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江
文艺戏曲与国运之间的关系
绍兴的戏曲,以绍兴绍剧、嵊县越剧最为有名。“绍剧”之名,是解放后的取名,之前叫“绍兴乱弹”,最早起源于上虞县。
所以“绍兴乱弹”,其实是“上虞乱弹”,起源于上虞清朝乾隆年间。
乾隆有“十大武功”,是“康乾盛世”的太平皇帝,其时国泰民安,音乐、戏曲自然在民间兴起。
“乱弹”,听上去不太雅,好像杂乱无章的样子。比如,说“乱弹琴”,就表示毫无章法,随手乱弹。
其实,“乱”,是一个音乐术语,是合奏、激越、交响的意思。一般用在戏曲的结尾、高潮部分,交响演奏,圆满结束。
所以这于这种音乐形式,西方取了一个名词,叫“交响乐”。其实中国古已有之,只不过所用乐器不一样而已。
形式都是一样的,中国戏曲的音乐都是“交响”的呀!
电影也采用这种形式,英雄人物的牺牲,画面与音乐就交响呼应,以烘托气氛,表达感情。
孔子是一位大音乐家,对于音乐很专业,其弹琴的境界不断提升,最后能在琴声中感受到音乐中所抒发的人物神态,非常奇妙!
孔子在《论语》中说描述古代音乐的起承转结的场景,就好像写诗、写文章一样,有起兴、有承接、有转折、有总结,音乐、文章都属于文艺,都是相通的。
《论语》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剧本,是以古代对话为场景的片段组成中间没有话外音,没有编者提示,跳跃式地串连起来,就成了一篇极妙的大文章。犹如播放了一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电影。
孔子在《论语·泰伯篇》中说:“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师挚,是鲁国的音乐大师,名挚。孔子称赞师挚音乐高超,从一开始音乐就能吸引人,等到了“《关雎》之乱”,众多美妙的音乐交替、叠出,那更是“洋洋乎盈耳”,就好比在繁花丛中,美不胜收。又好似面对满桌美食,眼花缭乱。
孔子对“《关雎》之乱”,为什么这么欣赏?
因为“《关雎》之乱”,正好符合孔子提倡的幸福家庭、社会:“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关雎》之乱”四个字,诗、礼、乐三方面都具备了!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是孔子特地放在最前面的,为什么呢?
因为《关雎》是讲谈恋爱、婚姻、家庭的,社会的基础是家庭,家庭的基础是婚姻,婚姻的成就是男欢女爱。
所以一个国家谈治国、平天下,谈共同富裕,文明、幸福,基础都是在婚姻、家庭。
是先有男女,后有家庭,随后才有社会、国家,家庭是国家的根本。
孔子是大政治家、大哲学家、大教育家,他在《周易·序卦》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孔子把人类社会的形成与顺序都讲清楚了。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自然就是从关爱家庭开始,而不是以发展经济、赚钱为目的。
经济发展了,家庭破裂了,社会、国家也就动乱了。只有家庭稳定,才能社会稳定,国家安定。
《关雎》是一首十分优美的恋爱、婚姻诗!
谁说中国古代很封建,保守不让谈恋爱。其实孔夫子很开明,把恋爱、婚姻放在治国之道的首要位置。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开头四句,诗以比兴开始。讲春天的雎鸠,在河之洲,“关关”地呼叫伴侣。青春窈窕的淑女,受到年轻君子的追求。
古代的诗可以唱,可以演奏,那如果“师挚之始”,师挚用手指琴弦一拨动,顿时春天的气息就来了,很是吸引听众。
接着是讲恋爱经过,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后来通过一起参加劳动,摇着小舟,采摘荇菜(睡莲),同舟共济,加深了解。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琴瑟友之”,这时候的音乐,应该琴、瑟悠扬了。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最终恋爱男女,确定婚姻。欢天喜地,结为新婚夫妇。
“钟鼓乐之”,这时候除了琴、瑟音乐,还有钟、鼓音乐,各种乐器交响呼应。以一“乱”字形容,十分恰当。
所以清朝时候的“上虞乱弹”,并不真是乱弹,也是把握了古代音乐原理的一种创新。利用弹、奏、敲击乐器的特点,把握了“乱”的精髓,营造出热烈、紧急、高昂、悠扬的气氛,有一种提神清脑,活血通气、心胸舒畅的效果,很受大众喜爱!
所以上虞乱弹传到绍兴之后,与高腔(西秦腔)和昆腔(水磨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到了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高腔和昆腔逐渐失去观众支持。特别在农村,乱弹备受欢迎,于是艺人改唱乱弹为主,称“绍兴乱弹班”。
上虞乱弹的成功尝试,在绍兴形成一支独秀的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主要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觉得高腔太刚,昆腔太柔,乱弹刚刚好!符合大众需求,自然喜闻乐见。
清朝从乾隆盛世到嘉庆接位,逐渐走下坡路,到了道光之后,中国经历鸦片战争丧权辱国,百姓心中积累了无法诉说的冤气。
所以到咸丰、同治年间,唱很激越高昂的高腔,胸中越发觉怒气、郁闷。而听软绵绵的水磨调昆腔,则是被婆婆妈妈的一唱三折憋得难受。只有“嘀嗒嘀嗒”、“啊啊啊啊”的绍兴大班听了让人舒服,感觉精神气爽。
再加上“大班打天下,的笃班讨老嬷”,大班唱英雄抱打不平、神仙捉拿妖怪的戏文,自然大受欢迎!
因为老百姓希望把“洋鬼子”都赶出去。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新中国成立后,绍剧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名扬天下,走向世界。
学戏一来要有天赋,二来要有演出场地,否则只能自娱自乐。
上虞的戏曲需求不如绍兴广泛。
绍兴是一个商业繁华的城市,明清以来,就有商人请戏班上门唱戏的习俗,形成绍兴三埭街的居民,有十分之一的人是唱戏为生的。
这也是上虞乱弹之所以在绍兴发扬广大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