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808|回复: 2

用两味药消除胃溃疡

[复制链接]

1533

主题

2032

帖子

903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30
发表于 2022-9-30 09: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芨.jpg

白芨

用两味药消除胃溃疡

爱好中医  转载

我用两味药,消除患者胃溃疡之后,方才明白:物欲横流的世界,杀不死一个医生善良的心。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生了病,母亲就带我去找村口的赤脚郎中,有时候实在没有钱,就把自家田里的瓜果蔬菜拿一些,赤脚郎中也不会计较。


后来从了医,母亲对我说:我不要求你挣很多钱,也不要求你光宗耀祖,你做了医生,我只要求你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守住自己的良心。


临床待了多年,见到的诱惑很多,有一个药店的老板,让我介绍病人去他们那里买药,然后给我回扣,一年拿三五十万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我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做,不是我清高,只因为来找我的患者,很多都是从农村来的,我也是农民的孩子,知道他们挣钱太不容易。


如果我昧着良心挣他们的钱,就算家财万贯,我也不会有一丝成就感。


这个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正义就会有邪恶,但我相信,好人总会比坏人多,物欲横流的世界,杀不死一颗善良的心。


之前,门诊有一位患者,说自己胃溃疡已经很多年了,吃了多年药,但是只能控制,始终好不了,后来找了一个中医,开了30多味药,吃了几个月,也没有啥用。


我心想:30多味药,熬药的时候就像吃火锅,这样也能治病?


中医一直强调,药过十三,大夫不沾,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中医开方,不是药越多越好,一般不会超过十三味药,换言之,十三味药不能解决的病,一百味药也无济于事。


有的医生开二三十味药的方子,或许也能治病,但在我看来,这样的方子,算不上好方子。


我仔细看了这位患者的情况之后,拟方:白芨,枳实。


患者问我:大夫,我大老远跑来,你就给我开两味药,该不是在忽悠我吧?


我说:有没有用,你试过就知道了,既然来治病,就要相信医生。


结果呢?患者用了不到半个月,胃痛、腹胀、反酸等症状就没有了,又用了半个月,诸症皆消,停药,门诊随访,无恙。


说这个方子之前,我们先来说说慢性胃炎。


其实,所谓慢性胃炎,在中医看来,首先是气机不畅,胃气上逆受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血热伤损脾胃,黏膜受损,最后导致了溃疡。


这个方子里,枳实入胃善消胃中之水湿,逐胃上方之停水而降胃气止胃气上逆。


白芨既可入肝调血,除血中热气,除血中热气,蚀败疽死肌,为去腐生新圣药,能使溃疡面重新长出新的肌肉,又可入胃除胃中邪气,导其止血与去腐生新功能入胃,对胃进行修复。


条件允许,还可以加上黄酒养胃和血行气,以最快速度减轻胃部不适。


人这一辈子,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但有的人在生命中出现的时间不长,却改变了我们的医生。


就像我们村的赤脚郎中,他医术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他的存在,让年幼的我,心里对中医充满了向往和憧憬,他治病不为名不为利,也让我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比钱财权势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转载,近段时间,在不发微博的情况下阅读量也在十万加,把我都整蒙圈了!这是怎么了?)




回复

举报

1533

主题

2032

帖子

903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30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09: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芨,性寒,味辛,归肺经。


别名:甘根、连及草、臼根、白给、冰球子、白鸟儿头、地螺丝、羊角七、千年棕、君求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


功效主治: 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疮肿毒;烫灼伤;手足皲裂;肛裂。


治疗疾病:黄疸、尿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来源: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野生。


性状鉴别:块茎扁圆形。有2~3个分叉,略似掌状,长1.5~4.5厘米,厚0.5~1.5厘米,分叉扁圆锥形。表面黄白色,有细密纵皱纹,上面有微凸起的茎痕,周围有较紧密的环纹2~3圈。和点状细根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断裂残基,周围有稀疏环纹1~2圈,分叉上亦有稀疏环节纹1~3圈,环纹呈棕色或褐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黄白色半透明,并有散在的细椎管束小点。气无,味微苦。嚼之产生粘液。




回复

举报

1533

主题

2032

帖子

903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30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09: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枳实.jpg

枳实

枳实,味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主治: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


生理特性:枳实呈半球形,少数为球形,直径0.5~2.5cm。外果皮黑绿色或暗棕绿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略隆起,厚0.3~1.2cm,黄白色或黄褐色,边缘有1~2列油室,瓤囊棕褐色。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


产 地:主产于四川、江西、湖南、湖北、江苏。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幼果。


炮制方法


1、枳实: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麸炒枳实:取枳实片,照麸炒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炒至色变深。


药方配伍


1、《肘后方》猝胸痹痛:枳实捣末。汤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2、《金匮要略》胸痹结胸:胸痹,心中痞坚,留气结胸,胸满,胁下逆气抢心,枳实薤白汤主之。陈枳实四枚,浓朴四两,薤白半斤,栝蒌一枚,桂一两,以水五升,先煎枳、朴,取二升去滓,纳余药,煎三、两沸,分温三服,当愈。


3、《济众方》伤寒胸痛:伤寒后,猝胸膈闭痛。枳实麸炒为末。米饮服二钱,日二服。


4、《圣惠方》产后腹痛:枳实(麸炒)、芍药(酒炒)各二钱,水一盏煎服。亦可为末服。


5、《千金方》积痢脱肛:枳实石上磨平,蜜炙暖,更互熨之,缩乃止。


用法用量:3~10g。


禁 忌:孕妇慎用。


医药论述


1、《本经》: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2、《别录》: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3、《本草纲目》:下气破结。同皂荚丸服,治风气闭。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4-9 17:23 , Processed in 0.0504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