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浙东蒙冤的故事
在朱熹(浙东赈灾)辞职回乡之后,社会上却开始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台州官妓严蕊,很有才华,而且读书通贯古今。台州知府唐仲友非常欣赏严蕊。后来朱熹担任浙东提举,巡视台州的时候,有人告发唐仲友贪污,朱熹为了获取唐仲友贪污的证据,就将严蕊下了大狱,用木棍击打她的后背,逼她招供。可是严蕊宁死不讲。于是,朱熹将严蕊押解到绍兴,准备处以极刑。就在这个时候朱熹被调离浙东,此案就积压下来。后来,浙西提刑岳霖,岳飞的第三个儿子,到绍兴清理积压案件。严蕊给岳霖上书请求尽快了结此案。岳霖亲自审理此案,在审案的过程中,严蕊随口咏出一首《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这是一首表达营中军妓感慨自己身世和遭遇的词。岳霖听了这首词之后,立刻将严蕊无罪释放,并准许她解除军妓身分成为平民。严蕊成为平民之后嫁人生女,取名胡丽娘。后来,胡丽娘化名“莫问奴”,上武夷山找朱熹复仇。
我认为,这则故事完全是唐仲友的同党编造的传奇,目的不仅是为唐仲友翻案,而且对朱熹进行人身攻击,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一些不了解真相的文人进行的加工和渲染。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如下几个理由:
理由一,严蕊案并非朱熹亲审。
朱熹只是以浙东提举的身份巡视台州,他根本没有权力干涉司法程序,朱熹对此解释得很清楚。朱熹说:“臣自按发之后,见在巡历,不曾回司,所勘狱情,无容得有干预。”(朱熹:《晦庵集》卷十九)意思是,自从我上书弹劾唐仲友之后,一直在各州巡历,没有回到提举司,因此对于唐仲友的案子,我无权干预。实际上,审讯严蕊的不是朱熹,而是台州通判赵善伋,即使赵善伋真的对严蕊实施刑讯逼供,也与朱熹无关。
理由二,严蕊很快就被无罪释放了。
王淮为了替唐仲友脱罪,放出风来,要另派浙西提刑来审理此案,不再让朱熹过问。唐仲友听到风声之后,立刻派心腹打手在台州司理院大打出手,向朱熹示威,也是声援被关押在牢里的严蕊等人。几个月之后,严蕊等人被无罪释放了。显然,严蕊在狱中遭到严刑拷打,后来又被押解到绍兴判处了死刑等情节都是虚构的。
理由三,浙西提刑根本没有接手此案。
王淮要让浙西提刑替换朱熹审理此案,是虚晃一枪,目的只是不让朱熹继续过问此案。其实,王淮根本没有派浙西提刑来接手此案,而且当时的浙西提刑也根本不是岳霖。所以,一位堂堂朝廷司法官员,仅凭严蕊随口作一首卜算子,就将案子了结的故事纯属虚构。
理由四,《卜算子》不是严蕊的作品。
由于人们都说《卜算子》是严蕊所作,因此严蕊就成了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其实这首词根本不是严蕊的作品。据朱熹在弹劾书中描述:唐仲友为严蕊赎身之后,准备将她送到婺州永康县老家。临行时,唐仲友对严蕊说:“如在彼处不好,却来投奔我。”(朱熹:《晦庵集》卷十九)意思是,如果回老家生活不下去,可以再来投奔我。酒席筵上,唐仲友的表弟高宣教,作了一首《卜算子》,其下半段是:“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住。但得山花插满头,休问奴归处。”(朱熹:《晦庵集》卷十九)高宣教所作的《卜算子》的下半段与传说中严蕊所作的《卜算子》的下半段基本一样。联系当时的情景,这首词表明唐仲友与严蕊已经分手,并将其送回老家。词作者高宣教是唐仲友的心腹爪牙,经常出入青楼,因此深切理解严蕊当时的心情,的确表达了失宠歌妓的感受。可是,这却有力证明,严蕊不是这首卜算子的作者。
理由五,严蕊的女儿不可能报复朱熹。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严蕊落籍然后嫁人是淳熙九年,朱熹辞官回武夷山办武夷精舍是淳熙十年。朱熹在武夷精舍教书一共八年。严蕊即使嫁人之后第二年就生了女儿,在朱熹离开武夷精舍之前才七岁。一个七岁的小姑娘,又如何先嫁了人,然后再上武夷山去找朱熹寻仇呢?
综合以上五个理由,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朱熹对严蕊进行严刑逼供的故事,完全是虚构的。而武夷山地区流传的胡丽娘的故事,更是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有人之所以如此胡编乱造,完全是因为朱熹弹劾贪官唐仲友给自己惹来的麻烦,是受到朱熹弹劾的贪官一党对朱熹实施的报复。
——摘自傅小凡《走近朱子·弹劾贪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