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50|回复: 1

先锋村的传统食品小兀糖

[复制链接]

1483

主题

1976

帖子

872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726
发表于 2024-8-21 11: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崧厦先锋村内史路

先锋村的传统食品小兀糖

据民国杨肇春编写的《沥海所志稿》记载,沥海的物产与崧厦类似,有特色的是南汇沙地瓜,特别甜美。还有后海北门外的海产,䱕、鲻、䲡、鲚、虾、蛤、吐铁、彭玉蟹、海虾等物,运往杭州、绍兴等处发卖。每年收获不下三四万金。


沥海北门外的海产,应与崧厦雀嘴后海头的捕捞品种类似。


《志稿》中记载的还有一种物产,《松夏志》中没有记载,就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吃的小兀糖。小兀糖,香甜可口,卖时捂在砻糠里,吃起来很粘韧。多放一会就会炀掉,变得粘手粘牙了。


小兀糖,一手指粗,形状常是自然弯曲状态。小时候叫“小活糖”,觉得写作“小活糖”,又叫“小兀灵糖”。翻书后才知道,原来不是“活”字,是“兀”。当然,“兀”字也是代辞,是根据口音的配字而已。


小兀糖为何要捂在干燥的砻糠里?是为了隔绝空气,保持形状。


因为小兀糖接触空气后,空气的温度会导致小兀糖融化(俗称“犯潮”)、变形,互相粘连。在砻糠中存放,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古代传统存储的方法,简单实用。


崧厦先锋村原称“坊里”,有制作小兀糖的传统,印象最深的是高氏父子。

沥海所志稿 堕民小兀糖_压缩红线.jpg

《沥海所志稿》记载小兀糖

《志稿》记载说:“又,堕民所制小兀糖,以糯米、麦粉拌匀,裹以桂花、糖、豆砂馅,味鲜美。老年人食之,可止咳消痰。”


原来小兀糖还是养生保健食品,可以“止咳、消痰”,对肺有保养作用,难怪我母亲也很爱吃。


当然我更爱吃!以前读初中的时候,在同仁桥老本部读书,进去是一条长长的弄堂,校门口经常有一位中年妇女做了小兀糖来卖,我向母亲讨来的零化钱,大部分就花在买小兀糖吃了。


沥海所的堕民村在哪里?就在古老的纂风镇,纂风古镇古代有驻军,有寺庙,人来人往,商业发达,是上虞古代有名的大镇之一。


后来江道变动,潮水冲击,把古老的纂风寺都冲塌得七零八落,纂风镇逐渐衰落,成为贫民集中地,因为以传统手工作坊、以及传统服务业为主,便得了一个“堕民村”的名号。


解放后,再后来,村民怨恨“纂风”的地名,强烈要求改名,上级同意了,因此现在具有历史意义的“纂风”地名消失了。


关于小兀糖的记载,民国《松夏志》中为什么没有记载,大概也觉得坊里的小兀糖,十分平常,无所谓特色糖果食品吧!


《沥海所志稿》编者杨肇春,字越川,沥海人,为个人采访记录手稿。因具有志体,后人整理出版,故以“志稿”为名。


杨肇春是清优附贡生,浙江法政学堂毕业,曾官广东盐运司经历,所以有志于记录家乡的历史文化,遂随时手录,积累了此手稿。


杨肇春是在外为官阅历丰富的人,在他眼里,觉得小兀糖既平常,又不平常,是一种食药兼备的养生饴糖,值得记录。


是呀,小兀糖小时候也觉得平常,经常可见,现在很少有人做了卖了。回味以往的甘香,成了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也觉得有点不平常了,值得记录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3

主题

1976

帖子

872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72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14: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兀糖”的“兀”,也是记音,土话与“活”同音。网上查了一下,外地还有一种“小镬糖”的食品,只不过配料有所不同,这大概应该是地域之间取材差别,名称都用了传统的“小镬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5-1-15 15:14 , Processed in 0.0621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