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牛首山郑和墓
三宝太监郑和是健全伟男子
郑和官方称号是“三宝太监”,是什么意思呢?
“三宝”,是指郑和是信奉“佛、法、僧三宝”的受戒弟子。
“太监”是大领导、总指挥、大司令的意思。
“太”是大,大极就称“太极”。
古代最高学府称“太学”。现在则称“大学”。
所以“太监”是部门的最高级官员。
“太监”是明代官职之称,非残疾人身份之谓也。
来看“监”字的造形与真实含义。
“监”字的甲骨文,就是一个人站在一盆前面,低头监视、观察。
“監”,颂鼎西周晚期集成2829
繁体“监”写作“監”。“臣”就是竖目的形状,人平视是横目,低头观察则为竖目。
“臣”字旁边的“亽”字,表示人的侧身。
“皿”,就是盛水的器皿。
所以“监狱”,就是关在牢中,有人看管。“狱”是牢狱。“监”,是监管、监视。
可惜像我这样从小接受白话教育的,一听到“太监”,就想到阉人,被割了生殖器。
以至于看到古书中的“监生”,就会联想到太监似的读书生,是太监候选人。
其实呢,“监生”相当于现在的“选调生”,选拔出来,处于观察、考察阶段。“监”就是观察、考察。
还有以前看到“国子监”,也觉得怪怪的,为什么要“监”呢?
其实这三字甚贴切,国家人才的培养、观察学院,称为“国子监”。
“监”,相当于现在的“部”。
古代还有“秘书监”,我因为查古代天文资料,比较熟悉的是“钦天监”,之前又称“司天监”,下设观察测量、机械计算、历法制定、日食预测四科,就相当于现在国家天文台、科技部的总称。
钦天监的正首领,是正监,又称“监正”。副首领,则称“监副”。
与郑一同下西洋,“随敕奉差诸官员名:钦差正使太监七员,副使监丞十员,少监十员,内监五十三员,都指挥二员,指挥九十三员,千户一百零四员,百户一百零三员,舍人二名,户部郎中一员,鸿胪寺序班一员”等人。
看到太监、正使太监、副使监丞、少监、内监、监正、监副之类的官职,不会认为都要阉割过才能任职当官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