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717|回复: 0

祝家街的“宜有堂”在哪里

[复制链接]

1533

主题

2030

帖子

902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22
发表于 2021-12-9 09: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祝家街的“宜有堂”在哪里



上回说到祝家街的夏家台门,在夏子香死后,经历了子、孙两代的两次分家,把一座七间五进的夏家台门,一分为三了。


第一次是夏子香的两个儿子分家,夏光熊与夏启泰分家,把七间五进一分为二,每人各占三间半。夏启泰很高兴,便把分到房子题为“怡怡堂”,怡然可乐也。


在夏光熊死后,袁恭人举行了第二次分家,是夏嘉绩与夏嘉祉(已死)的分家,又把夏光熊名下的三间半五进的楼屋分了,一分为二,每人分得一间半多一点,二间不到。


当然,也可以有另一种方式的分法,如前后交叉分之类。在此说的分房形式,只不过打个比方而已。


总之,在祖父夏子香死后,经过子孙两代的繁衍,人口越来越多,房子越分越少了。


摆在眼前现实的,夏嘉绩四个儿子,虽然第三子死了,但也留下两个儿子,所以多子多孙,势必要新造楼房。


于是,“宜有堂”新建,就异地破土动工,数月之后,在一片“嗨唷哟呵”声中,在离老夏家台门不远的东面,新造夏家台门拔地而起,举行了热闹的上梁庆祝。


其中,作为夏家二代家庭教师的姚莹俊,又热情洋溢,饱醮笔墨,深情地写了一篇《宜有堂上梁文》,此文收在《上虞桂林夏氏松夏支系》中。


文章是古代的骈体文,内容是盛赞新房之吉祥,全文标点整理如下:


宜有堂上梁文.webp.jpg


饴孙老弟新居上梁文

“夫以琼浆玉醴,觞称五秩而眉齐。瑜珥瑶环,阶茁六芽而踵秀。萃门庭兮喜气,一岁中集瑞多颐。焕堂构兮新猷,数月来传呼邪许。敢效旅楹之咏,谨献上粱之文曰:


上粱上,喜迁莺词能递唱,翘企声华蔚族望。


上粱下,辇飞乌革俯平野,英国后昆长锡嘏。


上梁东,紫气朝来盖湖中,家道日盛辉长虹。


上梁西,爽挹称山延会稽,宅兹垲宅心神怡。


上粱南,浦云飞起虞江潭,永映画栋壮观瞻。


上梁北,镇门锁钥象翼翼,袁扈久安乐无极。


懿欤,休哉!康强逢吉,箕畴毕备于申居。富寿多男,华祝请陈。诸子舍表苟完苟美之意,岂让卫荆进善颂善祷之词。还希张老巴人,曲在郢匠歌来。


龙飞光绪三十二年(1906)太岁在柔兆敦牂(丙午)壮月(八月)上吉


愚小兄姚莹俊呈贺”



宜有堂.webp.jpg


“宜有堂”楼房有几间几进?文中没有提到,但从“焕堂构兮新猷,数月来传呼邪许”的描述中,知道新房在“传呼邪许”声中,“数月”就建成了。造走马楼式的楼房,房子不多,数月时间可以造好。


如果是建造七间五进式的深宅大院,如果仅用几个月时间,恐怕是建造不起来的。非得花一二年、二三年时间不可。


再加上复杂的雕刻、装饰等手工艺,那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更何况,夏家从香子香暴发而起,到儿子夏光熊手里,仅能守成而已。到了孙子夏嘉绩时,科举不中,病十多年,日夜照管,元气大伤,已靠妇女支撑家庭了。


此时的夏家,已非祖上鼎盛时期的夏家,已无再造七间五进的财力,也无再造此豪宅的必要。


毕竟,在老夏家尝有遗产,再加上新建的宜有堂,也足够夏嘉绩的子孙居住了。


更何况,夏家人从小读书,有才能,向外飞,将来也不一定会住在崧厦祝家街。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新造的“宜有堂”,不是轧花厂里的老楼屋。


轧花厂里的七间五进的楼房,那是夏子香爷爷造的,不是孙子夏嘉绩造的。


如果不仔细查阅祝家街夏家的历史背景,从夏家的历史演变去分析,单只是从夏家台门的外表看,或只是从夏家后人的传说中来确定,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4-6 15:48 , Processed in 0.0546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