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楼主: 开心阁主人

《老子他说》 南怀瑾

[复制链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0: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三品闻道的人

  这一章,是与上经“道经”相互辉映、互为注解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善的人,一听到“道”,他就晓得修道了。这也就像是禅宗,释迹牟尼佛一拈花,不用说话,大迦叶尊者就开悟了。这就是“上土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另有些人,一听到哪里在论道,不管什么人讲,都跑去听;如果叫他修道的话,他又要把事情都做好了再来。然而他太太的事办完了,又有儿子的事来了,了了儿子的事,女儿又生了孩子,又有外孙的事了,如此便永远完不了。如果说他不修道嘛,任何修道的地方,都看得到他;若是说他修道嘛,空的地方都没有他,有的地方他都在。这就是“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有时候不阴不阳,半像修道的,半像入世的,讲不出来他究竟是什么。世界上,像“中士”这一类的人非常之多。

  “下士闻道,大笑之”,有些人听到大家聚集一堂研究道,听经,听讲《老子》,他认为像是一群神经病,他哈哈大笑就跑掉了。老子说:“不笑,不足以为道。”你越笑,我这个“道”越高。看起来老子是自吹,但是,讲句老实话,世界上最高的东西,是很难讲清楚的;最世俗的东西,反而是大家最喜欢的。

  我经常说,你只要看钞票,就懂得世间的道了。世界上哪一种钞票最走运,那种钞票就又脏又臭,虽然快要破了,还是一天到晚走运得很。用这样的钞票买菜,菜贩收到以后,又赶快把它用出去,因为它又脏又臭。如果是一张新的钞票,就包好存放,舍不得用出去。所以,一个人要想得志,就赶快学做那一张脏钞票,一身都脏,就像那一张在市场上满天飞的钞票一样。如果把自己搞得太干净了,一定给人家包起来,放在抽屉里不用,最后更销进铁柜里去了。悟到了这个道理的人,便会前途无量了。老子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开始从正反的论辩,说明道之用。所谓正反的论辩,看起来是讲正反的相对,亦就是阴阳的相对,其实是四个现象:正面、反面、正面的反面、反面的正面。这就要各人自己去体会了。


  黎明前的黑暗

  他下面又说,“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老子每一句话的文字都很明白,你仔细研究道理,都非常深奥。什么叫“建言”?用现在的话,就是格言。老子说我们老祖宗的文化,是有格言的,格言如何讲呢?不晓得是几千万年前,老祖宗讲的“明道若昧”,真正的大道,光明的大道是看不见的。所以,你不要认为白天才叫做光明,真正的光明就像黑夜,所以现在太空发现有黑洞。这宇宙的黑洞,现在还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所有宇宙的光明,一进入黑洞就变黑了,这个里头是什么东西不知道。现在的科学家在怀疑,是否整个的宇宙是从黑洞中放出来的?西方人现在才发现,我们老祖宗,也就是上古的道家,早就知道。《道藏》中说“明道若昧”,大光明里头等于黑暗,黑暗是真正大光明的根本。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老子文章的写作方法,是楚国的文化,现在说是南方的文化,都是有韵脚的,每一句都是押韵的韵文,很好听。“明道”,真正的大明之道“若昧”,“昧”不是完全黑暗,是有一点模糊,有一点不明,就是我们现在一句通俗的话,“天亮以前,有一段黑暗。”这一段黑暗,文学专门的名称叫做“昧爽”,就是要亮而未亮之间,也就是现在常说的黎明。这种“昧”是自然物理的现象,也说明了道的作用。

  这个“明道若昧”的道理,引申到为人处事方面,就是事情在成功以前.常有很艰苦的一段。在科学研究工作上,要发明一项东西时,研究到最后似乎绝望,当自己将要放弃时,忽然一个灵光来临,发明成功了。这就是“明道若昧”。打坐修道的人,也许修了几十年,一点影子都没有,毫无进步。但在毫无进步当中,绝不要放弃!这一句话可以给自己当作一个安慰,也许快要悟道了,因为“明道若昧”,自己越来越笨了。这虽然听起来像笑话,但的确有这样的一个现象过程。

  “进道若退”,学任何一样东西,做任何一件事情,进步到一个程度,成果快要出现的时候,你反而觉得是退步。比如说写毛笔字,开始写的三天,越看写得越有味道,越写越漂亮,自己也赞叹自己快要变成书法家了。到了第四天越写越难看,第五六天自己都不想练了,越看越不成样子。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写的字虽然越看越难看,那正是你书法上的进步过程。

  学拳也是一样,不管太极拳、少林拳,学了半月就想打人,觉得自己的武功天下第一,好像都可以飞檐走壁了。三个月后慢慢发懒了,半年以后,所学的通通丢光。所以,在进步以前就有这个现象,人情物理都是如此。古人只是拿人世间的经验,以及物理的状况,加以说明而已。

  “夷道若纇”,“夷”就是平坦的道路,例如我们开辟一条新的马路,像建造横贯公路,未开辟以前有种种困难。“纇”就是堆积起来,没有办法开发;及至开好以后,就是平坦的大道了。换句话说,在平坦的大道要完成以前,我们会感到工程十分困难。

  上面老子引用这些话,都是中国的上古文化,老子称之,为“建言”,引用古代的格言,藉以讲到人的修养品德方面。


  真正有修养的人

  “上德若谷”,真正有修养的人,所谓道德的完成,反而太像是空空洞洞的,什么都没有;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响叮当”。学问真正充实的人,反而觉得自己像是一无是处。所以一个真正有道德之士,不会表示自己有道德,或者表示自己有功夫。这就是“上德若谷”的道理。一个人真到了虚怀若谷,才能够包罗万象。学问的道理,人品的修养,都是同一个原则。

  “大白若辱”,“白”是明白的意思。我们读历史,经常发现有人一辈子受冤枉,甚至把冤枉带到棺材里去,生前没有办法洗雪清楚的。这还不可怜,更可怜的是,历史上不少人物,一生的冤枉留存千秋万代,永远是个冤枉。但是,在一个有道之士看来,也无所谓冤枉;因为“大白若辱”,明白与冤枉差不多,没有什么了不起。比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宋代的岳飞,如今我们知道是忠臣,可是在岳飞这件冤案发生之际,他硬是被处死了。在那个时候,他虽蒙不白之冤,但是万代千秋之后,他成为清清白白的一个人,而且成为一个神,这就是“大白若辱”。白居易诗中说: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我们的历史上,有周公辅助成王的故事。周武王死时,他的儿子成王只有十二岁,就继承王位当皇帝,全靠叔叔周公的辅助。因为成王是个小孩,还有很多不懂事的地方,这个叔叔就把他软禁起来。周公身为辅相,权力很大,在家庭的地位是皇帝的叔叔,但在政治体制上,他是这个侄子皇帝的部下、宰相。现在他把皇帝软禁起来,让小皇帝去读书学习,致使天下人议论纷纷,认为周公企图自己接掌王位,所以把侄子都关起来了。最后证明不是那么一回事,当他把成王教育成功后,还是把权力交还给了成王。

  所以白居易说,“周公恐惧流言日”,当时被众人误解,以及汉朝王莽篡位以前“礼贤下士”的时候,都看不出来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若使当时身便死”,假使这两个人当时死了的话,“一生真伪有谁知”,他们这一生是真好人或者是假好人,有谁知道呢?

  中国有句名言,说明人的一生很难评论,所谓“盖棺论定”,棺材盖起来的时候,这个人是好是坏,才可以下一个定论。不过,我加上几十年的读书以及做人经验,并不太相信这些话,有时盖棺还不能论定。因为,对人下一个定论很难,尤其读多了历史,更觉得在爱恶是非之间,是很难对人下断语的。所以老子告诉我们“大白若辱”,青年人了解这个道理,要做一番事业,就要忍得住。佛学有个名称,叫做“忍辱”,人能够忍得住才行。因为一个人要做一番真正对国

  家社会有贡献的事业,其间被人误解,以及各方面的坏话,最难听最痛苦的,你都要受得了;受不了这个辱,就不必指望成功。

  “广德若不足”与“上德若谷”的道理一样,“上德”就是崇高远大的升华,“广德”就是广博宽大,一个人的好德性是宽大的,普遍照应了万方。以佛家的话来说,就是所谓无量无边。真正有这样厚德的人,反而觉得自己不够广德,所以真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是这种胸襟。

  “建德若偷”,这个“偷”不是做小偷,是奸巧的意思。真正建立一个德业时,也就像刚才譬喻写毛笔字一样,一写到进步的时候,反而觉得退步了。有时候旁人看起来,好像偷工减料,因为人多半是看成果的,在成果没有出来以前,似乎是偷工减料,使用奸巧。

  “质真若渝”,一个东西本来是好的质地,无任何污点,但看起来好像变质,像是假的。所以,世界上物质的东西,好与不好很难鉴定;真好的东西,我们往往把它看成假的。其实人类用的东西多半是假东西,又把假东西看得非常宝贵。佛学的道理,说这是“众生颠倒”,众生就是那么颠倒。做人做事也是一样,对人非常诚恳的人,往往会被人家怀疑——这个家伙干什么呢?难道?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人情的现象。


  大器晚成 小时了了

  “大方无隅”,什么叫“大方”?这个地球,东南西北四方,你看大不大?这个不算大,比不上虚空那么大。那么虚空有没有东南西北呢?虚空根本没有东南西北;所谓东南西北是人为的,人类自己假定的。“大方无隅”,虚空也没有方隅,也没有转角的地方,任何一面都是虚空,当然就没有东南西北。

  “大器晚成”,这一句话,青年同学可以拿来安慰自己了。书读不好的人,事业做不成功的,自认为是“大器晚成”,自认将来一定会成功的。其实“大器晚成”这句话,是以物理来讲人生,一个大的建筑物,不会建造得那么快。我们现在喜欢用西方的一句话做比喻:“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其实,万里长城也不是一天造成的,人类的历史,更不是一天构成的。古代的教育,时常引用这句话,不过,现在家庭教育要注意,因为现代的孩子太聪明了,真是叹为观止。几十年前,在我们幼小的时候,笨得不得了,什么也没有看过,泥巴是第一等的玩具。几十年后的现在,那么多玩具,是我们小时候做梦也想不到的,所以小孩子都变得特别的聪明了。

  但是我发现另外一句古人说的话,似乎也有道理,就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很多小孩子,看起来非常聪明,等到读大学的时候就差了。我教大学的时候,教得连我也烦起来了,因为发现学生比我还笨。打听之下,这些学生在儿童时期,都是聪明绝顶,长大却有问题,实在颠倒了。所以我现在发现,“大器”未必“晚成”,这在教育上一定要正当才对。

  我经常告诉朋友们,你的孩子太聪明了,教育上要小心。现在许多家庭的父母,看见自己的孩子聪明,便高兴做很,拼命去培养。实际上,教育孩子和种一棵好花一样,一棵好的花苗,如果肥料用得太多,浇水过勤,反而害了这个好花苗。教育的道理,也和用兵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要经过艰难困苦,他才能站得起来;好的环境长大,成绩单上的分数非常好看,但这在将来的事业上等于零。幼年的聪明和成绩单,并不等于能做事,能创业。所以千万要注意,大器固然晚成,到底成个什么,就看小时候的教育了。


  声音 形象 见道

  “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反而不能听见,我们人类对极大的声音是听不见的,倒是有许多小昆虫,可以听到大声音。蚂蚁比我们听力好,它听得见的我们听不见。比如科学上都晓得,银河系统昼夜都有声音,声音其大无比,除非透过科学的仪器,否则我们的听力是承受不了的。人类所听见的不是真正的大音,像宇宙有自然的音声,非常的大,大得我们却听不见,所以觉得宇宙很宁静。尤其到了高山顶上,感觉一点声音都没有,非常宁静。什么人可以听见大音呢?只有入定的人可以听见,这用科学仪器可以测验出来。

  “大象无形”,大的现象是没有形象的。比如佛家讲法身,成了佛的人,另有一个身体,永远不生不死,叫做法身,法身是无相无形的。又比如说虚空,一般人绝不会承认有虚空,但是,虚空一定是有的;不过,虚空无形,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虚空,不是虚空,而是天空,那只是空间罢了。严格地讲,虚空是无相无形的,这些话暂时放在这里,因为文字很容易懂,如果深入去探讨,想求得究竟的话,那又可以做成哲学的论文了。像这样的学术论文,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正反两面它都说了,因为正反两面都是道的用,而道的体却看不见。

  道起用以后,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有是就有非,有轻就有重,有白就有黑,有正就有反。我们要留意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人生并不是偶然的,万物万事必然会变去;当你正面摆下来的时候,反面的力量也在你正面摆下了。所以,一个人到成功的时候,就要晓得今天的成功正是失败的开始。如果说你永远不想失败,那就不要把今天的成功当作成功。要没有今天,只有明天,永远只有明天,永远只有向前走,这样,或者有一点希望。所以,不要把成功当成是真实的,套用老子的一句话“大成无功”,要想大成,就要做到看不见功效才对。

  最后,他为这一章做了一个结论:“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道的功能看不见,要如何去了解呢?要在人世间一切的作用上去体会那个“体”,在现象上来体会那个“体”。所以,道的体是隐,是“无名”,它是没有名相可见的。因此,叫它道也可以,叫它佛也可以,叫它“哈不隆咚”或别的什么都可以,因为它本身无名、无相、无形、无体之故。

  欲想了解“道”,该怎么去见呢?“夫唯道,善贷且成”。古文“夫唯”二字,就是现在白话文的“那么这个”。“善贷”是善于假借一个东西,假托一个东西去表达出来。换言之,就是透过它的作用,透过了现象,才可以看到这个“体”。“且成”,姑且马马虎虎可以看出它的成效来。所以,要修道,先要了解这个“道”,只有在用与相上去见“体”,光是找“道体”是看不见的,因为“体”是透过相与用表达出来的。

  从这一章的结论就知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我们既然想学老子,一定想做上士,上士要如何做呢?先要把中间这许多都懂了,“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些原则都懂了,在做人做事上去体会,在很平实的人生中,才体会到形而上不可知、不可见的“道”,那你就修成功了。假使你不在行为现象上去修,去体会,你想直接了解形而上的“道”,那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不管是道家、佛家或者任何一家,都没有办法,只有透过“善贷”——假借行为现象的修持,才能到达形而上的“道”。“道”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一二三的奥秘

  这是数字的哲学,数字的基本是三个,即一、二、三,这从人的生理上就可以知道。以前在大学教老庄哲学课的时候,曾说了一个笑话,“道生一”,父母生你一;“一生二”,你讨了老婆,或嫁丈夫,一个变两个;你两个人又生一个孩子,“二生三”,两个变三个。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不定你还生五六个孩子呢!不过基本上三个。其实这也不完全是笑话,前面已经说过,“道”即“一”,由一到三,然后八卦、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都是从这个“道即一”衍化出来,而生万物的。

  如果研究生理学或医学,人体上的细胞,一个分裂为两个再分裂为四个,就是这样的分裂。一个细胞,乃至于形成人身的精虫的生命,一个可以变成几亿个。

  但是“道”本身就是“一”,“一”就是“道”,所以你不能把它变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结果变成四个“道”,那就不对了。“道生一”是变成两个,“一生二”,“二生三”,一直到八,所以《易经》的卦成为八个卦。就是这样的套法,你爱怎么套都可以,也可以套成五行,“五”也是在这个思想上的配合,并不是呆板的。老子讲的一点也没有错,宇宙道体只有一个。

  一提到“一”,本身就是两个,也就是正反两个。正反两个的代号就是阴阳;阴阳本身就在变,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变成三个。这并不是说到了三个就停止,“三生万物”,天地万物都是三个三个来的,再不能加,加下去就太多了。三个是阳数的阶段,所以,《易经》伏羲的先天卦,只画三爻,三个阶段;后天的六十四卦,变成六爻,六是它的用。先天代表了生成,只有三个阶段,这是数理的次序,在这里不多加研究,因为牵涉到《老子》以外的东西太多了。

  万物的变化有三,一般人每说这和辩证法相同,也等于这个原理产生了辩证法的正反合,由此产生了生生不息。


  自身阴阳须调和

  万物的生命,“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负”是背上背着,“抱”是前面怀中抱着。一个东西部分为阴阳两股力量,人也好,细胞也好,动物也好,植物也好,矿物也好,天地间任何一个东西,都是阴阳两股力量,“负阴而抱阳”。“道生一”,它又分了阴阳两股力量的作用。“一生二”另外还有一个东西,光是阴阳两股力量,没有一股中间力量去调和是不行的,这个调和的力量叫做“冲气”,冲也就是所谓的中和,也就是“冲气”,老子是用“冲气”表达。所以,密宗、道家讲人修持做工夫说到中脉,也叫“冲脉”。

  “冲气以为和”,就是有一个调和阴阳的作用,生命的功能,就是这么一个现象。许多学佛修道,打坐做工夫的人,懂了这个道理,自己就明白了,不需要去问人。自己用功时,这两天很清静,过两天又不清静,说不定是更烦;但烦过了,再用功一段时间,又会很清静,就是反复在那里做周期性的旋转。这个旋转的现象,佛家叫做轮回,也就是那样转圈圈。修行的人要想把握住,既不散乱,又不昏沉,既不痛苦,也无欢乐,就要知道如何“冲气以为和”,怎么样达到中和。所以生命的奥妙,修持的方法,也都在这个地方;心理的调整,做工夫上路,也是在这个地方。这是一个非常奥妙的关键。宇宙的法则,就在这里,把这个道理搞通了,所谓学佛修道,以及人事,就都能够把握在手里了。

  不但“万物负阴而抱阳”,任何一个人,本身就有阴阳。以道家的标准,是用阳来代表男人,其实男人全身都是阴,阴到了极点,只有一点点阳。女性的代表符号是阴,外表看来似阴,但是女性里头有一点阳,那才是真阳。男性是假阳,中间有至阴。

  讲起来男女本身都有阴阳,每人的生命都是“负阴而抱阳”。自己体会到生命的这项功能,就可以自己把握住永远不老,永远不死。理论上这是非常准确的。不过几千年来,到底哪一个实验成功了,我们并不知道;也许有人办到了,但他不来看我们,就跑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老子这一段话,理论上是绝对可能的,而且是一个生命自然的物理科学,并没有什么稀奇,也不是神秘,问题是如何能把握冲气的发动,调和好阴阳。

  到了不阴不阳的阶段,那就严重了。对一个普通人而言,如果一个修成功得“道”的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就是孔子在《易经系传》上说的:“阴阳不测之谓神”,这人是到了神化的境界了。这是老子讲经的方式,他刚刚露了一点苗头,下面又讲到别的方面去了。

  刚才老子告诉我们一个原则,要把握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生生不已。但是如果达不到阴阳二气之和,则不能生生不已。万物的本身就有阴阳,不需要向外求,只要把握到“冲气以为和”,就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好恶与损益

  接下来他转了方向,“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一般人最讨厌的是什么呢?就是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成为孤寡。儿女、太太乃至丈夫,都不在了,父母也不在了,亲人都没有了。谁愿意成为孤寡啊?“孤寡”还好一点,“不谷”就更讨厌了,就是不吃人饭。“不谷”有两种,第一是死了才不吃人饭;第二除非是神仙,不食人间烟火,或者修神仙修到“休粮绝谷”,五谷这些都不需要了。如果要他吃,等于是给他毒药,就害了他。所以,“不谷”有好与坏两种。

  人世间最讨厌的事情是“孤寡不谷”,这是最低贱的事。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下第一人的皇帝,就自称“寡人”。“孤家”,自称“不谷”。上古帝王,为什么用人世间最低下的名称称呼自己呢?“而王公以为称”,这是什么道理?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比如,我们中国乡下的老习惯,家里没有孩子,一旦生了一个孩子,就当作宝贝一样,但要替他取一个最低践的名字,叫“阿猫、阿狗”之类的。再不然抱到庙子上给和尚、尼姑们当“干儿子”,这样孩子才能养大成人。从这种风俗的传统,我们看出一个哲学的道理:世界上最高明的,就是最平淡的;最平淡的,也就是最高明的。这不仅是一个哲学的道理,更告诉我们一个物理的道理。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先讲这个物理的道理,拿一棵树来比喻,把这棵树加以修剪砍锯,这棵树便能长成一种新的形态,所以“损之”是利益之,使它成器。我们经常听到教育孩子的话——“溺爱他就是害他”,对孩子的严格管教,目前给孩子吃一点苦,将来他会感激你,他觉得爸爸是个好爸爸,妈妈是个好妈妈。不然孩子长大会怨恨你,这就是“物或损之而益”的道理。又如人生了病,医生诊断非开刀不可,你不能说医生可恶,结果他在你身上开刀,你不但不告他,还要谢谢他,这就是“损之而益”。

  “益之而损”,这是相反的道理,人越要求好,反而样样做不好,做人要想做到面面都好,就完全错误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面面都好,越是想做到面面都好,结果是面面都糟。一件事情的处理,往往顾了这一面,无法顾那一面,它是相对的,有因果的,所以是“益之而损,损之而益”。也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大白若辱”,你只能顾到一样,不能顾到两样,想一下子面面周到的人,结果是面面都得罪了。

  前面老子说“冲气以为和”,老子是把老实话告诉我们。他的原则方法,就在这个原理中。所以做工夫也好,修道也好,有时候看到是退步,“进道若退”,实际上,常常是“损之而益”。有时破坏了一点,但过了这一点破坏,下一步发展成长得更快,又向前进了一步。相反的,天天求进步,天天增加,结果“益之而损”,反而不能成功。等于现在有些人,尤其是美国的朋友们,喜欢吃补药,各种维他命吃得太多了,补多了,病来得更多更快,这就是“益之而损”的道理。

  培养花草也是如此,花草树木长到某一繁茂情况时,要剪枝去叶,将来花才开得更美,果实才结得更大,这也是“损之而益”。如果不加修剪,拼命加肥料,结果,不但开不出好花,结不了好果,反而因肥料太多,整棵树都被肥料烧死了,这是“益之而损”。所以要“冲气以为和”,使阴阳调和,损益适当,才能真正欣欣向荣。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老子说,人类效法什么呢?效法天地,也了解自然的物理。“物或损之而益”,比如秋天,万物凋零,只剩了一点种子,把这点种子留下来,还用灰土埋起来,在这个时候,这种子好像没有什么作用,到了春天再种到地下,它自然又生长起来,这就是损益的道理。所以,人类要效法天地物理的法则,把握自己的生命,培养自己的生命,不衰老,要长存,并且不随现象而变化。如果把握住这个,就是效法天地自然的道理。


  过刚则易折

  因此,他又明白地说一句,“强梁者不得其死”,一个东西,不能过分的强壮,过分的强壮,不得其好死。水果也好,蔬菜也好,乃至鸡、猪家禽家畜,勉强给它打针,加饲料,希望培养到最好,结果反而招致它快一点死亡。所以中国人过去所讲的养生之道,知道人不能求无病,一点病痛都没有的人,有时候死得很快。因为这种人,自己不晓得病的可怕,死的可怕,平常不晓得保养,所以一下就倒了。我们看神仙的传记,可以研究道家的人;看到那些高僧的传记,可以研究佛家的人,他们十之七八都是年高、体弱、多病。带病可以延年,因为本身体弱,所以时常注意保养。他们胆子也小,也研究医学,后来变成大名医,不但活得长久,还能够医治别人。年轻人身体强壮,希望他研究重视这些养生、医学之类,他绝对不干,结果“强梁者不得其死”。

  于是,“吾将以为教父”。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就是最好的教育,也就是我们要效法的最高原则。最高的原则就是“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用之于人生的道理,则是“祸福相倚”。觉得很倒霉时,何尝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倒霉还可以睡大觉呢!不倒霉连睡觉都没时间了。所以一件事是好是不好,全在自已的运用。善于运用与否,仍是在于自己个人,这个就是“冲气以为和”了。

  如何去综合调整,也是做工夫要注意的。有些修道家的人,天天要打通任督二脉,天天在运转河车,督脉转到任脉,任脉转到督脉。有些修道人说自己奇经八脉都通了,我说,那很好,那等于电力公司,电线都会炸了。也有的说,自己现在河车的运转如何如何,我说那你要转到几时为止呢?如果河车永远运转下去,可不要把自己转昏了头哦!这是个问题。很多修道的人,最后弄得高血压、脑充血,平常自己好像夏天不怕冷气,冬天不怕太阳似的,这种样子,就是“强梁者不得其死”。所以打通气脉,运转河车,并不是这个道理。

  这一章与上经第十章配合起来研究,会发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就是这个道理的说明,就会明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2: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闲,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柔、水、空,无坚不摧

  天下最软的东西,克服了最坚固的东西,老子经常比喻天下最软的就是水。水没有骨头的,如果把它挡住,它只有转弯过去;如果筑一道堤防,水则一声不响慢慢等,等到水涨满了,又从堤防上漫出去了。就是屋檐的水,从高处向下滴,滴一千年一万年,连地球都可以滴穿。所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像战场上的马匹一样,冲锋陷阵,冲破最坚韧的东西。我们中国对女性的教育是温柔、温和、缓慢,这样可以融化一切。不管男人是土做的也好,石头做的也好,温柔的文火慢慢地炖,石头都可以软化了。所以不管多坚强的人,对温柔没有办法,只好投降。这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闲”,古代的“间”、“闲”是通用的。无有就是空,所以无有进入到任何地方,都没有间隔;没有间隔也就是空。或者说墙壁阻碍了空间,其实空是隔离不住的,乍看起来,墙壁好像隔离了虚空,但是只要挖一个洞,那个洞就有虚空。只要挖就有虚空,如果不挖呢?仍然是虚空包围了你,也包围了墙壁。一座大山在那里,好像妨碍了虚空,其实大山是被虚空所包围的,山如果打通了,虚空就进到了山里去,虚空这东西,无坚而不摧。所以,佛家把空的修法,作为最高的修法,因为无坚而不摧。道家的观念,是用至柔之阴,也是无坚而不摧的道理。

  做人与做事,遇到难处,天天在想这件事如何解决,却永远解决不了,越想越糟,最后钻到牛角尖里去,处理得还是一塌糊涂。这时最好把一切放弃不管,让它完蛋;但是真让它完蛋,那个蛋偏偏不完。为什么?因为“无有入无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说,由此原理,可以知道无为之有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靠不住,真正的真空则无为,无往而不利。教育的道理也是这样。

  老子本来不想说话,骑一条青牛跑掉算了,不料被他一个徒弟,函谷关上的关吏尹喜拦住了,要求他说法,否则不放他出关。老子也不能叫青牛腾空,像现代的直升飞机一样飞过去,同时尹喜这样诚恳要求,也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坐下来写《老子》这本书。本来他主张天下行“不言之教”,不必说话,与佛讲“不可思议”的境界——没有话说是一样的。结果,他自己犯了自己的戒条,却又写了这本五千字的书,还是做了言教;虽然他在言语上讲“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像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中国上古的文化,所谓《老子》、《易经》、太极拳、禅,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非常流行。最近有一位老太太从美国写信告诉我,隔壁那些美国人好怪,孩子跌倒在地,并不去搀扶,尤其犹太人,绝不搀扶。这是老子的无为之道,一定要等孩子自己爬起来,这样孩子自己将来才会站起来。这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引用老子《道德经》说的。那位老太太觉得很奇怪,她说:“原来这就是中国老子的无为之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3: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上面这一段话,是老子要我们看通人生的道理。世界上的人,就是为了名与利。我们仔细研究人生,从哲学的观点看,有时候觉得人生非常可笑,很多非常虚假的东西。像名叫张三或李四的,只是一个代号,可是他名叫张三以后,你要骂一声“张三混蛋”,那他非要与你打架不可。事实上,那个虚名,与他本身毫不相干,连人的身体也是不相干的,人最后死的时候,身体也不会跟着走啊!

  利也同样是假的,不过一般人不了解,只想到没有钱如何吃饭!拿这个理由来孜孜为利。古人有两句名诗:“名利本为浮世重,世间能有几人抛。”名利在世界上是最严重的,世界上能有几个人抛去不顾呢?

  “名与身孰亲”,他要我们了解名就是假的,比起身体来,当然爱自己的身体。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最好不要出名,你出名我杀了你;那你宁可不出名,因为还是身体重要。

  “身与货孰多”,身体与物品比较,你手里拿了五百万钞票,遇到强盗,用刀逼着你说:“把你的钱放下给我,不给我就杀了你。”这时你一定放下那五百万元,因为身体重要。人对于生命当然看得更重要。

  “得与亡孰病”,得与失哪一样是毛病?当然我们一定说,得到比较好。但是,一个人又有名,又有利,那就忙得非生病不可;你说穷了再生病,连看病都没有医药费怎么办?这就涉及空与有的问题了。前面两句,名与身相比,身与货相比,我们一定说身体重要,货是物质,当然其次。其实这一句“得与亡孰病”,就解释清楚前面那二句了。老子对这些问题并没有讲哪个对哪个不对,两头都对也都不对。名固然是虚名,与身体没有关系,但是虚名有时候可以养身,没有虚名这个人还活不下去呢!虚名本身不能养身,是间接的养身。身与货、身与名,两个互相为用,得与失两个也是互相为用。

  这个道理,后来道家的庄子也曾引用。在《庄子》杂篇之《让王》中,当时韩国遭遇了魏国的骚扰,打了败仗,魏国要求韩国割地,韩国实在不愿意,痛苦极了。有子华子者劝韩王割掉算了,现在让了地将来还可以反攻拿回来。他问韩王,名利权位与身体比,哪一个重要?韩王说当然身体重要。再问他,身体与膀子比较,哪一个重要?韩王说,当然身体重要。所以子华子就劝他,现在你等于生了病,两个膀子非砍不可了;你砍了膀子以后仍有天下,有权位,你愿意权位呢,还是愿意要膀子呢?韩王说,我看还是命比膀子重要。这是有名的故事,后来禅宗的大师栯堂禅师有名的诗句——“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何故重连城”,就是由此来的。

  说到人的生命,一个当帝王的,天下都属于自己的,但是与自己生命相比的话,没有了生命,有天下又有何用?如果现在有人说,现在的天下还是属于汉高祖的,那汉高祖做鬼也会打你两个耳光,说,不要骗我了,与我根本不相干了嘛!可是活在人世间的人看不开,偏偏看重连城之璧玉。蔺相如见泰昭王拼命护璧,因为那块璧的价值,可以买到现在法国、德国连起来那么大的土地。“天下由来轻两臂”,这是庄子用老子的重点加以发挥。天下固然重,权位固然重,如果没有生命的话,权位有什么用?天下有什么用?可是,就实际情形看来,还是天下重要,所谓“世间何故重连城”,人世间为了财富,为了虚名,忙碌一生,连命都拼进去,又何苦来哉?!

  老子更进一步告诉我们,懂了这个道理——生命的重要,那么,“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你对一样东西爱得发疯了,最后你所爱的丢得更多,就是“爱别离苦”,这是佛说的“八苦”之一。“多藏必厚亡”,你藏的东西不管多么多,最后都是为别人所藏。

  报纸上曾有两则新闻,说宜兰有一个人,一辈子讨饭,死了以后,在床下找出五六十万元来,这正是“多藏必厚亡”。同样的,美国有一个人也是如此,平常讨饭过日子,死的时候遗留了一百多万。这样的人生,不知道他是否也算看得很透;也许上帝的意旨要他这么做,真是不可思议啊!

  因此老子教我们了解一个人生的道理,人生什么才是福气。“知足不辱”,真正的福气没有标准,福气只有一个自我的标准,自我的满足。今天天气很热,一杯冰淇淋下肚,凉面半碗,然后坐在树荫底下,把上身衣服脱光了,一把扇子摇两下,好舒服!那个时候比冷气、电风扇什么的都痛快。那是人生知足的享受,所以要把握现实。现实的享受就是真享受,如果坐在这里,脑子什么都不想,人很清醒,既无欢喜也无痛苦,就是定境最舒服的享受。

  不知足,是说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停止,不会满足,所以永远在烦恼痛苦中。老子所讲的“辱”,与佛家讲的“烦恼”是同一个意义。

  “知止不殆”,人生在恰到好处时,要晓得刹车止步,如果不刹车止步,车子滚下坡,整个完了。人生的历程就是这样,要在恰到好处时知止。所以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这句话意味无穷,所以知止才不会有危险。这是告诉我们知止、知足的重要,也不要被虚名所骗,更不要被情感得失蒙骗自己,这样才可以长久。

  这一节是说人生“冲气以为和”的“中和”道理,也就是后来子思在《中庸》上所说的道理。下面的两章,再把这两章加以发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如何达到无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我们宇宙的物理,大成功大圆满的东西,天然都存在着相当的缺陷。不过,有一点缺陷的话,反而永远不会坏;换一句话说,若求快一点圆满,就快一点完蛋。道家的哲学始终是这个看法。很多名人懂得人生的道理,懂得了这个道,就像满清中兴名将曾国藩,到晚年还标榜自己的书房叫“求阙斋”,求一点缺陷;不能把自己搞得太圆满,因为万事不可能太圆满,所以要保持有固不足。

  “大盈若冲,其用无穷”,大盈就是大满,真正的充满,如瀑布一样,不停地从山上流下来,天天都盈满流动,这就是“冲”的作用。活的东西是永无在流动的,所以其用无穷。最可叹的是,有人想把现成的享受,现成的东西,永远保住不动,认为属于自己的,这就犯了前面所说“大费”的毛病,结果一定是“厚亡”。财富如此,权力也是一样,一切的东西,不能用之于私。如果不能“大盈若冲”,那就完了,要像河水一样流动才可以。

  “大直若屈”,我们这个世界没有直线的,别的世界有没有不知道。你到太空去看,有些星球是横条的,有些星球是三条的,有些星球是椭圆的,只有我们这个星球——地球是圆圆的。我们这个世界,因为是个圆球,所以是圆圈曲线没有直线。“大直若屈”是说直线像是曲线的意思。懂了这个,就知道人生的道理。所谓的直,是把那个曲线切断,然后人为地校定叫做直,这是假的直;真懂得的话,“屈”的道理就是直。

  “大巧若拙”,现在科学进步了,什么东西都是电器化,越来越精细,当然不是古董。这些精巧的东西,用完了就必须丢掉;但是,真正好的东西,并不那样巧妙,而是很笨拙的。

  “大辩若讷”,真正会讲话的,就像是笨笨的那样,好像一句话都讲不出来——“若讷”,在历史文献上经常提到的成功人物多半如此,非常有趣。这些人物不一定读过《老子》,但他们表现出来的智慧,吻合了老子这句话。像宋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当时江南的南唐李后主李煜还没有投降。李后主的文学修养很高,比诗词的话,赵匡胤一定比不上的。可是,如果两个人考试比赛当皇帝,一定录取了赵匡胤,不会录取李后主。李的诗词歌赋样样好,他的大臣们,如宰相徐铉,文学也是非常之好。有一天,李后主派了这位宰相徐铉出使北宋,赵匡胤听说这位宰相学问很好,特别召开了一个御前会议,研究派哪一位饱学之士来接待这位来自南唐的使臣。这个人学问一定要比得上徐铉,才不会被南唐藐视。可是宋朝一个偌大的朝廷,却选不出一个人来,最后赵匡胤就从自己的卫士中找到一位相貌堂堂、一个大字也不认识的人,担任接待大使的任务。徐铉到后,为了表露自己的才华,天文、地理、国际、政治,高谈阔论。可是这位接待大臣,什么都不懂,只是哼哼哈哈,请上坐,请喝茶,如此这般搞了三天。徐铉心里想,赵匡胤手下有学问的人太高了,我说了半天他都不置可否,也没有赞叹或认可,对于赵匡胤的政权,颇为莫测高深。

  这正是赵匡胤的高明,对付这些满口谈学问的学者,只派一个老土与他接触,反正你讲什么他都不懂,以木讷相对就成功了。这是很妙的“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夏天的气候,到了中午,气温会热得令人发躁,“躁胜寒”,燥热的气一来,把寒气冰水化掉了。但是,你不要被老子的文章骗过去哦!反过来说就是“寒胜躁”;太阳的热能,照到北极冰山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只是稍稍温暖一点罢了,好像少穿一件皮袍而已,都是正反相合的。

  “静胜热”,我们都晓得心静自然凉,一静下去就不会热了。反过来说,就是“热胜静”,热也会造成清净,不然的话,学佛修道成功,那个三昧真火一来,既不冷,也不热,能克服一切。所以,老子引用的都是相对的,主要在说明这些都是两边的观念,只有“清静为天下正”。能够真正清净,才能有无为的境界。反过来说,无为又是清净的原则、道的原则;无为达到的境界就变成清净,这就是“清静为天下正”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4: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欲望造成祸乱

  这一章讲的完全是历史哲学。人造成了一段历史,所谓英雄造时势;历史也产生了一个时代的人物,此之谓时势造英雄。但是,历史哲学是人为的,历来的战争,需要好的武器,好的武器也很简单,一个人手里一把好刀,可以用几辈子,一支好枪也可以用好几代。最难得的是交通工具——良马,“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真正太平的时候,马闲放着没有用,因为不必训练战马了,这时马便像粪土一样没有价值;等到天下无道的时候,又要训练战马。这个“道”指人文文化,当文化衰弱了,社会就变乱,思想的错误造成了战争。人类永远在战争中,历史上很少有二三十年的太平,不是东边冒火,就是西边冒烟。人类整个的历史,都常性战乱中,所以做不到“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以老子的历史哲学观点看人类,在天下无道的时候,人类的欲望不能停止,所以战马又要活动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类最大的罪恶就是想占有,英雄要占有天下,也就是占有权力;男人想占有女人,女人想占有男人;人想占有钱,钱反正不说话,随你们办,这就是“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要人类社会真正和平,必须人人反省,人人都能够知足。虽然老子写了五千言,孔子和释迦牟尼佛,以及几千年来的圣人,还有黄帝等几个上古的圣人,都在教化人应该知足,可是人就是不知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4: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智慧的成就

  这一章为另一个阶段的转折,有一个大原则我们必须把握住,《老子》下经讲“德”、讲“用”,不是讲“体”;但是“用”不离“体”。这里四十七章与上经讲“道”的第十八章、十九章,有彼此互相解释的作用。换句话说,下经这一章讲“德”、“用”的本身,就是对上经十八、十九章所谓“道”、“体”的一个注解。我曾经不止一次指出,我们研究任何一种经典,最好的方法是以经注经,用它本身来注解就清楚了。

  《老子》下经讲“用”,在“用”的道理上,这是真正智慧之学,也就是真正大谋略之学。“不出户,知天下”,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老话,“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但是,能做到的必须是秀才,这个“才”必须是真“秀”才行;如果是笨才,那就不行。所谓“秀才”,不是指秀丽的人,也不是指科举时代的秀才,而是借科举考中的“秀才”之名,比喻绝顶聪明的人。能够知天下事,是有智慧的人,智慧到了最高处,就是真正的神通;神通并不是稀奇的事,而是真实智慧的成就。一个智慧真正成就了的人,不必出门,就会知道天下的事。

  “不窥牖,见天道”,“牖”就是窗子,用不着开窗就看到天道,就能够晓得外面的事物。天道也可以是抽象的,形而上的大道,也可以指实际天文的天体。理论上讲,如果有真智慧修养的人,用不着到外面实际经验,就可以了解事实的究竟。一个真正修道的人,是有这个境界的。“不出户”,“不窥牖”,这些都是用的形容词。

  比如,一个真正修养到达无为清净的人,那就是神而通之的境界。刚才说过,神通并不是稀奇的事,不要把神通看成稀奇古怪,神通就是智慧的成就。坐在房间里,甚至于坐在山洞里,或者在空谷的地方,宁静地神凝气聚的时候,没有物质的障碍,没有房子的障碍,也没有山河大地的障碍,这时假使看天体的星球,自己在定静中就看得非常清楚,而且不会受风雨气候的阻碍。不过,这是一种高深的修养之学,一般人很喜欢追求这一方面,如果因追求而走错了路,往往变成武侠小说里头的“走火火魔”了。进入魔境界的人,也说会看到什么,但那只是意识的偏差,不是正常现象。

  老子并没有主张走哪一个路线,也没有主张修养得到神通。这个道理,在上经已讲过,现在下经也慢慢会提到。所以,下面他引申这个理论,讲人的修养,“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走得越远,就知道得越少了。这个“远”,并不是完全表示距离遥远,如果这样解释的话,等于说许多人出国远游,一二十年没有回来,所以这些人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对国内的事情越来越不了解了。这种说法,也算是一个道理,但这只是一个通常的道理而已。

  “其出弥远”的“出”字,并不一定讲偶尔出远门,其实是指知识越多,越愚钝;换言之,知识学问越好,烦恼越深。因为普通的常识越多,真智慧反而被蒙蔽了。所以“出”字并不是指出外之出,是付出去,我们在精神生命上,在脑力上,付出得太多,真正的智慧当然就越来越低了。因此,圣人之道是做内省工夫的,“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最后,老子给我们一句结论,也可以说是学问的修养,也可以说是工夫,否则大家听了前面的话,可能认为人不出门,躺在家中床上,就能知天下事,那多好!最好连黄金美钞也掉下来更好。人如有这样的欲望就不行了,什么都会有阻碍了,所以他下面的结论是,如何做到“不为而成”。并不是说,万事都不要做就成功,而是要真正做到无欲,没有任何的欲求。想修道也是有欲的,为什么要修道?因为想求长生不老,或者想求了脱生死,或者想求成佛,要求达到一个更高远的目标,因此放弃了世间的一切。看起来这个人好像清心寡欲,没有欲望,其实,他的欲望比平常人还要大违反了老子所讲的无为清净之道。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如何能够修养到“不为而成”的境界,达到真正的清净无为。接着下面第四十八章,再说明“不为而成”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4: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要加 修道要减

  这一章分开来研究,与上经二十章和二十九章都有连带关系。二十章告诉我们,学问之道就是“绝学无忧”,一切都放弃,把所有的知识、所有的观念等等都放下,丢得干干净净,进入无为之道的境界。理由就在这一章里,说得很清楚:“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刚才四十七章提到,这一种修养,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修道的人,光是能知天下事太不够了,要超越一切形而下的境界,必须先要做到清净无为。

  “为学日益”,什么叫学问?学问是靠知识、读书、经验,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又懂一点,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的收获,这就是做学问。人为的学问是有为法,是有为之道,要慢慢累积增加起来,不是一步登天。

  “为道日损”,学道与做学问相反,是要丢掉,“日损”就是一天丢一点,明天再丢一点,什么都要放下丢掉。修道的人,经常笑自己,一方面有欲望学道,一方面又不肯放弃读书,爱读书就是最大的欲望。

  清朝有名的历史学家,也是诗人的赵翼,讲作诗作文章的道理,他说“穷而后工”,如果希望诗文做得好,必须是经历过苦难倒霉。环境越穷,文章诗词越好,千古的文人,好的文学家都是倒霉人。这并不是运气的关系,而是人到了功名富贵没有,人际关系也淡薄,复杂的事情就少了,坐在那里也没有别的事情做,专想那些尖酸刻薄的辞句,诗文当然就会好。等到得志以后,一切情绪境界改变,文章也写不出来了。就算偶尔有个意境来,刚提笔要写,部属又来请示,他喊了一声报告,又把那个意境赶跑了。所以,文章学问,的确是“穷而后工”,这是中国千古的名言。

  清人赵翼,吹牛说自己诗文好,留下了两句诗:“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这是引用《孟子》的典故,说熊掌与鱼二者不可得兼的意思,两样好菜不能同时来。赵翼借用《孟子》这两句话,描写自己又想学问文章好,又喜欢钱多官位大。结果,他说自己一辈子,文章也没有写好,官也没有做大,钱也没有赚够,一辈子不上不下,悬在半空之中。这是他的客气话,实际上,他的学问非常了不起,在三百年的文化历史中,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总之,求学问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愈加愈多,知识也愈加愈多;修道是把所有的知识学问,以及一切心中所有的,慢慢地减少。所以学问是加法,修道是减法;做学问是吃补药,修道是泻药,什么都要空掉,这两者相反。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一切都空,空到了最后连空也把它空掉,空到一无所有;然后无所不有,一切皆知,一切皆有,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文字很简单,意义也很简单,一说就明白了。问题是,做起来很难!如何能够把自己损之又损,放弃了又放弃,放到了一无所有之处,才能到达无所不知无所不有的境界!

  一般学道的人,都是求有,自己实际上都在加。本来道理上知道是空,而在做工夫的方法上,自己都是在加。有的人学佛学道,有一个功利目的的思想;对世间的事情失意了,失败了,或者看不惯了,或者自己不合适了,就跑来修道。心中想,也许这方面可以超越,学会了比别人好,学会了可以解脱生死,可以跑到太空去玩……这种思想都是功利主义的思想,是“为学日益”的思想和动机,与“为道日损”完全背道而驰,也就是修道不可能成功的。

  老子在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能够学问成就,或修道成就,就要有两种能力:“提得起”是做学问要“为学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为道日损”,一切放下。但是普通一个人,能够具备这两种能力,两种智慧,两种勇气,所谓智勇双全,就太难了。普通的人,叫他做学问,才用功读了一个礼拜的书,便觉得很累,就停下来去玩了,为学不能日益。去修道做工夫的话,放不下,刚打坐几天,又觉得一天到晚坐着,淡而无味,浪费时间,也要跑出去玩玩,所以“为道日损”也做不到。因此,一般人多半都在为学未益、为道未损的情况下,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就那样过了一生。这就是我们读了《老子》以后,自己应该反省的地方。

  前面说修道与做学问是两个分别不同的方法,下面再说道的作用。


  圣人以道德行为得天下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说,以无事而取天下是最高的道德,就是做事业也要以之为最高道德标准。这也就是最高的政治哲学,也是最高的谋略。

  中国的历史,是讲究无事取天下的,尧、舜、禹可以说是如此,禹以后商汤、文、武、周公、孔子,历代的圣王,差不多都是如此。说到孔子,虽然他没有取天下,不过他取了另一个天下,就是空的天下,所以被称为素王。素王是没有土地的皇帝,换言之,他是文化王国的帝王,在文化王国中,他号令数千年,甚至可以号令万代。这样取天下,是历史上取天下的标准,也就是以无事来取天下。

  “无事”就是只要求自己行为的功德成就,道德的成就;不是以谋略,不是以手段,不是以有为的功业来取天下。所要求的,仅是自己内在的圣人之道。虽众望之所归,那是余事,不是本事;本事就是本分的事,就是学道,学习如何完成一个圣人之道。

  所谓学道,学圣人之道,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打坐的修道;打坐修道是修道的一种而已。而修圣人之道,则是道德行为内外的成就。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以力量功业打下来的天下,是有事取得的天下。所以,秦汉以后的中国历史而言,都是有事取天下。因此,我们在历史哲学上,可以用两个观点来看,三代以上所谓的公天下,是以道德治天下,不是以战功取天下。秦汉以后必须有功在人间,尤其是战功,这也就是以武功取天下的。所以,秦汉以后取天下,就是老子所讲的有事取天下。

  有事取得了天下,也是成功,当时也有了天下,但是老子为什么又说这样是“不足以取天下”呢?这就是我们中国历史哲学的特点,正如孟子所提过的“以德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到秦汉以后,以战功而统一国家天下的,都不是以德取人,表面上以王道做号召,实际上是霸道。“以力服人者霸”,就是以战功使人不能不服从。同样两个“服”字,意义完全不同。老子所讲的道理,加以引申,提出一个王道,就是道德政治的哲学,也就是政治道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4: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圣人的菩萨心肠

  四十八和四十九章,都是第二十章的扩充引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这一节特别注意。我们回去看第二十章,从“绝学无忧”开始,接着就讲一个人修道成就的境界,由此再看一切众生。他这里不用众生,而说众人,这是人对于道的修养境界的解说。到了四十八、四十九两章,是讲道所发生的“用”,他说真正有道的圣人,是用无常心治天下的。所谓“无常心”就是没有主观的成见,没有我见,没有主见。那么有道的圣人,以什么为心呢?“以百姓心为心”。一切人的需要,一切人的心理思想,就是他的心理思想,这就是现代所谓民主自由的真正道德精神。这也就是以大家的意志为意志,以大家的需要为需要,而替大家完成。要真正做到这些,才是“以百姓心为心”,才够得上是真正的圣人。

  他又说“善者吾善之”,善人有好的意见,令人特别的高兴,对好人也会特别喜欢。“不善者,吾亦善之”,坏人所持反对的意见也是意见,只不过他这个意见与善人的意见相反而已。一个圣人,爱一切的善人,也爱一切的坏人,因为坏人更应该要救,更要帮助他。信我者得救,不信我者更要救。中国人所讲圣人之心,不是说信我者得救,不信我者就滚开;中国的圣人没有说不救坏人这个事,这是“德善”。一个得道的人,他在行为道德上必然是如此,做到至善的境界。对于好的人固然觉得可爱,值得钦佩;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更值得同情。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个人有道德,相信道德,他当然是我所信的,也会对他更好;反对道德的那些坏人,我一样信他。信他什么呢?相信人性本善,有一天他会自己觉悟的,会走上道德这条路的。

  所以,“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歙歙”就是包含的意思,像一个东西合拢来,扇子一样合拢来。一个得道的人,始终是包容一切的。

  “为天下浑其心”,我们讲到道德,很难做到这个“浑”字,“浑”字等于“混账”之“混”,真的混账就是圣人,真的圣人才能做一个大混账。其实这个“混”的形态,是浑厚,是好坏一切都包容了;“浑”也就是阴阳浑厚,善恶是非平等。在他的心中,平等到什么程度呢?善人可敬,坏人也令人可怜,可怜与可敬,只是两个方向的不同表达,而爱人的仁慈之心是一样的。这样对于善恶是非才能浑厚,非常厚道的包容。真正的圣人,他的道德修养就到这个境界,所以他能代表天地之心。这个天地生成万物,生了补药,同时也生了毒药;生了好看的花,也生了很难看的草;不论好坏,都是在他的涵容化育之中。所以人的道德修养,是要效法天地之心,才能够达到浑然、浑厚。

  结论一句“圣人皆孩之”,从圣人境界的角度,看世界上一切众生都是小孩,圣人永远爱护着他们,永远教化他们,不会与他们对立。换句话说,圣人看天下任何一个人,甚至上帝,也都看成小孩,得道不得道都一样。所谓圣人之心以天地为心,拿人道来讲,圣人之道是以父母为心。等于他就是一切人的父母,他看天下一切人,如自己的子女一般。子女有好有坏,老大很好,老二很坏,不论好坏,总是自己的子女,一样要教养他感化他。这个就是对二十章的发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4: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生死是什么

  这第五十章是上经第二十一章的引申。

  “出生入死”,出来就叫做生,进去就叫做死,在文字解释“出生入死”,就是这个意思。后来用之于兵法,打仗时在敌人的阵地里进进出出,称做“出生入死”。文字很清楚,道理就是中国远古的哲学源流对于生死的看法,对生死的一种观念。所谓生死问题,在其他的宗教,包括佛教在内,或为重大的问题;但在我们中国文化中,自上古几千年以前所流传下来的观念,对生死不看成问题。所以尧、舜跟大禹王都认为是“生者寄也,死者归也”。人生在这个世界上,是做客人寄住的,像住旅馆一样,所以在文学上有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名句,都是来自这种思想。人生下来是寄住在这世间,死掉就是回去了。所以是“生者寄也,死者归也”。

  由这个古老观念流传下来,孔子在《易经》上也提到这类的话。《周易》的《系传》上说:“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只要观察宇宙物理自然的变化,了解了白天同夜里的道理,那就了解了生死。白天生活在这里,也像花开的时候一样;死了没有什么可怕,只是回去了,如夜里休息,应该睡觉一样。睡醒了如花开又清醒,所以孔子在《易经》上又说“明乎昼夜之道而知”。我们可以连起他的上文,给他加两个字,“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

  老子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出生”就是通乎昼夜之道,可以说就是“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同样的道理。“出”就是生,“入”进去了,等于演话剧一样,从后台到了前台,就看到有几个人在那里演起戏来,等他演完了这一幕进去了,台上还是空空的。其实人并没有死,不过是进去了而已,人生境界就是如此。

  老子非常简单地说明了“出生入死”,就是在一进一出之间,也是一增一减、一来一去,所以没有什么严重。


  谁掌握生命的去留

  我们先了解这个前提,然后再看他算细账。“生之徒十有三”,“徒”就是途,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十分之三的把握是可以活下去的。“死之徒亦十有三”,从死这一面看世界上,有十分之三的机会是会死的。所以,死的机会也是十分之三,活的机会也有十分之三。这个十分之三,就是生命活着的那个生的力量。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有规律的活动;由于在动,就可以向死的这一面搭配,也可以向生的这一面搭配。可是人的活动,常因为自己的知识聪明而乱动,反而使自己生命走到死之途了。如果我们动之“生”地,生命的活动有益于生的话,那生的机会便增为十分之六。如果三样把它加起来,十分之三的机会是生,十分之三的机会是死掉,十分之三的机会都在动中,一共是十分之九,还剩一分。

  剩下的一分老子不谈,因为这是生命的本有,这个本有就是老子在上经说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是道,是生命的根源,他的代号就叫做“一”。

  这一段是讲生命之源,也告诉我们人出是生进去是死。昨天下午接到好几位老朋友的电话,都是八十多岁的人,有些老人眼睛看不见了,老伴也没有了,儿女也大了,电影、电视也看不见,什么也不能看了,坐在家里,无聊得好可怜,只好拿起电话到处跟人聊天。作为一个人,自己该有一个人生境界,人老了就怕没有一个内在的精神修养,无依皈之处,那么活着的时候,便“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拼命地向死路上去消耗,而美其名为人生的责任。其实到了某一个时候,责任不责任没有什么多大关系,反正是对自己的兴趣没有放弃,仍然“动之死地”而已。可惜的是,忘记了生命是可以自己把握的。

  这一节就是说修道的问题,也就是修丹经、修神仙的基本理论与工夫。生命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如果一个人情绪崩溃、萎靡,这种种都是自找烦恼。

  “夫何故”,他说什么理由呢?“以其生生之厚”,天地宇宙给予人的生命,给予万物生命,它生的力量比死的力量大。生死两头各自的力量占十分之三,另有十分之三则在动。但是动的方向,或向生的方向动,或向死的方向动,要看各人自己。这中间有一分,这一分最重要,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盖闻善摄生者”,“摄生”这个名称要注意,这是老子最先提出来的一个道理。

  什么叫“摄生”?我经常讲这有两方面的观念。我国近代翻译西方过来的一个名词叫做“卫生”,意思是保卫这个生命。保卫生命好像是消极一点,只是防御而已;道家则讲“养生”,“养生”应该比“卫生”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老子的道理远不止养生,更要“摄生”,“摄”字是自己把握住,这就不止养生了。所以,成仙成佛完全操之在我,自己可以做主。这个“摄生”的名词,就是说明修道的人,把

  握得住自己的生命,也做得了主。因此善于摄生的人,就是后世道家所讲的神仙境界,这些人修道能够修养身心性命,达到神仙的境界。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这就是说懂得摄生修道有成就的人,在山里走路,不怕猛兽。老虎是要吃人的,“兕”是头上有角的一种猛兽,后世说就是犀牛。在非洲生产最多的大犀牛,头上有角,遇到这种猛兽,人多半难逃一死。在上古的社会,因为野兽横行,人随时可以被野兽伤害,而一个修道的人,后世佛家也说能降龙伏虎。小说《封神榜》上所描写的很多天人的坐骑,都是兽类。有的骑麒麟,有的骑老虎,骑什么都有,只有姜子牙骑个怪东西名叫“四不像”。不过四不像的确有这种动物,满清的时候,乾隆及咸丰年间,在北方曾把四不像运到宫廷里养了很多年。


  善于摄生的神仙

  四不像就是四不像,老虎不像老虎,鹿不像鹿,什么都不像,可是灵性很大,所以有道的人,可以入山林,驱野兽。像兕虎这些猛兽,角抵触不到他,利爪抓不到,打仗的时候,刀也砍不进,这就叫做神仙境界。人如何能做得到呢?人在死去之后,跟着死亡的只是生命本能的物质作用而已,而生命内在的本能并没有发动,所以一个人可以自己发动内在本能,再创生命的作用。这是道家所说的,在理论上是可以长生不死的,但是,只有善于摄生的人,才有这个本事。

  下面他做个结论,“夫何故”,为什么人有这个修养,可以到达这个境界呢?“以其无死地”,也就是后来禅宗所讲“了了生死”,是说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死的。再如《神仙体道通鉴》上说,老子根本就没有死;在周朝以前,舜、禹时候他就是广成子,后来的彭祖也是他,他在任何一代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同汉武帝也见过面,只是另外化了一个名字。反正每一代化都出现,看看是否能收一个两个徒弟,后来因为找不到,他又走了。

  有关老子的传言,愈说愈玄。看了道家《神仙传》这一面的资料,不但说老子没有死,连墨子也没有死;墨子一直到汉武帝的时候还出来过,也是表演了一下就走了。《神仙传》里这些怪事很多,反正都属于“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罢了。不管怎么说,老子的理论认为,一个人可以把握自己生命的死生,所以修养到家的人,“以其无死地”,他已经把死的那个过程消除了,把“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也去掉了,所以他生命存在的机会,就永远把握在手里了。

  这不是故意开玩笑的,而是真正如此;这也可以叫做“中国的存在主义”,人的生命可以永远存在的。真正的存在是“长生不死”,这就是老子的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11-21 22:20 , Processed in 0.0904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