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36|回复: 0

明何立中《重修崧镇何氏宗谱序》

[复制链接]

1384

主题

1863

帖子

81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191
发表于 2024-7-22 15: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嵩城桥(调整).jpg

嵩城桥

明何立中《重修崧镇何氏宗谱序》

上回说到崧镇何氏与谢氏是姻亲,但其实何氏与朱氏结亲更亲更密,到现在朱、何联姻仍很频繁,在明代朱、何早就已经是亲上加亲了。


这不但是因为西朱沥、朱家沥与卢江弄、牛市街的相邻,而且因为朱氏、何氏在明代都是书香门第,有晋身出仕,则属于门当户对了。


《重修崧镇何氏宗谱序》作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重修”,即第二次修谱。序文有两篇,一篇是续谱主修人何立中自撰,一篇是请朋友加亲戚的朱文明撰写。


朱文明任“知福建延平府沙县事”,据《松夏志》称朱文明为“福建沙县丞,署邑篆”,即职位是县丞,但担任代理县令,主掌沙县县事。


《松夏志》中的主要内容,除了采访,就是从各种家族的家谱、志书、古籍中编辑出来的。


像朱文明的记录,因为崧镇朱氏没有朱氏谱,朱文明的事迹,就出现在何氏谱中,所以就从何氏谱中收录出来,因此极为简约,只写了朱“文明,权沙县篆,履正清平,士民歌颂”的评语。


何立中则任南京六合都水司一职。都水司,是明代工部四清吏司之一,四司分别是营缮司、虞衡司、都水司和屯田司。


都水司主要负责管理河渠水利、桥梁道路及织造、器皿等上供物资。其下辖机构分为内署与外署,驻扎在地方的分司官员,分别掌管运河各河段、竹木抽分、漕船修造。


朱文明,号华轩。何立中,号右桥。何右桥与苏东坡取号一样,源于居住环境。


苏轼在被贬至黄州期间,‌申请了五十亩荒地并亲自耕种,‌他将这块地命名为“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人们习惯称苏轼为“苏东坡”。


那何右桥的“右桥”是指哪一座桥?如果何立中是住在崧厦大街与牛市街桥角这一片区域,这一片都是明代何氏居住地,从大街到牛市街卢江弄、拐角弄一带,都是何氏的。在我小时候,也是以何氏为主。


所以最初何氏居住的“崧里”,是指大街、牛市街一带?还是崧厦何家(现共何村)那里?两种可能都有,而以先住居在街边的可能性为大。


因为据《崧镇何氏宗谱》记载,何氏“始迁祖泜(zhī),字端平,行元二。举孝廉,知庆元军,致仕,由余姚县兰风乡迁居上虞县之崧里。”


既是一位退休军官,享有俸禄,身有能力,迁居崧厦之后,购买房屋,经商营利的收益,比早出晚归在田间劳动的收获要多很多。俗话说:“㒝(wà)人不如瘪店。”因此家有财产,在崧厦大街、牛市街买店铺房是第一首选。


崧厦大街与牛市街成“丁”字型,崧厦大街是东西走向,中间是河港,东头称“东市头”,西头称“西市头”。房屋在南、北两边,南边称“朝南街”,北边称“朝北街”。


两街、两河的丁字交界处有一座桥,名“嵩城桥”。牛市街是南北走向,嵩城庙在南首,所以崧厦大街与牛市街在北首,古代方位,上南下北,所以称“嵩下市”。


牛市街中间是河港,房屋分东、西两边,东边的房屋有“西晒热头”,夏秋时节比较热,所以一般房屋选择座西朝东,可以避免西晒热头。


何氏迁于元代,明代繁衍兴盛,卢江弄一带在崧厦大街南面、牛市街西边,前后有河,是不错的居住选择。


何氏居住在牛市街西边、大街南面,如果面朝大街,则嵩城桥在右手,那“右桥”就是指这一座崧厦有名的“呆大桥”吧!


当然,这只是一种分析思路,可供大家对古代崧厦人文、历史的研究、探索。


嵩城桥之所以称“呆大桥”,是因为传说嵩城桥曾吓退乾隆皇帝的故事,乾隆皇帝一听“南十三,北十四”,以为桥南面有十三里,北面有十四里,不由得惊叹:“那真是呆大桥哉!”


其实,“南十三”,是指南面十三级石阶。“北十四”,是指北面有十四级石阶。


何立中是崧镇何氏的功臣,因为由谢谠出面,从谢氏女婿还回《崧镇何氏宗谱》之后。何氏族人除了庆幸祖宗保祐之外,认为孤谱难以保存。“爰议族分八派,录谱八帙,支各授一。倘失诸彼,犹可得于此。”


但是说说容易做做难,要抄录八套家谱,请谁去做?费用如何?“然猝不得司此事者”,但在急促之间找不到这样的人。


最后还是何立中在晚年独自一人完成了使命,激励他是修《史记》的司马迁。“昔太史公曰:‘是余之责也夫!’讵敢以老朽辞。”


古代读书人皆敬仰司马迁,司马迁以受腐刑残疾之身,坚强地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不朽的著作。


何立中是在南京做过官、见过世面的人,为人胸怀阔大。他认为何氏之间要融洽,不要争你何、他何,互相斤斤计较。


何立中说:我听说江苏溧阳的史氏,合天下之同姓史氏为一族,故有“天下无野史”之称。那么我们何氏,就算说“天下无野何”,又有何不可呢!


这是我的浅见,但亦属于厚道。中国文化亲亲而后爱人,同姓之间不亲,如何能发挥胸怀而爱天下之人呢!


所以希望以后何氏子孙,“尚取是谱而溯之,以敦一本。更于同姓而厚之,以推亲亲也夫。”


家谱的作用,除了传承家族史,还在于传播中国文化。所以整理、研究家谱,也是在传承历史与文化。


希望以后在宣传何氏先贤的名单中,应加入何立中的名字。


何立中的谱序内容包含很多,上而仅略述了部分。现在全文录出,整理标点,供大家参阅。



《重修崧镇何氏宗谱序》

祖遗家谱,始自有宋。世世相承,传守弗失。族祖讳洪,成化年间,职任鸿胪,纂修《英庙实录》。年逾六十,丧子乏嗣。归老林泉,重修家谱。谱即藏于其家。及祖身故,婿谢慓者,暗运其器,用财贿,而谱亦与焉。一再恳之,不可得。


至隆庆戊辰(1568年),有六十一世孙庠生,讳大通者,作范谢海门(谢谠)家。一日夜酌,海门言及家事,吾祖墓东山,被董姓侵占。讼于官,两无可凭,及出家谱,方复。凡有家者,不可无谱。大通遂以失谱之由,为海门告,且恳之。海门曰:“此吾族人也,当为画策图之。”


未几,复得前谱,忻然抱归。举族见者,无不以手加额,谓先祖之有灵也。是知家之有谱,不可止存一本。今失于人手,幸而复得。倘失诸水火,安可再乎!爰议族分八派,录谱八帙,支各授一。倘失诸彼,犹可得于此,然猝不得司此事者。


今谱之当纂修亟矣。比见族之中,或有析居他处者,或有复归原宗者。曾不数世,名分含糊,昭穆莫辨。名犯祖讳而不知,视亲为疏而罔别,阔疏几若途人。用是恻然警心。


昔太史公曰:“是余之责也夫!”讵敢以老朽辞。遂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正月,涓吉操笔,编续世系。详志八支之行讳,生娶死葬。至分析他处者,明其去迹,复归原宗者,注其来因。


而出仕济世者,述其事功。高志山林者,表其意趋。品行可模者,序其芳躅。齿德可尊者,载及乡评。若夫孝子节妇,虽无尺疏上闻,要有难泯之正气,必备述其事迹。间有由于薄劣者,初意虽不敢言其非,亦不欲全隐其恶。


使后之观者,见宗祖名下开有善行,忻然色喜。注有恶端,赧然变颜,或亦鼓舞、激励后人之一助。然以为亲者讳,仍循夫旧。若其谬为揄扬,以黑为白,直诬之矣,何以昭谱之可信哉。


至阅前人谱序,多有同姓不亲之辨,是族非族之区。如以非族而外之,何以同姓有不婚之礼?且安知祖宗之分派,而为谱之所遗也。夫五年之长,以兄事。年长一倍,以父事。异姓且然,况同姓乎。是又当体亲亲之心,较他姓加一等。


吾闻溧阳(江苏)史氏,合天下之同姓者为一族,故曰:“天下无野史”。即谓:“天下无野何”,何不可乎!此虽鄙见,亦属厚道。后之子孙,尚取是谱而溯之,以敦一本。更于同姓而厚之,以推亲亲也夫。


万历三十七年岁次己酉春三月望日


武公六十一世孙六合(南京)都水司立中谨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9-8 11:06 , Processed in 0.05632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