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村保存的两台消防水龙龙身
新光村的消防水龙
新光村保存至今的两台消防龙身,可以说是解放前的老古董,是传统消防器材的文物,在崧厦街道属于绝无仅有。具有收藏、陈列、展示价值。
除了两台水龙的龙身,还有四把“擎摇”油灯。
“擎摇”的取名,是很有趣、有形象的文字表述。“擎”就是用木杆装着擎起来。“摇”,就是会摇动的。“擎摇”,就是擎起来会摇动的灯。
传统的擎摇油灯
为什么要设计成会摇动?因为要让灯自动保持重心向下、灯头朝上的姿势。
因为人拿着木杆会摇摆,在行走、奔跑的过程中,不可能一直保持直立的状态。
一旦把灯与杆保持固定,在木杆倾斜时,灯也会倾斜,灯油会流出,灯会熄灭,不堪实用。
所以“擎摇”是古人科学的设计。
擎摇的灯,一般是设计成葫芦状的,用锡制作,因为葫芦两肚上小下大,下重上轻,能自然保持直立,形象也好看。
还有一种是简便梯形状的灯,一般是用铁皮制作,用铁皮制作成葫芦状,不但工艺复杂,而且因为焊接太多,容易造成渗透。因此就以酒壶壶身式的下宽上收,使油灯重心下重,保持稳定。
消防水龙龙身
水龙的龙身呈三角形,由三个圆柱组成,是用锡铅合金制成。锡具有柔软易熔性,铅具有钢硬性,所以古代民间多用锡制品,因为容易熔化加工成各种日常用品。
与饮食有关的锡器,一般避免用铅,铅会发暗,而且有毒。如过去酒壶、锡瓶之类的锡器,有钱人家都用纯度高的锡,盛物对人体无害,久用其色如银铜,故有“点铜”之称。
这两台水龙的龙身,作为民间传统文物,具有保存古代水龙型状、制作样本的价值。
龙身由一只压力主送泵加两只活塞缸组成,主泵与双缸之间由两根进水管相连。
压水利用杠杆活塞原理,杠杆的固定点在双缸中间,在杠杆一起一伏之间,双缸轮流给主泵压水,使增压之后的通过龙头的细口时变得很急,可喷得很远。
一般是独杠龙,可以做成双杠龙,增加压力强度。
消防水龙 资料图片
水龙装在大木桶里,木桶是腰子型的椭圆,减少宽度,便于通行。木桶厚重结实,用三道宽厚的铁圈箍住,防止磕碰散裂。木桶左右装有铁环,便用手提搬动。
压水的木杠伸出桶外一两米,便于可以多人按压。强大的水压注入水龙口,龙口也做成头葫芦形状,有增压作用。龙口套一龙头,称为“瞄头”,瞄头出口细小,是为水急射远,加大灭火力度。
在水龙开始按动压力不强时,把龙手先把拇指压住龙头口子,等到水压充足时,再把拇指向旁边移开,强大的水流急射而出,如一条白练扑向火源。水龙能浇十丈(30米)远,威力十足。
义务消防员单伟耀
据救火队员单伟耀讲述:喻光里水龙队有一班人,救火的水龙用手按,那时候叫“洋龙”,洋龙是解放前就有的。
瞄头管理收藏,是俞悦康、徐安良,伊啦两人专门把瞄头子的。
这班人专门救火,伢小辰光救火也经常去,有门挑水、揿洋龙,通场揿,水“荡荡”挑来倒进咚!那辰光喻光里不停落火着!伢班人专门去救。
现在阿明在剃头这间屋,就是专门摆洋龙的。那时候是同居委并拢的,本来倒掉了,村里收进,我修好后租掉。
当年救火都是尽义务,遇到火警,铜锣一敲,无论天寒夜半,都马上起身穿衣,跑出门去救。喻光大队社员把这种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事,视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
中国文化的精神传承下来,从大家只为利益他人、不求回报的奋勇救火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救火是一项集体行为,中国的集体主义精神,其实是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