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970|回复: 0

题等慈寺后经略潘德鄜旧居三绝

[复制链接]

1531

主题

2027

帖子

901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12
发表于 2018-11-6 16: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狮桥.jpg

题等慈寺后经略潘德鄜旧居三绝

宋·张侃


父兄师友俱鸣世,培养都缘岁月深。


忍得清贫忘宠辱,至今声誉蔼儒林。


题解:

等慈寺:在上虞丰惠,今尝存“等慈弄”名,在九狮桥附近。

经略潘德鄜:潘畤,字德鄜,号月林叟,任广东经略。晚年在上虞五夫创建月林书院。


诗意解释:

潘畤,与朱熹为友,皆爱好理学。儿子潘友端、潘友恭随朱熹学习,学有所成。诗的第一句说:


父兄师友俱鸣世:父指潘畤,兄指潘友端,师指朱熹,相互之间,亦师亦友。诗是从潘友恭的着眼点来写的。


培养都缘岁月深:指培养人才不容易,要从小培养,“十年磨一剑”,长大才能成才。不但要自己肯努力学习,还要有好的老师,好的家庭环境也很重要,具有一个好家风。


忍得清贫忘宠辱: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读书修养品德,就要忍得住清贫,忘得了宠辱。如果贪图享受,贪图名利,品格就趋于下流了。


至今声誉蔼儒林:潘畤、潘友端、潘友恭父子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们品德高尚的声誉,仍然在当今读书界流传。



中书当日冠天下,半世浮萍无定居。


却是子孙能力守,结茅随分并精庐。


诗意解释:

中书当日冠天下:中书潘良贵,潘畤的叔父。潘畤父早亡,自幼即由潘良贵抚育成长,情同父子。潘良贵因为官清直,而名冦天下。


半世浮萍无定居:潘良贵清廉自守,半世犹如浮萍,飘无定居。


却是子孙能力守:直到子(潘畤)孙(潘友端、潘友恭)后代,才有能力造房和守护家业。


结茅随分并精庐:潘畤起初在丰惠等慈寺后面结茅舍居住,到了晚年,又在五夫创建月林书院。到了孙子一代,潘友端、潘友恭又把月林书院移到了嵩城,潘氏家族在嵩城开花结果。



古来名士都如此,后世虚浮类鄙之。


赖有晦翁高著眼,青青钜竹荫檐楣。


诗意解释:

古来名士都如此:古来的名士,都是象潘良贵、潘畤、潘友端、潘友恭一样,为人正直,为官清正,爱民如子,品德高尚。


后世虚浮类鄙之:后世许多虚伪、浮夸的读书人,与潘氏父子的品格比较起来,就让人觉得可鄙了。


赖有晦翁高著眼:有赖朱晦翁(熹)眼高一着,精心为潘畤书写了一篇墓志铭,为潘畤一家立了传。才使后人可以了解潘畤一生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青青钜竹荫檐楣:朱晦翁的如椽之笔,就好象眼前的青青巨竹,荫庇了潘畤旧居的屋檐和门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4-5 05:34 , Processed in 0.0434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