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389|回复: 0

从江道变迁说南汇

[复制链接]

1532

主题

2028

帖子

90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15
发表于 2021-6-1 10: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江道变迁说南汇

钱江大潮.jpg

钱塘江大潮  网络资料图

“庐山烟雨浙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尤其是“浙江潮”,那更是举世无双。


浙江潮又称“钱江潮”,与娥江潮是一对孪生兄妹。


钱江,全称“钱塘江”,以吴越王钱镠射潮而得名。娥江,全称“曹娥江”,以孝女曹娥投江寻父而闻名。


钱江自西向东,娥江自南向北,双双汇入杭州湾。


而天下奇观,则自东向西奔腾而来,古从南大门而入,经萧山,奔杭州。


而从北向南的娥江潮,同样自东而潮,先在绍兴北岸一头碰撞,在沥海沿海打一个转弯,再轰然进入花宫、塘湾,奔向百官。


钱塘江、曹娥江示意图.jpg

钱塘江、曹娥江示意图

因为潮水这大于90度的大转弯,形成的推送、回旋之力,便把随潮夹带而来的海沙淤积于湾角处,形成了狭长的南汇沙地。


进入江口后,又因潮水旋转的惯性作用,在不远处自然形成了一个圆弧形的大江湾。



杭州湾潮水进入曹娥江形成的圆弧大江湾.jpg

图片杭州湾潮水进入曹娥江形成的圆弧大江湾

潮水的形成,是月球的引力作用,昼夜两潮,故称“潮汐”。一月两次高潮,初一、月半为大潮,三日渐衰,周而复始。


江道的迁移,俗称“摆动”。据《上虞市水利志》记载:“是双向水流(山水、潮水)作用下河(江)道左右摆动。”


其实并不尽然,江道的摆动,主要还是潮水的作用,山水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江口的摆动,与江中的摆动又不一样。江中的摆动,常因遭强台风、大潮的冲击,堤塘冲坍,沙地被潮水从南搬到北,或从东移到西。


江口的摆动,则是因为潮水冲击力角度偏移引起的。


潮水虽属地理,但受天文的作用非常大。宇宙中的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作用力为最大,与地球关系最为密切。


所以中国的历法,就是配合太阳、月亮制定的,称之为“阴阳合历”。“阴”指月亮,“阳”指太阳。


太阳与二十四节气.webp.jpg


太阳与二十四节气


月亮圆缺定朔望.webp.jpg

月亮圆缺定朔望

因为太阳、月亮、地球的运行轨道各不相同,各自的运转速度、周期有长短。如地球既自转又公转,太阳、月亮也都既自转又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太阳又绕银河系转。


所以每一年、每一天、每一时的气候都不一样,都是因为时间、空间在不断变化的缘故。


三大行星在太空中,并不在同一平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经常是在变化偏移的。相当于对地球上某一物体的作用力,会产生偏角度。角度的偏差,作用在物体上力量和位置就会发生改变。


如以钱塘江海口岸线的变迁为例。


钱塘江海口三门图.webp.jpg

钱塘江海口三门图

钱塘江海口有三门,古称“海门”。以龛(坎)山、赭山之间为南大门,赭山、河庄山之间为中小门,河庄山以北为北大门。


明代以前,海潮从南大门而入。至明朝末年,潮水作用力偏北,沙淤南大门,冲开中小门。至清康熙中期,海潮继续偏北冲击,淤积中小门,开启北大门。


明朝以前,潮过南大门.webp.jpg

明朝以前,潮过南大门


明末清初,南大门淤塞,冲开中小门.webp.jpg

明末清初,南大门淤塞,冲开中小门


康乾时期,中小门淤塞,潮入北大门.webp.jpg

康乾时期,中小门淤塞,潮入北大门

为使江道复位,清雍正皇帝曾颁布五道圣旨,阻止江道北移。数次疏浚,但中小门海口仍淤积萎缩,不能够畅通。至乾隆时期,江道稳定在了北大门,逼近海宁城下。

  
钱塘江、曹娥江改道示意图.webp.jpg

钱塘江、曹娥江改道示意图

到了清末,月球引力的角度继续变化,造成潮势继续的偏向,萧山南沙江岸南移15公里,坍失熟地38万亩,损失巨大。


“熟地”,是指经过晒盐滤淡、可以种植的沙地。


萧山沙地南坍北涨,看似江道有重走中、南门之势,其实并不然。


因为潮水并不是直冲中小门沙地,把中小门冲破。而是顺势向北,绕到北大门后的反冲力,把南岸沙地冲垮。


其实相当于向北的力量太过强大,北岸有坚固的石塘抵御,潮水冲劲不减,顺势向南,把防御薄弱的南岸沙地冲坍了。


萧山北大门后被冲坍的大缺口.webp.jpg

萧山北大门后被冲坍的大缺口

如果从钱塘江的三门变迁来推算,在元明时期,沥海南岸因为与杭州湾形成弯角的优势,没有形成正面冲突,而是弯道超车,流沙一直在慢慢地涨淤,南汇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明代,绍兴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缺粮日趋严重。到了在明代后期,绍兴缺粮达半年左右,绍兴有七成人口向外谋生。


南汇沙地的形成,被渴望生存资源的绍兴人发现,成为渴中之梅,雪中之炭,于是就有人家搬到南汇来奋斗。


奋斗虽然是艰苦的,但南汇属于会稽,离家不远,心里总觉得比背井离乡要踏实。


(说明:关于江道变迁的原因分析,属于个人心得,平时思考已久,借此机会,作了一些梳理,供大家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4-6 00:56 , Processed in 0.0794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