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滚滚圆,吃了中状元。”这句俗语不知道你听说过没,说的就是崧厦咸烧饼。据传这一传统茶点曾是虞北一带科举考生赶考途中充饥的干粮,咸烧饼随考生赴杭、上京,无意中起到了广告作用。于是崧厦咸烧饼在外有了相当的名气,渐渐成了上虞的一道传统名点。
一晃百年,沧海桑田。现在说起崧厦的小吃,或许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臭豆腐。但咸烧饼,这一老底子美味,一口下去唇口留香的美妙滋味,却始终萦绕在食客的心田,寻觅着它的踪影。
从百官出发,走百崧路往祝家街行驶,不一会儿军华食品的古朴招牌,就会吸引你的眼球。两间店铺,原木墙饰,红色灯笼,中式风格,沿街的柜台上摆满各色糕点,就是这里的咸烧饼,让各地的美食老饕赞不绝口。
机缘巧合 做起崧厦咸烧饼
清晨走进军华食品,店内的糕点师傅已经开始新一天的忙碌,烤箱中散发出糕点的甜香。店主刘军华刚送完一车咸烧饼回到店中。送货,现在是这位在糕点行业摸爬滚打20余年老师傅的主要工作。
比较意外的是,刘军华介绍自己是江西鹰潭人,说起咸烧饼,从对其一无所知,到制作的烧饼为人称道,也就是10年左右的光景。“我家老店在这条街的中间位置,原本是以无水蛋糕为主打产品。”刘军华介绍,经常会有顾客购买蛋糕时询问,是否有咸烧饼这一茶点,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
“来上虞之前,我完全没有接触过咸烧饼,连听都没听过。”一开始,刘军华直接从批发市场进购咸烧饼,但他发现批发的糕点口感干硬,几乎难以下咽。
“这么多年的手艺,我难道会做不出好吃的咸烧饼。”带着糕点手艺人的自信,刘军华走上了咸烧饼制作探索之路,他根据老客的反馈一点一点改良,才完美还原到大家记忆里的那个味道。
持续发展 老味道有了新销路
刘军华制作的咸烧饼色泽金黄,香浓油润,馅心充以椒盐,夹以糖分,咸甜适口,香酥松脆,为了方便食客咀嚼,饼的形状较其他家的咸烧饼制作得更为轻薄。“不管是饼的口感、形状、酥松度,都是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制作的。一路走来,顾客推动着我们店铺不断向前发展。”刘军华笑言。
原以为小众的传统糕点,成了军华食品的主打产品。近期随着气温升高,糕点处于销售淡季,但咸烧饼这款明星产品每日销量仍保持在400至500斤左右,远超店内其余20多款产品的销售总量。
“节假日相对会忙一些,遇到销售旺季,店里需要10余名糕点师傅加班加点制作,有时候顾客还需要排队等待。”说起自己的咸烧饼生意,刘军华的脸上溢满了自豪之感。他的微信,目前已积攒了5000余名老客。“经常接到微信订单,都是大家自行组团,然后希望我送货上门。城区,目前一般是3盒起送。” 刘军华的店铺虽然位于崧厦街道,但是他家的咸烧饼销售早已遍布上虞,甚至通过快递走得更远。
咸烧饼方便储存、口味咸香、寓意吉祥,不少市民朋友还选择作为孩子满月剃头的喜饼,赠送给亲朋好友。“现在我基本上已经从后厨制作烧饼,转为销售、送货,也有了更多时间跟顾客进行交流,对店铺的发展进行思考。” 刘军华说。
展望未来 进行品牌化经营
在崧厦街道的祝家街,刘军华的食品店一下开出了两家,总共5间店面,后厨制作不同的糕点产品。“销量上去后,我试着考虑引进自动化包馅设备,这个环节手工技术含量少。”刘军华表示,采购机子后发现遇到了难题,这期间他不停地到厂方学习、调试、试验,经过一年左右的磨合,机器才达到手工包馅的同等品质。
包馅机上线后,人工节约,产量提升,刘军华尝到了机械化的甜头。他还根据客户需求,寻找专业设计厂商,定制适合各类销售渠道的包装。柜台上摆放的咸烧饼,目前有散称和单个独立包装两款。“独立包装”的咸烧饼包上了透明的袋子,在明黄色名牌的映衬下,烧饼的色泽更显亮丽。
“独立包装也是顾客提的建议,跟着他们的思路走一定不会错。”刘军华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自己最新定制的礼盒包装,红色款和复古牛皮纸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刘军华还有引进咸烧饼快递包装、拓宽网络销售渠道等计划。“就等着商标注册通知下来了。”这位沉浸于上虞传统糕点技艺制作的手艺人,跟随时代,根据顾客需求,在咸烧饼品牌化经营的道路上,探寻着更多的可能性。
——《上虞日报》记者赵晶晶 李丽 实习生 任演清 章燕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