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588|回复: 0

水木黄昏:难忘的儿童节

[复制链接]

1531

主题

2027

帖子

901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10
发表于 2024-5-3 22: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难忘的儿童节

水木黄昏

一九六三年六月一日是我的第一个儿童节,那年我十虚岁,那是我最难忘的儿童节。


我清楚地记得,那年的“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是星期四,这一天的放晚学前,宋老师(全校六个班级就这么一个老师)对我们全校二三十个同学说:明天是“六一”儿童节了,中午大家不用回家吃中饭了,中饭都在学校里吃,中午要带弟弟妹妹的,或者要割兔草的,要去放鸭子放羊的同学晚上回去以后都跟爸爸妈妈说一下,叫大人们把明天中午要你做的事情安排好。我们听了宋老师的一番话,个个欢呼雀跃,开心得不得了!


放学路上,我们边走边议论着:明天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明天不知道我们还用不用得着上课了?在那个物质相当匮乏的年代,更使我们期盼的是明天宋老师不知中午给我们吃什么好东西?我们一年级的几个小同学更是不知道“六一”儿童节是怎么一回事情,不知道明天要我们做些什么。晚饭的时候,我把下午宋老师给我们讲的一番话说给了大人们听,好像也没有引起家人特别的兴趣。


这天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想象着明天过“六一”节的情景:宋老师会给我们讲很多的故事听,会组织我们玩很多好玩的游戏,更是盼望着明天宋老师一定会给我们吃很好吃的东西。第二天早上兴奋不已的我比平时都要起得早,急匆匆的吃裹早饭,就背上书包叫上家住在我们台门口的根土就赶往学校。还未到学校,我们远远地望去,校门口(其实是庙门口,因为我们的学校设在一个大大的沙墩上的庙宇里,所以也叫沙墩庙小学)已经插了两面彩旗,进得校门,看到大多数同学们都已早早地到学校里了。


等同学们到齐,宋老师就走进教室(其实是庙宇的大殿),平时一、二、三年级朝东坐,四五六年级朝西坐的(因为当时我们全村只有三十来个学生,每个年级最多只有三五个学生,后来才知道这叫做复式班),今天叫我们一律朝东坐好,就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不上课,也不做作业,我们搞活动,举行入队仪式,讲故事,看幻灯片,进行体育活动,下午早点放学,你们可以早点回去,把中午要割的兔草去割好,早点回去还可以去放羊、放鸭子,早点回去帮爸爸妈妈带弟弟妹妹。


老师简单地说了这一天的安排以后,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正式开始了。首先是举行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全校同学在庙宇的天井里趴着整整齐齐,少先队中队长举着鲜艳的队旗,全场很是庄严。宋老师领着我们唱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接着,老师宣读了入队的名单,印象中好像有五六个不同年级的同学入队,我是一年级当中入队的一个,感到很是高兴。


接下来是有老队员给新队员挂红领巾,给我挂上鲜艳的红领巾的是一个四五年级的女同学。挂好了红领巾,就进行入队宣誓,宋老师又给我们讲了为什么要加入少先队,入了少先队挂上了红领巾今后要做到怎么样等等一番话,接着,又领着我们集体朗诵了《我爱我的红领巾》的诗歌:我爱我的红领巾,就像爱我的生命,他是五星红旗的一角,他用先烈的献血染成……这一天,我就成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入队仪式结束以后,宋老师就给我们讲故事,故事有反映革命英雄主义题材的《小英雄雨来》、《渡江侦察记》、《上甘岭》等等。听完故事以后,宋老师还用两根黑板架子在庙宇的天井里给我们表演踏高跷,用那长长的洞箫给我们吹好听的歌曲,还用毛笔在旧报纸上画花鸟草虫和鱼虾鸡鸭等简笔画,还把画好的简笔画送给我们刚入少先队的几位新队员。整个上午,活动满满笑声连连,我们可高兴啦!


上午的活动结束了,时近中午,宋老师叫了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来到庙宇东侧的厢房(这里是平时宋老师用来烧菜煮饭的厨房,有一口水缸,一座小小的柴灶,还有一些厨房用的简单的设备)里,开始为我们准备中饭。宋老师和几个高年级的同学七手八脚的在被擦得干干净净的课桌上揉小麦粉,在小麦粉里加了糖精,然后揉成长条形状,再用菜刀切成一块一块的小麦糕(我们小时候叫做狗舌头糕),把揉好的小麦糕放在用竹片编成的蒸架上,然后再放在锅里蒸。


麦糕蒸了一锅又一锅,中饭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很是认真地坐在各自位子上,宋老师从厨房里端出用他平时用来洗脸的搪瓷面盆装着的满满一脸盆的小麦糕,每人两块放在课桌上,接着又端出一脸盆,又是每人一块。看着这冒着热气的小麦糕,闻着这小麦糕散发出来的甜丝丝的热气,可把我们乐坏了!吃了放了糖精的甜甜的小麦糕,接着宋老师又从他的宿舍(庙宇西侧厢房的楼上)里拎出一只用面粉袋盛着的一袋炒熟了的罗汉豆。这是前一天晚上老师把它炒熟了作为今天六一节我们共同分享的食物之一。


宋老师用一只小竹罐一罐一罐地依次倒在我们的课桌上,不一会,二三十个同学,坐在教室里,“卡啦、卡啦”的嚼罗汉豆的声音伴随着嘻嘻哈哈的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了一片。正当我们一边吃小麦糕,一边嚼罗汉豆的时候,宋老师又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吃黄瓜。只见宋老师拎着满满一篮子黄瓜,一手拿着一把菜刀,走到我们面前,因为黄瓜有大有小,小的每人一支,大的用菜刀切开两半每人半支。


我们吃着放了糖精的香喷喷甜蜜蜜的小麦糕,嚼着喷喷香有嚼劲的炒罗汉豆,啃着脆松松甜丝丝的嫩黄瓜,可把我们乐翻了天。更值得一说的是这些小麦糕的小麦,罗汉豆,黄瓜,都是宋老师带领我们全校同学在庙宇后面的乱石滩上利用劳动课时间开荒种地自己种出来的。老师和我们共同享用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感觉特别的有意思。


下午的活动内容是看幻灯片和自由活动。我们先看幻灯片,宋老师把我们二三十个同学集中在庙宇的西厢房的一楼里,用草包挂在窗户上遮挡住室外的光线,墙上挂了一块白布作银幕。对于我们生长在农村的这些小学生,“幻灯片”这个词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看幻灯片更是第一次,大家觉得很是新奇。幻灯片内容有两大块,一块是雷锋的故事。一九六三年三月,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宋老师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套关于雷锋的幻灯片,内容至今也还清楚地记得一是“雷锋苦难的童年”,还有就是“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关于雷锋做好事的内容。


看完以后,老师要我们每个同学听毛主席的话,努力向雷锋叔叔学习,多做好人好事。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每天至少要做一件好事,而且第二天上学以后每个人在班上要向老师汇报前一天所做的好事的内容,老师记下来以后,每星期公布一次,于是,学校里就兴起了向雷锋叔叔学习,多做好人好事的高潮。


放映完了雷锋的故事,老师又给我们放映了关于破除封建迷信,树立科学思想的宣传片。直到现在还记得画面上的内容是在一棵大树上栖息着一只张着嘴的乌鸦在“哇哇”地叫,下面站着一个老婆婆摸样的的人,抬着头装作很是气愤的样子,还捡起地上的石块向树上的乌鸦扔去。“乌鸦叫,晦气到”,意思是听到了乌鸦的叫声就会有晦气到来。老师就一边放片子,一边给我们解释说,“听到乌鸦叫是不会有晦气的,要我们从小不要听信这些说法。老师还说,乌鸦其实是很聪敏的,我们不是学过《乌鸦找水》的课文吗?乌鸦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呢?因为它是专门吃害虫的”。我们通过看幻灯片,听了老师的解说,我们确实也受到了教育。


看完了幻灯片,接下来就是进行体育活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学校体育设施都非常落后,尤其像我们这种农村“庙宇”小学,既无场地更无设备,像样的体育活动根本无法开展。我们当时的体育活动常规的就是三项,一是跳绳,以铺满鹅卵石的庙道地作为跳绳场地,自己搓的稻草绳每人一根作为器材;二是滚铁环,铁钩和铁圈是老师给我们做的,每个年级一套,供我们玩,场地主要是在庙宇外面西首的塘路上;三是乒乓球,球桌是庙里的祭桌和庙宇厢房里的门板,球拍也是老师自己做的,每个年级一副。三个体育项目,器材简单,场地基本不受限,每当下课的时候我们倒也玩得不亦乐乎!


今天是“六一节”,老师给我们安排的所谓的体育活动,其实就是一个字——玩。老师给我们发放了所有的体育器材,以年级为单位,分头尽情地玩。于是,跳绳的跳绳,滚铁环的滚铁环,打乒乓球的打乒乓球,庙宇内外热闹非凡,全校同学快乐无比!


难忘的儿童节已经过去61个年头了,但那天的快乐和开心还犹如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挥之不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4-5 05:15 , Processed in 0.0523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