,一直在媚化西洋,抹黑中国。


所以还得感谢《西洋番国志》手抄本收藏者的坚持,在新中国捐出唯一的珍藏,得以出版发行,广为人知。让历史真相的曙光,重新穿透重重迷雾,让人们重新认识那一段被颠倒历史。


《西洋番国志》的出现,真实展示了明代西洋各国经济、建筑、物产、商品、衣赏、风俗、宗教、信仰,包括天文、数学的起源,西方三大宗教的源头在哪里?都可以由此一一分析、推导出来。


比如现在言必称的“阿拉伯数字”,其实就是回回教数字,就是中国数字,因为回回就是中国新疆人。


还有争吵不息的回回历法与阿拉伯的关系,回回历法是不是中国历法源头?回回历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参考明朝郑和大航海记录的《西洋番志国》,与元朝汪大渊独自考察的《夷岛志略》,就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


比如汪大渊记录“天堂”《回回历》法时说:


p0077 夷岛志略 天方2_回回历.jpg

《夷岛志略》记录回回历

“有《回回历》,与中国《授时历》,前后至争三日,其选日永无差异。”


就说明《回回历》不是中国传统的《夏历》,也不讲究四季、二十四节气,因为新疆日照时间长,天堂四季如春,又无冬霜冰雪,生活所需,自然只要简单的历法即可。


新疆地处在西域,不像中国广大地区,四季分明,一旦错失播种节气,一年收成都会有影响。历法的错误,会影响的国家经济与社会稳定。


《授时历》是元朝郭守敬制定的历法,测量、计算都相当精确,中国历史有名的历法。《回回历》与中国《授时历》不同,计算非常简单,按大小月计算,与《授时历》前后只差三天。


如《授时历》是三百六十五天,《回回历》是阴历,是根据月亮规定制的。中国是阴阳合历,把月亮的周期变化,与太阳周期变化融为一体,编成阴阳合历,就是现在常用的农历,最早称“夏历”。完善于夏禹的夏朝,历法恰到好处,极为精密,难度很大。


《回回历》与《授时历》前后只差三天,周而复始,没有变化,“其选日永无差异”,是十分简单、粗糙的历法。


所以,《回回历》中有数字,传到阿拉伯国家,再传到西欧,就被认为是“阿拉伯数字”,其实是中国数字。


因为《回回历》也是中国回疆历呀!


如果一分析,就会了解《回回历》的简单,也有其存在价值,既适合温热带地区应用,又适合文化落后地区普及。


所以新疆回回教先知马哈麻,把回回历法带到了西洋天方国(默加),应用在回回教礼拜堂中,以象征“天人合一”。


这从《西洋番国志》中可以看到,据记载:


“再行半日,到天堂礼拜寺,番名堂‘恺阿白’。其周如城,有四百六十六门,两傍以白玉石为柱,共四百六十七柱。其在前者九十九,后一百单一,左一百三十二,右一百三十五。堂制如此。皆以五色石,辏为方而顶平。”


从记载很明显可以看到,默(麦)加的回回教礼拜堂是四方平顶的,不是后来圆穹形的,改方为圆,是瓦哈比派推翻马哈麻正教之后的伪教。


“恺阿白”,就是“礼拜堂”的意思。现在理解为“立方体房屋”,专指“真主的房屋”,其实就是马哈麻时代的礼拜堂,明朝仍是这样。


直到十九世纪初,也就是在清朝中叶,才出现回回教极端势力瓦哈布,推翻了麦加政权,摧毁了马哈麻圣陵,毁灭了阿必糁糝井,推倒了马哈麻建造的礼拜堂,而建成了现在这种所谓新式的古怪样子,还竖起了一面残月孤星墨夜旗。


鉴今识古,分析瓦哈布为何有如此疯狂的极端行为,其背后有没有势力在策划与推动?从现在来看被伊斯兰教恐怖分子朱拉尼推翻叙利亚,就极为相似,背后有西方势力在扶植推动。


古今中外的动乱,是同一套路的老剧本在上演。


历史没有新鲜事,就是中外正邪两种势力的争斗而已。治极生乱,乱极生治,循环往复。


关于“恺阿白”,现在翻译为“克尔白”,但意义已经被改变,已不是回回教的整体礼拜堂的意思,而是变成了黑色方匣子,里面放了一块黑石,称之为“天房”。


黑房.jpg

克尔白天房

看到网上宣传的图片,说天天有大量信徒在围绕跪拜,进入疯狂的迷惑状态。


黑色黑石的黑房,怎么能称“天房”,称“地房”还差不多。


因为天房应该是明亮、光明、向上的,弄成一个黑匣子,明显是糊弄人。


来看明代正宗礼拜堂(恺阿白)的结构是怎样?


“其周如城”,四周象城一样,是四方形的。


“有四百六十六门,两傍以白玉石为柱,共四百六十七柱。”两柱之间一扇门,礼拜堂以白玉石为柱,四百六十七根柱,共有四百六十六扇门。


礼拜堂虽四方,以南面为前,“其在前者九十九”柱,北面为后,“后一百单一”柱,即一百零一柱。东边为左,“左一百三十二”。西边为右,“右一百三十五”。礼拜堂的规则如此,“堂制如此”。


因为默加是沙漠,缺少树木,所以以各色石块为建筑材料,“皆以五色石”,石块有大小,由石匠凿平凑拢来,建成平顶形的殿堂,“辏为方而顶平”。


好了,现在来做小学数学题,回回教礼拜堂为什么要用这么柱子?还要前后左右参差不齐?


计算一下,左右相加,左一百三十二,加右一百三十五,等于二百六十七,这是历法基数。


基数二百六十七天,加前一百零一,等于三百六十八,这是大年之数。


基数二百六十七天,加后九十九,等于三百六十六,这是小年之数。


《回回历》大年三百六十八天,与《授时历》常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差三天。


中国马哈麻到了中东麦加,就把回回历法以礼拜堂的形式,展示在教徒面前,融入生活之中。


如果回回教徒不了解回回历,数一数礼拜堂的石柱就知道了。


因此,到现在还在争议的中国历法西来说,根本是站不住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5-2-5 23:47 , Processed in 0.0556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