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盖湖移动的葑田
网络图
夏盖湖的田分四类,一类是官田,就是公家的田。第二类民户田,是农民自家的田。第三类是灶户田,是盐户起灶煮盐的田。还有一类是葑田,就是浮在夏盖湖上的田。
“葑田”,就是将湖泽中的葑泥移附木架上,浮于水面,成为可以移动的农田,也叫架田。
南方多竹,也有以竹排做葑田的,叫“竹排田”。
这种田现在已经罕见,古代在北方也没有。所以一位北方新来南方上任的老爷还闹过笑话!
一天,官衙有一位农民来告状,说昨夜被贼偷去葑田若干亩。
老爷一听大怒,田在地上,贼怎么能偷得走!分明是欺骗本官,给我拖出去板子伺候。
所以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地调查很重要,否则容易出差错。
唐代秦系在绍兴镜湖上看到移动的葑田,在《题镜湖野老所居》诗中写道:“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
利用水面空间发展农业生产,是古人的智慧。
宋代陈旉在《农书》卷上说:“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溺。”
夏盖湖新建斗原有葑田八十五亩,每亩也要缴粮,但比官田少缴三分之一,因为湖上的葑田,终究不如地上的田产量高。
后来这八十五亩的葑田,转移到了白马湖,田属十都二保了。
可以想见,当年连片游荡的葑田,给白马湖平添了一道移动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