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楼主: 开心阁主人

《老子他说》 南怀瑾

[复制链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0: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水唯能下方成海

  这一章也是上经十一、十二章的引申,讲到政治哲学运用的原理,他讲:“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看文字我们觉得很滑稽,说大国是下流。这是他的形容之辞,“下流”代表谦虚之德,像水一样向下流。俗话说:“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流水流到最低处时就是海。“下流”是形容像大海一样,包容万象,包容一切;因为天下一切的细流,清、浊、好、坏都归到大海为止。一个真正泱泱大国的风度,要像大海一样,接受一切,容纳一切,善恶是非都能够融化,这也是做人的道理如果从人道来讲,只换一个字就行了,“大人者下流”。不是大人要学下流,而是学大海一样地包容一切。

  从这里可以看到儒、道两家的思想是一致的。古人有一副对联“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成为后世做人做事的修养标准,也是口中常念的成语。天下的水,因为能谦下不傲慢,都向下走,低于一切,因此,它能成其大,变成大海,容纳了一切,这是讲谦虚的道理。

  人类的文化思想是正反相对的,谦虚只是一面,倘使谦虚到没有骨气的程度,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软到像烂泥一样,那就像普通说的“下三烂”了。人自己要有自我超然独立的人格,但并不是傲慢,要像山一样,独立如山。山永远不矜,“矜”是自我的崇拜,山之所以那么高,因为山没有觉得自己很高,高与不高,是人为的观念比较。山自己本身不认为自己高,因为高山的顶上还有最高的那一点泥巴。爬到高山顶上,你觉得还是站在平地一样,所以山高到与天一样的高,就是比喻我们为人与做事的态度与方法,不能傲慢,要学谦虚,但要建立我们自己的人格,有独立不移、顶天而立地的精神,所以“山不矜高自及天”。

  这两句话看起来是矛盾,其实一点都不矛盾,是有两重的意义,这是由“大国者下流”说明的。

  下面讲“天下之交”,是指大海,因为它能够谦下,所以变成全天下的细流都交汇到那里。“天下之牝”,“牝”是指母性,“牡”是男性。“天下之牝,常以静胜牡”,母性的东西都比较慈祥,比较安静;因为它安静柔弱,就战胜刚强,安静克服了一切的动乱。所以“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静态的东西能克服了一切动态的困难,这是静态的伟大,也就是老子讲的“阴”,属于冷静、暗的、清静的。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历史上真正太平鼎盛的时候,大国对于小国或附庸国反而表示谦虚。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汉朝的文景时代就是最好的证明。唐朝在太宗、高宗鼎盛时代,对于小国家,有著名的一则故事,就是风尘三侠的事迹,虽然正史上无法找到。风尘三侠这三个人,是虬髯客、红拂女和李靖。红拂女是很美的长发女郎,当时南北朝隋朝的末代,天下大乱,虬髯客有心要做皇帝,准备好即将发难时,遇到有名的文豪侠红拂女。那时的红拂女认为李靖是天下英雄,就与李靖两人私奔,骑两匹马逃走,争取婚姻自由。


  风尘三侠的故事

  这一对侠侣住在旅馆,红拂女清晨起来,对镜梳妆,长发散开拖地,相术认为是大贵之相。此时虬髯客正巧从窗外经过,就目不转睛地看着红拂女。李靖见他这样呆望,就要拔剑相向,红拂女赶紧把李靖按住,用眼睛暗示他不要动。李靖素来佩服她的智慧,把剑还鞘,反而出来招呼。虬髯客就下马互通姓名,并问李靖,这位是你的妹妹还是太太?然后说:“了不起,将来二位是国家的栋梁、一品夫人之相,大富大贵。”相谈之下,知道红拂女与他是同宗,就认她为义妹,虬髯客成了李靖的大舅子了,于是约定先后都去太原。

  当时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在山西虽有西北半个天,但是没有造反。虬髯客看到李渊父子后,心里很难过,自问将来皇帝是我吗?还是姓李的呢?有一天李靖夫妻备餐邀李世民,历史上描写当时李世民“不衫不履”,衣着随便,穿了一双拖鞋就过来了。可是虬髯客本来看自己是帝王之相,所以他想做中国第一人;再一看李世民,知道将来中国老板是这个年轻人,不是自己,心里很难过地走了,也没有谈话,只告诉红拂女代约李世民隔天到某处下棋。因为虬髯客还有一位师兄是道人,上通天文,下通人情、地理,更精于《易经》数理、算命、卜卦之学。

  这一天,老道先来了,与虬髯客下棋,手里拿了棋子,正准备放下的时候,李靖陪李世民来了。学道的人眼睛都有神光,早已经看到了,然后把棋盘一推,对虬髯客说:“师弟我们走吧!这一盘棋输了。”就是告诉虬髯客江山有主了,就是此公,不是你。这个道人本来要做虬髯客的诸葛亮,现在成了诸葛暗了。

  虬髯客当天就把李靖两夫妻找来,说他有多少兵器,多少财产;武器足够一百万部队用的,白银黄金多少,都交给你们。你们既然是我的妹妹与妹夫,你们两人辅助李世民,帮助天下吧!我走了。就这样他离开了中国。李靖帮助李世民成功,后来在唐朝出将入相,开创了唐代的历史。

  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接到边疆来的报告,应该是属于高丽——韩国的地方,说有一个一脸胡子的中国人,带了兵舰几百艘占领了那里一个国家,自称为王。唐太宗看到报告,一声不响,只把李靖找来,说:“我们那位老兄他成功了。”就是指虬髯客,他也在一个小国当上皇帝了。李世民还替他高兴,没有说“你要来投降我,皈依我”,当然最后还是向唐朝靠拢,这是当然的道理。

  像这一类的故事,就是“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自然归服了;相反地,“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历史的经验说,周文王父子,当初不过只有一百里的土地,等于一个小县,因为父子留心于国家的政治,爱民养民,所以国富民强,创立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和统治。这就是“小国以下大国”,这其中的重点就是谦下,不是傲慢,傲慢只可以斗一时之气。以个人言,在西门町打一架,结果被警察抓去,判了几年徒刑,也算是“下”了,但是那个“下”没有用,要道德的谦下才对。所以,“大国以下小国”是包容了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如同文王的父亲,“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这是古文的写法。“或下以取”,等于由桌子上抓起来;“或下而取”,从下面转个弯,把上面也包上来了,也把你拉上来了。所以,“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有两个字是虚字。古文虚字的用法要注意,“以”是介词,没有理由,这两句话等于我们讲“哦”,这个都是没有道理的,还在想呢!也是中间媒介之词。但是,中国虚字的用法,意义就不同了。


  大小相处之道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一个大国,总是想兼并人家,是侵略性。“畜人”等于家庭富了财产多了,收两个子儿子没有关系,养两个孤,更有道德。大国兼畜人不是想并吞你,而是保护你,这是中国政治的特色。

  我经常对外国朋友讲,中国过去的历史,实在民主,不想侵占别人家的土地。到一个承平的时候,是会帮忙人家“兴灭国,继绝世”,替别国整理好内部,由该国自己选出一个皇帝领袖来交给他们,便退兵了。并没有要求什么条件,只要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每年来看我们一下就可以了。实际上那是亏本的生意,别国派一个大使,从南洋送进来一只长颈鹿,一路上政府还要派人保护,直到京城给皇帝为止。而回送的东西更加上好多倍!那个时候琉球、高丽、越南、暹罗、泰国、爪哇等等,本来都是如此,现在暂时不谈了。

  大国不过是“兼畜人”,小国呢?“欲入事人”,找个牢固的依靠稳当一点,这是小国的目的。“夫两者各得其所”,小国既然来依靠你,希望你保护他,你就要尽到做长辈大国的责任,真正能够保护他的安全,他国家人民财产生命,都要归入保护之列。这种保护的道德政治,更要有谦虚心、怜悯心,更要有仁慈心,这样则“两者各得其所”。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国,像美国、苏联,照老子的说法,不足道也!这个道理他们绝对不懂。虽然英国人比较了解一点,但英国一向是走侵略路线的,把老庄道家的政治思想反过来用,变成可怕,也偏差了。所以,我们自己身为中华儿女,要深深懂得最高的政治道德和政治哲学。

  未来的天下,中国的前途不可知,如果自己没有真正政治道德的基本修养,一旦思想观念错误,大国就成为害天下,小国就变成小喽啰,变成洋化,随时会被人消灭了。这是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局面。

  老子这本称为《道德经》的书,是政治道德哲学,他始终告诉我们谦下、包容、爱护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0: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好人要救助,坏人更要救助

  这一章转而谈及政治哲学的原理,牵涉到上古的政治制度,也是引申上经第十三章,与这个地方相互都有关联。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这是非常重要的政治道德哲学,也是个人最高的道德哲学,所以人要懂得“道”,要修“道”。至于“道”是什么,上经已经讨论过了,现在讲的是“道”的作用。“道”是万物的奥秘,天地间最高的奥秘,包容一切万象,也是“善人之宝”,因为善人本身就有“道”,也可以说,因为有“道”当然是善人。但是不善的人,或坏人,也不能离开“道”,因为“道”是“不善人之所保”,是使坏人能得到救助的。“道”是对好人要救,对坏人更要救。要如何去救助坏人呢?就是教化他,使他变成好人。所以不是只对好人要爱要教,对不好的人,也不会弃而不顾。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说好听的话,可以使人相信、喜爱,乃至买到别人的性命。好话是可以收买人心的,历史上有记载,皇帝美言鼓励几句话,臣子一辈子就被骗走了。满清末年,打垮了太平天国,有一个将领被慈禧太后召见,太后说:“听说你这只手作战受伤了,袖子卷起来我看看!”慈禧太后就摸摸他受过伤的左手。事后,这位将领用最好的黄绫将这只手包起来,认为是太后摸过的,别人不能动,以免亵渎。这就是“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太后的赞赏行为,把这只手都卖掉了,当然这条命也可以卖掉。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不抛弃任何一个不善之人,也不抛弃任何一位众生,这是讲“道”的重要。“故立天子,置三公”。上古的政治制度对现在的影响仍然可以见到,比如现在的国策顾问,是国家元首的顾问,这是上古的“师道”政治。以前中央政府的皇帝又称天子,表示是秉承上天的意旨来治理国家,而最高的官位是三公。最初只有一位,后来渐渐有两三位,都叫做三公。国之三公,也就是国家之大老。大老管什么呢?什么都不管,也什么都管,现在不管部的部长还没有他的地位高。现代所讲“不管部”,还属于内阁,在阁员之下,也相当于行政院的政治委员。上古的三公与皇帝平起平坐,一般大臣见皇帝时都要跪下,而三公就不必跪了。

  国之大老与皇帝平起平坐,谈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只讲原理,作为皇帝内心道德的修养。比如儒家的《大学》、《中庸》是属于内圣之学,这些学问由三公告诉皇帝,据之以做内养工夫。这是三公的制度。到了周朝中叶以后,有些变动了,秦汉以下,三公就变成有名无实了。就历史哲学立场来看,真正的三公,是我们精神上永恒的三公,那就是孔子、释迦牟尼、老子。这三位儒释道的大老师,就是中华民族的三公,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三公。

  古代的三公所走的路,就是这三位大师的道路,可以指出帝王的错误,只有三公可以直言不讳地讲。所以,上古的政治制度有其特别之处,也有其绝妙之处。

  老子说,虽有三公的制度,不如有“道”的重要;国家的元首,对于养生修道,都是最为看重的。


  财富名位比不上坐进此道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老子说一个国家虽有财富,有稀奇古怪的珍宝,所谓价值连城的“拱璧”以及“驷马”。古代的战争靠马匹,“驷马”是最好的良驹战马武器等,也是皇帝的交通工具,但仍不如“道”的重要。佛经上说,转轮圣王有天生最好的良马,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中国周朝的历史故事。周穆王的千里马日行三万里,大家看到故宫博物院的《八骏图》,就是八匹马,历代都有“八骏”。除了周穆王以外,唐太宗因为以战功得天下,有良马无数。所谓千里马,是仿造历史上的“八骏”,也是纪念为他立战功而殉身的良马。

  唐人有诗说:“八骏日行三万里”,以赞叹周穆王有这样好的交通工具。佛经上记载转轮圣王的马比飞机还要快,但另外也有一句诗幽默地说:“穆王何事不重来”,意思是说周穆王已经死了,八匹马也带不走,你周穆王马跑得那么快,现在为何不再骑到这个世界上来看看呢?

  人的生命就是如此,当时的生命结束了,你再也不会回来了。要想再回到这个世界,还要再找一个妈妈,多麻烦!所以“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年轻人喜欢学诗,诗的学问很深,读一次毫无道理,细读、精读后,懂了它的意思,才发觉这首诗原来那么挖苦,那么幽默。不但挖苦带幽默,并且说明了生死的哲学,人死了就不会再回到这世界来了。也许他又来了,可是,我们没有看见。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这是领导人的哲学,商店老板也是一样,每天总要有一点很短的时间,自己能够真正冷静下来,清净无为,不是思考问题,思考都不思考,绝对宁静。这短暂的静定,引发自己智慧的灵光,才能去处理要紧的事情;国家领袖则是处理天下大事,天天这样进步就行了。所以老子说有财富和国宝都“不如坐进此道”,不如每天坐而修养道德。当然,“坐进此道”也许是叫我们打坐,不过老子从来没有提打坐的话,“坐”是宁静下来,住于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古人为什么对“道”看得那么重、那么珍贵?“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为什么不说要求得就可以得,要免罪就可以免?许多年轻同学所谓求道的,都犯这两重错误,以有所求之心求清净无为之果,这是背道而驰。如果有求就有得的,那是邪道,而道是要自己心中一无所求,清净无为到极点,因为道就在清净无为中。所以佛家的《金刚经》教人无所求,无所住,就是这个道理。如有所求,像做生意一样,求财就得财,要命就得命吗?人家不一定把命给你。尤其是道,认为财与命还是“有为法”,不是无为之道。换一句话说,道不是向外面求来的啊!是一个人自己内在本来的,道是要从自己里头找出来的,如想向外求就错了。


  如何消免自己的罪过

  所以佛家常讲“外道”,什么叫做“外道”呢?佛家、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认为与自己不同的宗教叫做“外道”,认为你的理论与我不同,你就是“外道”、“魔道”。由佛法看来只觉得这是好笑的。佛家所说的“外道”,是指向心外去求法的就是“外道”。因为“道”就在你自己那里。

  比如基督教就讲“上帝就在你的心中”,为什么不相信自己?道无所不在啊!处处皆在,充满在这个宇宙之间,你反而拼命去求,这不是道了,不是上帝的至道。

  同样的道理,天下的真理只有一个,到达的方法不同,如果有两个真理的话,那就不是真理。所以,佛家说“不二法门”,真理没有两样,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你不要被骗了。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言语、文化不同,思想方式不同,表达方式自然就不同。真理是没有不同的,可是一般搞宗教哲学的,用不同的形态、习惯去解释那个没有形相的真理,那不是自己变成魔鬼了吗?那是背道而驰。所以,“道”不可以求得,不是向外求的,个个有道,你自己悟去。

  “有罪以免邪”,一般人求道都是要求菩萨保佑我,上帝保佑我,把我的罪免掉,那上帝与菩萨不就是贪污吗?求他就免罪,不求他就降罪,做人也不可以这样,更不要说是上帝、是菩萨了!你想想看,有罪想免,如何可以免?“反求诸己”,要你自己内心的反省,道在你那里,你要免自己的罪,自己真忏悔,真反省,把罪恶反省忏悔干净。自己真正的站起来,建立自己完美的人格,建立“善人之宝”,做一个真正的善人,不是外来菩萨、上帝的力量给你免掉的。外来的力量高兴给你免就免,不高兴给你免就不免,那成什么话!那就是魔的行为了。

  所以老子的道理很清楚告诉我们,“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道”之所以可贵,因为它无偏私,也不稀奇;就因为不稀奇,所以可贵。“道”就在你那里,为什么你找不到呢?就因为在你自己那里,所以你找不到了。等于我们眼睛在自己脸上,你能够看到自己的眼睛吗?你看镜子看到的,那只不过是镜子里的幻影啊!不是你真实的眼睛。当然也看不到自己的鼻子!

  禅宗所说开悟了,是悟到了自己鼻子原来是向下的。我们的眼睛、鼻子在自己脸上,自己看不见,我们内脏在自己的身体里头,你也没有看见过,外面也看不见,里面也看不见,人最差劲了。“道”就在你这里,你要找到这个,外面的不是,不要以为“眼观鼻,鼻观心”,把鼻子看破了也不是。也不是搞转河车、气脉、拙火,都不是,只是在你自己那里,是这个道理。“故为天下贵”,因此说这个“道”为天

  下之贵,是最崇高伟大、至高无上的,至贵而高不可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0: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平淡处事的一流人才

  “为无为,事无事”,这是说,一个人看起来没有做什么事情,可是一切事情无形中都做好了。这是讲第一流的人才,第一流的能力,也是真正的领导哲学。下面加一句“味无味”,世界上真正好的味道,就是没有味道的味道,没有味道是什么味道?就是本来的真味,淡味,那是包含一切味道的。

  世界上的烹饪术,大家都承认中国的最高明,一般外国人对中国菜的评价,第一是广东莱,第二是湖南菜,第三是四川菜,等而下之是淮扬菜、北方菜、上海菜等。这种评论是很不了解中国的烹饪。真正好的中国菜,无论标榜什么地方味道,最好的都是“味无味”,只是本味。青菜就是青菜的味道,豆腐就是豆腐的味道;红烧豆腐,不是豆腐的味道,那是红烧的味道。所以,一个高手做菜,是能做好最难做的本味。

  有一个学者朋友,也做过校长,大家都晓得他会做菜,但他不轻易为人做菜。临时到他那里,他只好自己动手了。随便一个蛋放上一点盐巴,东一下西一下地炒,味道就好吃得很。那是靠火候,就有很好的本味。

  中国人讲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天天来往,平常很平淡。但这并不是说冷漠无情;朋友碰到困难,或生病之类的事,他就来了。平常无所谓,也许眼睛看看就算打招呼了,可是有真热情。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谓的“淡如水”,友情淡得像水一样。大家都喝过水,试问水有没有味道?粗心大意的人一定说水没有味道,那就错了。水是有味道的,什么味道?“淡味”,也就是“无味”。老子上面讲了“为无为,事无事”,我们容易懂,但后面为什么加一句“味无味”呢?难道老子教我们当厨师吗?这句话,其实也就是解释上面二句,说明真正的人生,对于顶天立地的事业,都是在淡然无味的形态中完成的。这个淡然无味,往往是可以震撼千秋的事业,它的精神永远是亘古长存的。

  比如一个宗教家,一个宗教的教主,在我们看来,他的人生抛弃了一切,甚至牺牲了自我的生命,为了拯救这个世界。他的一生是凄凉寂寞、淡而无味的。可是,他的道德功业影响了千秋万代,这个淡而无味之中,却有着无穷的味道。这也是告诉我们出世学道真正的道理,同时也是告诉我们学问修养,以及修道的原则。


  对人生茫然的人们

  最近一位美国教授来,他是代表美国一个大使接洽有关外交的事务,对我则为私人晤谈。他谈到,今天无论是独裁的国家,或民主国家、自由世界欧美各国,他都去看过,他深深感到民主与独裁这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都有相同的毛病,都治不好的。他与独裁国家高级干部接触过,他说一谈到实际的情形,就感觉他们不讲一句真话,但他们无形中也告诉我一句真话,就是对一切都感到茫然!所以,在各国走了一圈,看到男女老幼,只有一个结论,就是对人生的茫然,事实的茫然。他说在民主自由世界,工商业发达的社会里,男女老幼也是茫然。所以说,这个时代是失落的时代,因为掉了心,没有中心。

  他来访问我时,希望我到美国去,他说大家认为中国文化中的“禅”是一个中心,现在都在找这个东西。这一事实,就说明一个学道者的事业之所在,所以他现在也组织了一个世界禅学精神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正在研究生命的超能力,超感作用。

  据他告诉我,世界上有好几个地方在研究超能力,他们专门训练小孩子,最初只训练十几个,现在达到几十个了。还有一个妈妈带了几个孩子,把眼睛整个地蒙起来,耳朵可以看东西,而且可以分辨颜色,现在,已经训练到用手可以看东西。他也曾亲自测验受训的孩子们,当时心理学家、电脑、心电图,各种测验都参加,用红笔、绿笔各写一个字,被试验的人眼睛遮住用耳朵看,能正确指出字的颜色。

  这是《楞严经》上讲的“六根互用”,人的五官可以互相起作用,耳朵、鼻子也可以当眼睛,脚底心也可以当眼睛,眼睛也可以当耳朵。

  这次我只能抽出很短的时间与他谈话,来不及做结论。如他所说,现代的各种方法,纵然把生命的功能,超感觉的力量发挥出来,还是没有找出人的生命根本,道体的根本。找不到道体的根本,还是失落的一代——茫然!所以一切都是茫然。

  我们在台湾这一代的青年们,同样也有茫然之感,这是一个时代的病态,是文化思想上的基本问题。我曾在十几年前对几个大学联合演讲时,大声疾呼:我们二十世纪数十年来,国内外究竟有多少人的学术思想影响了世界?如果有所谓影响,也只是跳动,只是波动时的波浪,对人类历史文化都交了白卷。如果要在文化史上真正有一个交代,尚待我们的努力。

  讲了那么多废话,不外说明一件事,就是很多青年人到处在学打坐、学佛、修禅,以及研究一切宗教,找科学超生命的力量。这样的年轻人,中外都有,但都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就是方法上错了,都是以有为法去做,因此,不能接触到最高的道体。所以,必须要“为无为,事无事”,学道也要“味无味”,以这个原则,慢慢才可能接近形而上的道体。所以,不论是想打通任督二脉,或者是用其他各种的方法,都是有为法,都是“无事生非”。像一则笑话说,《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妈妈是谁,回答姓“吴”,因为“无(吴)事生非(飞)”。诸葛亮的妈妈是谁?周瑜说,“既生瑜何生亮”,所以诸葛亮妈妈姓“何”,周瑜的妈妈姓“纪”。这个笑话也是说明,很多人学道学佛上不了路,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既生瑜”、“何生亮”、“无事生非”,不能做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境界。因此,虽然在修道,却离道越来越远。


  以德报怨的问题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这句话很有意思,我们不谈老子“道”的哲学,以老子的文学思想来讲,只有两个对子:“大对小”,“多对少”,他已经对好了。“大小、多少”这四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不是说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多事也好,少事也好,这是说研究中国文化要先认识“字”。我曾再三提到,现在又再说一次,古代一个字代表了好几个观念,那个时候没有印刷,是用刀刻在竹片上,所以尽量的简化。现在我们好多的观念凑拢来代表了一个观念,这是语言文字应用的范围、工具、方法、技巧的演变,几千年相隔下来,产生的现象不同。所以,古来一个字就是一件事情。数量多与少,都说明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也有互为因果的作用。大从哪里大起呢?是从很多的小累积起来的;多是哪里来?是很多的少累积起来叫做多。

  不管大小多少,一切都有必然的因果律,与自然科学因果律原则相同。自然科学的因果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宇宙间人事与精神,因果原则是一样的。但是,过程中的变化错综复杂,并不尽然相同。

  老子始终是主张道德的,与人有仇,对人怨恨,不是采取报复的态度,也不是容忍,是更高一点的大慈悲的态度,就是“报怨以德”,以道德来报怨。

  讲到这句话,还记起来过去的一桩事。十几年前,我在空军做巡回演讲,最后讲到这里时,那时的“总统”蒋公发表一篇“复兴中国文化的文告”。实际上,早在一两个月前,我就拼命鼓吹中国文化的复兴,曾经在台中的空军基地讲过,到今天为止,起码有十年了。我在《禅与道概论》这本书中也提到。说到中国文化有一股很难描述的味道,因为从白话文教育入手的人,打不开固有文化仓库的库门,进入不了。中国文化都记载在古书中,而古书都是用古文写的。从白话文入手,教育“老师早,老师好,老师不得了”,那是没有用的;只有从“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那种“六书”之学的古文教育入手才行。所以,我只好很抱歉地说,复兴中华文化,恐怕六十岁以下的人都成了问题。我当时讲这些话的时候,蒋先生也正在那个地方。

  我们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对日本的决策就是“以德报怨”的老子思想。孔子是主张“以直报怨”的直道而行,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腿总可以吧!你打我一个耳光,我原谅你吐一口唾沫还你总可以吧!你打我,我当然不痛快,我当然还你一个颜色,这是孔孟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不然,是“报怨以德”。用西方基督教《圣经》上的话来说,你打我右边的脸,我再把左边的脸向过去。这只是容忍的态度而已。老子与佛家的思想是大慈悲,以仁慈去感化对方。

  不过,“报怨以德”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得到呢?那就要看个人的修养了。所以,上面这句话非常灵活,它并不是规定你非“报怨以德”不可,这中间有大小、多少之别,还有这个事情的因果、重点,要先看清楚。


  大事不难,小事不易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十个字的两句话,又是一副对联,天下最困难的事,对于真有智慧的人来讲,处理时“于其易”,会找到事情的关键点,处理起来就很容易。我经常给年轻同学讲笑话,要他一个人去搬个桌子那样大的石头,他们都面有难色,认为至少需要六七个人才搬得动;告诉他一个人就可以了,不必要把它悬空搬,是要想办法把它转动,走圆圈的转动,几个指头也可以慢慢转得动。只要动了,走圆圈的方法就成功了。

  做事情的道理也是如此,先要找出要点,如果用力去做,是非常笨的方法,要用“势”。“势”不是力,譬如一个手表很轻很小,就是打到我们也不过是小疙瘩而已。但是,如果远远一掷,加上力学的作用,打到身上可能是几十斤的力量;甚至刚好打到一个要害的穴道,就可致人于死,这是“势”的道理。所以用“势”与用力不同。

  天下没有困难的事,这是拿破仑吹牛的话,但他最后还是死于困难。天下处处都是困难的事,不要听拿破仑乱吹,还不如《中庸》说得好,看天下没有一件容易的事。这样才可以容易完成,也就是“图难于其易”。能把握要点,找到关键,才容易成功。

  “为大于其细”,一件伟大的成就,是从小地方做起的;最伟大的建筑,是从一颗颗沙石堆积起来的。

  下面是引申的道理,我们懂了这两句话的原则,下面就容易懂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相反的道理,天下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容易的事。这里告诉我们后一代的人,不要把天下事看得太容易了,你认为容易做,最后遭遇了大困难。许多事看来太轻易了,事实上天下没有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我们端着饭碗,把菜送进口里,似乎是很容易的事,可是有时候还咬到舌头,或者筷子夹的东西掉下来了,因为我们轻视这个动作,觉得它很容易办到。所以不论任何事,看得容易的话,反而困难。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经常引用曾国藩的话“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因为曾国藩深懂老子的道理,深懂道家。也有的人说只看大处,不必斤斤于小处;当然做事不能斤斤计较于小的地方,要顾全大局。但小处也要注意到,因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很小的、不相干的事,常常会产生大纰漏。甚至于养生之道,也是如此。

  天气热的时候,很多人生病,常看到青年同学因天热而贪凉,我告诉他小心啊!不要吃冰的东西,回来喝杯午时茶。同学们有时候笑笑,他们心里想,老师就是这样,把我们看得好像都很脆弱。过了几天,很多人都在吃药了,而我老头一点事也没有。所以说饮食气候种种,尤其在立秋、立夏 这些节气前后,气候无常,一些学佛的人.应该晓李清照的词——“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将息”就是保养。这是春天写的一首词,到了秋天可改为“忽冷还热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就是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那位小姐。可是“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这两句,是很好的人生修养哲学。所以,这一首词在我们生活当中,尤其是关于修道,非常重要。你不要认为打坐可以治百病,不要忽略了生活的细节,一忽略了细节,往往变成重病。

  比如最近有一位朋友,一向静坐工夫很好,很自恃,我注意到了,就吩咐他小心啊!他说:“不会啊!不对我就打打坐!”我只好对他笑了。结果,这两天倒了,不是打坐倒了,是倒在床上了。这就是忽略了“大事必作于细”的原故。所以人生要想成功一件事情,没有任何一点小事可以马虎的。

  欧阳修有两句名言,我经常上课时引用。他说:“祸患常积于忽微”,大祸经常出在小地方,很不注意到的地方。那些毫不相干的小毛病累积起来,就成为大毛病。还有一句,“智勇多困于所溺”,一个人有智慧,有学问,有大勇,可是他有时一点都用不出来,因为你有所溺爱,就会有偏向。甚至情绪上的一点偏向,习惯上的一点偏向,就把你蒙蔽了,你的智慧判断就错误了。这是“祸患常积于忽微,智

  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所以“大事必作于细”,也就是这个道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一个真正的圣人,不吹大牛,不说大话,不狂妄,只是小心谨慎。关于这一点,有人拿历史上的两个人物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瑞大事不糊涂”。诸葛亮一辈子的长处,成功要点,就是小心谨慎。吕端是宋朝的一个名臣,大宰相,在历史上这两个人物的处事态度,构成一副很好的对子。吕瑞这个人平常看起来糊里糊涂,马马虎虎,但是他不

  是真马虎,他是大智若愚,是真精明假糊涂。他处理大事一点都不糊涂,他说:“我小事马虎,大事不糊涂。”那是自吹的话,真能够对大事不糊涂的人,小事一样看得清楚。就像一个人眼睛很亮的时候,一眼看出去,整个的场面统统都看清楚了,小地方也都看到了。

  大圣人因为他不自以为是,不傲慢,不自骄,故能成为真正的伟大。所以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因为谨慎小心,不狂妄,不傲慢。因此,老子与孔子一样,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名言,也涉及历史上观察人的相术。孔子在《易经》上也讲了很多,孟子也说得不少。


  谁是轻诺寡信的人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这是老子把人世间的经验累积起来,告诉我们,一个轻诺的人必定寡信。我经常告诫年轻的同学们,不可随便答允别人的请托。有人托你上街代买一块豆腐,另有个人托你带一包盐巴和糖,你都说可以,结果回来时都忘了,反而害得人菜炒不成,咖啡喝不成,误了别人的事。随便允诺所请则难守信。换句话说,观察一个人,如果是轻诺者,此人多半寡信。

  历史上有“侠义道”之说,就是中国的“任侠使气”。喜欢讲义气管闲事的人又叫侠客,这类人脾气大,看不惯不公平的事,自己吃饱饭没有事,喜欢替别人抱不平,坐在家里也吹胡子瞪眼睛。这种“任侠”的人必定“使气”,因为养气不够之故。但是,一个真正“任侠”的人,一定是“重然诺”的。

  比如李布,历史上写这个人“重然诺”,就是很重视承诺,你要求他一件事,他不轻易答应,只要答应就一定做到。这种任侠使气的作风演变成后来的帮会流传。现代青年喜欢谈帮会,但并不懂什么是帮会。西门町帮会,那是西门“疗”,那不是帮会。真正的所谓帮会,有个名词“三刀六眼”,就是“重然诺”。当朋友双方有意见吵架时,第三者答应出来调解,这一个答应的人,就要准备把一条命赔进去了。如果两方面不听劝解言归于好,自己抽出刀来,在大腿上插三刀对穿成六个洞眼。这三刀六眼很严重,整个帮会的人再没有不听他调解的话了。任侠使气是为什么?为了别人两方的平安和谐。

  司马迁在《史记》上写的《刺客列传》,只举了荆轲这一个人的例子,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有人对于人家对自己的好处都不理,等到最后自己老母亲死了才对那人说,你一直对我好,我几十年都记得,为什么不理?因为还有母亲在,现在母亲过世了,我已无牵挂,现在我这条命也是你的,这叫做“重然诺”。所以为人之道,不可轻诺而寡信。人生在世,常想做很多事,帮很多人,结果一样都办不成,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论语》上面记载,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道:“博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想要布施,救天下的人,少吹牛了,救一个算一个,还算切实一点。有一些人动不动要学佛度众生,而事实上自己的太太或先生都度不了,还度什么众生呢?所以,学佛的人注意,随便发愿度一切众生,犯了一个戒,就是轻诺寡信,这是不可以的。

  “多易必多难”,把天下事看得太容易了,认为天下事不难,最后,你所遭遇的困难更重。天下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都不可以随便,连对自己都不能轻诺。有些人年轻的时候想做大丈夫,救这个国家,劝他慢慢来,先救自己,有能力再扩而充之;否则自己都救不了,随便吹大牛,就是轻诺。

  今天一位在国外教学回来的人感慨地说:“我们从小读书到现在,读了一辈子书,又做几十年事,对于父母所给予恩惠的这笔账,一毛钱也没有还过。”他所说的一毛钱,当然不是完全指的金钱,是说一件事情都没有做好,正如《红楼梦》贾宝玉对自己的描述,“负父母养育之恩,违师友规训之德”。许多人,甚至几乎所有的人,活了几十年都还在这两句话中,违背了老师朋友们所规训的道德,一无所成。我们年轻人都应立志,结果,几十年都没有做到自己所立的志向,这也是轻诺。所以,人生要了解,天下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因为重视天下事;他不但不轻视天下事,也不轻视天下任何人。因此,才不会有困难,才能成其为圣人!

  这第六十三章讲困难与容易的问题,归结起来,这一章是解释上经第十三章的原理。老子真正告诉我们的,是天下无难事,但是,要大智慧去找出容易的关键,否则都是难事,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2: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长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看起来这些文字很美,常会轻易把它读过去,其中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原则,尤其是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其安易持”这一点。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平常的事情,如果要继续保持平常是非常难的。所以十多年来,我给人写信,最后的祝福语都是写“恭祝平安”。人生最难得是平安,人生平安就是福气。古人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人的一生,不是烦恼愁苦就是生病,今天感冒,明天腿痛抽筋,都在生病。所以平安最难,永远保持平安前进是最困难的,真能保持平安,才能保持长久。


  宜未雨而绸缪 勿临渴而掘井

  “其安易持”,无论是个人事业,或者天下国家大事,要能求到长治久安,就很不容易。政治的处理或者公司、行号能保持永远的常态,没有大的变动,已经是莫大的功劳了。创业艰难,守成也不容易,能够保持到长治,“其安易持”,做到平安,才容易保持长久。

  “其未兆易谋”,一件事情,国家大事与个人事业都如此,当一个兆头还没有发生时,一个现象还没有出来以前,容易想办法,这是老子“为无为”之道。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每逢乱世出来平乱的大半都是道家人物?因为他能够把握“未兆”的原则。一个社会看来很安定的时候,在道家的观点来看,却正是可怕的先兆。比如我们现在的社会,国富兵强,生活富足,然而在我们看来正是很令人担忧的。因为后一代的青年,不知道困苦艰难,没有受过挫折,社会国家一旦发生问题,马上抵抗不住了,这是很严重的。

  “未兆”,就是“兆头”之前。我们可以引用两句古诗:“山雨欲来风满楼”,“万木无声知雨来”,这比气象台还要灵验。夏天雷雨要来之前,高楼上的风先来,接着就是雨了,风先雨而来,这是“兆头”。什么叫“未兆”呢?就是当兆头一点影子都没有时,也就是“万木无声”的时候。有人希望学到求雨的方法,我告诉他们不必求,因为台湾只有这么一点地方,纵然求雨有灵,一场大雨又可能闹水灾了。因为他们都是虔诚的佛门弟子,我叫他们只一心念佛就行了,不几天果然下雨了。当时我站在高楼上,极目所视,各马路上的树木连树叶也没有一片动的,那股闷气太闷了,地球的气向上蒸,慢慢碰到冷气流,当然会下雨。如果夏天登山或者在野外健行,忽然碰到很闷热的天气,树叶子动都不动,那要晓得,后面马上来的是一阵大雨,这就是“万木无声知雨来”。

  所以讲中国哲学很难,诗与词中就有高深的哲学道理,因为中华民族非常爱美,尤其对文字的美更讲究,常把最高深的学问放在诗词之中。如果只当文字欣赏那就体会不出来了。我经常说,欲懂中国哲学,必须要先懂诗词,先懂历史,就是这个原故。

  刚才讲到“万木无声”就是“未兆”,没有一点下雨的影子,这时候就应该“知雨来”,晓得不久要下雨了。如果要出门,就赶快带雨伞。遇到天气很闷的时候,有同学出门,一定问他到哪里去,倘使他走得远,就吩咐他带雨伞。不听话的同学,心里一定在笑,老师神经,这么大热的天气,叫我带雨伞!其实纵然不下雨还可以挡太阳,带雨伞总归是好的。几十年前出门读书时,老祖母一再叮咛带雨伞,夏天出门则叮咛带棉袄。在那个时候出外念书,不像现在是台南到台北来读书,几个钟头就到了。当年交通困难,往往三两天以上的路程,说不定在路上忽然来一个寒流,所以夏天出门带棉袄,就是“其未兆易谋”。小至个人创业,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四个字——“深思熟虑”。要好好的想,深深的思考而熟虑,不能马虎,也就是老子讲的“图难于易”。


  闲棋一着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一个很脆的东西,容易破碎,所以越脆的东西越弱,容易打破,破碎后变成又多又细小的微末。

  这几句话,深刻发挥的话,要引证很多历史的故事,尤其在政治策略方面,古人用得非常多,尤其学道家哲学的人,运用得更为巧妙。有先知的人,用智慧预为防止可能发生的问题,使社会能够得到长久的安定。所以,一个大政治家处理事务,如果决策完善,则功德无量,所造成的影响不止一个地区,不止几十年。有时候好的政策可使社会安定几百年之久,其中的道理,都是在这个地方。

  “为之于未有”,真正做事业的人,在开始还没有一点影子的时候,已经把基础打好了,这就是高明的人在处事。那和下棋一样,好像随便下一个不相干的棋子,这颗棋子,文学上形容叫做“闲棋一着”。什么叫闲棋?下的这个棋子没有道理,可以下,也可以不下。忽然放一个棋子在那里,看来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一着闲棋,而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预先计算的。多年以后,发展到某个阶段,这里已经有预先的准备,起了大作用,收到大功效,政治上则可以使天下不乱。这就是“为之于未有”。我常常要同学们去做某些事,有人觉得我啰唆厌烦,有些同学问这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们,一旦发生问题就大有关系。这就是“为之于未有”,问题没有来,但要先做安排。

  “治之于未乱”,大政治家在天下未乱的时候,已经把乱源,乱的根源先平掉了。社会上有人犯罪,把犯罪的人捕获,绳之以法,不错,执法的人很有功劳。但是,真正的大功劳是使人根本不会犯法,这就是法治的道理,出于道家的精神。所以“立法”的目的,能使民众不会犯法,那就是天下之大法;等到人犯了法再去惩罚,已经是下策,不是上策了。上乘道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可是如何做到呢?其中就有大学问了。


  万丈高楼从地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原始森林中,有如阿里山的神木,一个人抱不了,要许多人联手合围才能环抱。这样的大树如何长大的?“生于毫末”,也是从一株秋毫小苗长起来的。初生婴儿身上的毛,若有若无,叫做毫毛,在毛的顶巅上一点点,显微镜才看得见的,叫做“毫末”。树苗刚刚生出来的,也是毫末一样。

  讲到这里,我也经常引用古人这首诗,鼓励青年们要注意,这首诗可以背起来:

  自少齐埋于小草,而今渐却出蓬蒿。

  世人不识凌云干,直到凌云始道高。

  人不要动不动想去自杀,我一点都不同情这种人,没出息嘛!父母给你一个身体,不能做顶天立地的事情,想不开有什么用呢?看了古人这首诗,就要懂得这个道理。这一首诗是哲学,所以中国的哲学都在诗里,虽是写一棵松树,实际的意思是要我们懂得人生。山上一棵大松树,大陆上有些古松,在空中看来像一条龙一样。这棵松树在小的时候,“自少齐埋于小草”,如老子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它与一般草一样,种在那里。它缓缓慢慢地长出来了,渐渐出蓬蒿,顶天立地,像阿里山那棵神木一样,许多人对它还要烧香顶礼膜拜呢!

  可是,当这棵树小的时候,看它很平凡。“直到凌云始道高”。一般人只是看成果,不晓得看前因;等到树木长到天一样高,仰头来看,头上的帽子都因仰头掉下来,这时才说:哦!好高啊!绝不会在幼小的时候看出它的高,这就是人生。所以,青年同学们要注意,人贵自立,要自己站起来,不要刚刚出头,就想要别人赞美你高,那是高不起来的;等自己真的长高了,别人自然会说,好高啊!

  这说明了人生的道理,也是解释“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道理。另外一首诗,我也经常引用,要青年同学们注意:

  雨后山中蔓草荣,沿溪漫谷可怜生。

  寻常岂藉栽培力,自得天机自长成。

  这些都要背熟,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高歌一曲,困难所产生的苦闷就化解了,也得到无比的鼓励;这和祈祷上帝或跪在菩萨前面一样的好。一阵大雨过后,到山中一看,沿着山谷流水边,蔓草已经长出来了。这些草也不靠人浇肥料,无人帮忙,是靠它自己的生命力,满山满谷在生长,那是自得天机,自然得到天地生命的力量,自我站起来的。一个人的成功,也须具备这样大的勇气。

  这两首诗,我从小几岁背到现在。有时候,自己碰到真正困难的事情,念佛、祷告上帝仍无法定下来的时候,“寻常岂藉栽培力,自得天机自长成”,要有这个勇气,要有这个魄力,这才真是懂得中国文化的精神。人不必希望别人的恭维,要自己站起来;能站起来,自然有人仰头看,叫好拍掌的都来了。可是到那时候,千万不要受到掌声的影响,试看那大树旁有人又唱歌,又跳舞,又烧香膜拜,大树也是置之不理啊!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所谓“九层”,中国文化古代就是抬高楼。九层并不代表“九”,代表的是数的极点,从一开始,最后的数字是九;到十又是另外一位数的一,所以数的最高是九。《易经》的数理哲学,最初是“零”,零代表了没有数,也代表了无数、不可知之数、无比、无量,所以零代表的是“空”,也代表了万有充满其中。而数的极点就是“九”,“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最高的建筑也是从地上开始建造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也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智慧 从势 待时

  下面的二句很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一个人太懂得有所作为,反而会失败。为什么呢?孟子也讲过“揠苗助长”的故事,说宋国有一个人种田,种下以后,天天去看,感觉不到禾苗在长,心里很急,干脆帮忙把禾苗拔高一点。被他这样一拔,结果稻子都死掉了,这是说有所作为反而失败的道理。必须要慢慢地等待,成功不是偶然的,有时要分秒必争,有时则是分秒不可争。必争者是我们人自己分秒都要努力;不可争者,因为时光是有隧道的,要分秒都到了才可以。不要早晨起来就希望天黑,这是不可能的,太阳的躔度是一点一滴慢慢来的。

  我经常以自己的经验以及年轻时的感受,替青年们着想,所以劝青年人见事慢慢来,大概要等十年以后再看如何。当我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你这样子大概三十岁或许会有成功的希望。听了这话很灰心,好泄气,以为还要十年的时间,哪能等那么久!谁知道一回头,现在都已过了几十年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只有自己去体会,急是急不来的。孟子也说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时空两个因素是无法忽略的,尽管急切,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忽略时间与空间的因素,非要立刻做到某种程度不可,结果只有“失之”了。这是因为有为而失败,不是“为无为”,所以是“执者失之”。

  但是,你不要受骗,不要固执这个原则,因为,天下事不断在变,时空也不断在变,天地万物一切人与事都是随时在变,随地在变,没有不变的。有时讲错了话不禁脸红,转念一想没有关系啊!就不脸红了;再过片刻,自己还越想越有道理,还有支持自己的理由呢!所以时空随时在变,若执着呆定不变当做法则,就错了。

  “执者失之”,抓得太紧也是错的,“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是告诉我们人生大哲学,也是做人做事的一个大原则。他说我们上古圣人有道之士,懂得了这个原则,“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所以圣人是处“无为”之道。什么是无为之道?就是“为无为”。千万把握这个重点,否则很容易误认“无为”等于什么都不管。我们这一代,很多讲哲学的人,解释老子“无为”就是万事不管,这种解释影响了这一代青年,使他们走上错误之途,那是可叹的事。圣人因为懂得无为之理,不积极求有所为,所以他不败。

  “无执故无失”,因为知道宇宙万事万物随时都在变化,所以圣人不固执成见,而是随时应变、通变。人事更是随时都在变,每一刹那都在变易之中,最重要的是知道应变;应变还不行,要通变,配合变去变,这就是“为无为”。圣人因为能“无执”,能应变、通变,不执着,所以,他不会失败。


  将成功时反致失败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圣人懂得“道”的用,所以成其为圣人。佛经常拿“无常”的道理示人,大家同样研究佛法、佛学,可是常戴一副有色的眼镜,对于世间的无常都持悲观的看法。实际上,释迦牟尼的印度文化所讲的“无常”,就是中国文化的“变”,天地万物没有不变的,不是永恒固定的。所以,生死是无常,人有生就有死,就变去了,这是必然的变去,所以教我们认清这个“变”。《易经》讲变是个基本原则,印度文化讲的是“现象”,叫做“无常”。一般圣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永远是成功的,不会失败。

  “民之从事”,这个“民”,不是站在官的立场,是指老百姓而言,是代表普遍的一般人,或者可解释为“人类”。一般人做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快到成功的时候失败了,爬楼梯还剩一阶就要爬到顶上,突然跌下来,骨头也跌伤了,照X光打石膏,这是“几成而败之”。做一件事情,无论小事或大事,快要成功时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快成功会使自己昏了头,一高兴,眼前的成功反而成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纵然不死,却要再重新开始了。所以说一般人多半是“几成而败之”,在几乎快要成功的时候反而失败了。

  但是,要注意“几”字,再进一步做更深一层的讲,成败都有它的先机,有它的关键。先机是什么?是“未兆易谋”那个兆头。一件事情的成败,常有些前后相关的现象,当你动作的时候,它已经有现象了,自己没有智慧看不出来;如能把握那个“机”,就不至于失败。所以,一般的人们“几成而败之”,是因为把坏的机看成成功的机,自己看不清楚,结果失败了。这是进一步解释“几”的道理。

  我经常说中国文化包括《易经》以及孔孟、老庄等的思想,中国与希腊、埃及、印度为四大古老民族的文化。这四大文化体系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注重因果律。再进一步研究,为什么这四大古国文明都有这个共同点呢?那就要注意上古以及远古时期了。这也就是说,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类,可能文化已经发展到最高智慧的共同结晶了。在人类文化达到最高智慧的冰河期时,地球毁了,剩下来少数的人类,则把先民文化结晶的一点原则留传下来。我经常说,《易经》八卦的图谶就是这样来的,那个所谓的伏羲,是恍兮惚兮一样,搞不清楚是从哪里来的。

  老子再告诉我们“慎终如始”,青年同学们对这几个字要好好记在脑海里,这是一生成功的大原则。他告诉我们,到了成功的时候,你要保持开始时的那个态度,那个本色。即使做了最伟大的事,戴上皇冠,坐在皇位上的时候,也要心中无事,就像在妈妈怀抱里一样的平凡,那就真的成功了。更要知前因后果,不要因为成功就得意,因为学问、事业有成就而满足得昏了头。这样马上就会“几成而败”,失败了。在爬到最高的时候,始终保持开始时那个心情,你就永远是成功,因为你不自满不骄慢,很平凡。“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任何的成功不要满足,永远保持开始第一天那样的心情,则永远没有失败,永远是进步的。


  圣人的欲望是什么

  “是以圣人欲不欲”,真正的大欲望是什么?就是消灭我们心中意识上小的欲望。真正做到“无欲”,一切都无所求,那是个大欲望,那是欲为圣人、超人。超人对于物理世间的一切欲望不放在心上,就因为能如此,才能成为超人,超越于一般常人。所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货”就是物质的东西,不要被物质世界的稀奇物品所迷惑了。我们人最容易被物质所骗,钞票、财富代表物质,如被这些东西骗着,人生就变得有限了。充其量多几个钱,如果认为有钱才能享受,那只是人的想象罢了。穷人没有大钱,不知道钱多时的实情,假如富有真到了某一个阶段,对于钱,看都不看,觉得没有意思。当然我们一个月收入几万元,觉得不错了,觉得钱很重要,那些有多少亿的人却不晓得怎么办才好!这么多钱干什么用?吃的穿的用的,差不多都够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实在没有道理。所以,圣人“不贵难得之货”,不被物质的东西所迷惑。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人们在求学的阶段,要有学问有知识;其实那是半吊子,真正有学问时,中国有句话“学问深时意气平”,学问真到了深的时候,意气就干了,也就是俗话说的“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响叮当”。从佛学来说,大阿罗汉或者菩萨没有成道以前,都是“有学位”。成了佛叫做“无学位”。这个“无学位”不是戴方帽子的学位,是已经达到不需要再学的位阶了,已经到顶,最高最高了。但是最高处也是最平凡处,最平凡处也是最高处。所以,真正的学问好像是“不学”——没有学问,大智若愚。“复众人之所过”,恢复到比一般人还平凡。平凡太过分了,笨得太过分了,就算聪明也聪明得太过分了,都不对。有些朋友相反,就是又不笨又不聪明得太过分。真正有道之土,便“复众人之所过”,不做得过分,也就是最平凡。真正的学问是了解了这个道理,修养修道是修到这个境界。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的境界到达这个地方,与物理世界万物一样,“万物”是“自得天机自长成”的,自然的成就,自然的衰败,自然的生生不息,不加一点造作,不加一点人为。修道做学问修养,能够了解了这个原理,修到了这个境界,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没有加一点人为有为的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2: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这一章与上面一章一样,都是上经第十五章的发挥。不过到了这一章就碰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了。“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一段研究中国政治哲学思想的人,素来认为老庄之道与儒家哲学思想是为帝王们铺路,走的是“愚民政策”,希望老百姓没有知识,越笨越好。所谓“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文字表面上是说上古以来善于运用政治哲学道理的人,不是要老百姓智慧高,而是希望他们智慧低;好像老子就明白地这样讲。


  智与愚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他说社会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一般人知识太多了,如以提高知识来治国,那是“国之贼”,是错误的;不用智慧来治国,才是国家之福。照这一段文字解释,很明确就是这样讲的。但是,大家忘记老子还说过“大智若愚”这句话,愚并不一定是愚笨。尤其古书上讲到愚,往往不用“愚”字,因为愚有诚实、朴素的意思。所以,上古古典的书籍,“愚”字不太当“笨”字解,而是老子思想所主张的朴实、厚朴。

  朴实并不是笨,因为一个笨人并不一定不朴实,但笨人会捣乱,会调皮,自以为聪明,便自作聪明。这些人大处愚笨,使小聪明,所以笨人做的事情,常会把人气坏了。现代一些犯罪的青少年,就是如此。那并不是朴实,朴实与“愚”与“诚恳”两个字往往一起用。“愚钝”有同等的意思,是非常纯朴诚实的意思,所以老子曾讲到“大智若愚”。后面第七十一章,老子有几句话,下面先引用来解释“智”与“愚”的问题。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他说真正智慧高到了极点,就是“不知”,不是真的不知,是好像不知,好像没有智慧;也就是以前提到过的半罐水响叮当,满罐子水就不响了。智慧到了最高时,似乎是“不知”。“不知知,病”,一般人就犯这个毛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以为学问很好,智慧很高,“不知强以为知”,根本不懂而以为自己真的懂了,这是一个大毛病。“知不知”,智慧到了最高处,一切事情都知道了,心情反而很平淡,等于普通一个不知的人一样,这是最上智的人。我们引用了这两句话先来说明,现在回过来再看这一章,就明了老子所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句话的道理了。

  我们的文化,过去有一个阶段,文盲太多,乡下没有几个人读书,斗大的字难认识一担。如果问他读过书没有,他说是跟孔夫子师母学的,孔夫子没有教过他,这是以前没有上过学的笑话。那个时候,满地都是文盲,所以必须要普及知识,普及到几十年以后的今天,真正高度知识教育没有完成,只是增强了一般国民的普遍知识。但是政治思想也是半通不通的,好像什么都接受。我们几十年来,看过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虚无主义、自由主义……一大堆刊物的小本子偷偷塞过来,许多人都偷着看,大家是生活在这样的混乱时代,这样的痛苦之中。这也使我们想到老子的话“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了。

  老子这个感想也是从历史经验中得来,我们要注意的是,老庄与孔孟,都出生在历史变乱的时代,他们连续经历了一两百年的变乱,比我们现在变乱的痛苦还要大。其实,真正春秋战国的战乱有四百年之久,什么人都忍受不了。再看世界各国文化历史,各种思想的发展普及和蓬勃,都是在极变乱、极痛苦的时代。

  我们中国文化诸子百家的思想,各家学术著作发达的时候,都在春秋战国这个阶段。因为变乱痛苦的社会促使了哲学思考,要追寻宇宙人生的奥秘,为什么上天生了人?人为什么那么残酷?那么捣乱?那么痛苦?追寻究竟的道理,各家有各家的见解,就形成了学术思想的发达昌明。在文化史上,我国那个时代是光辉灿烂的时代,百家争鸣,各家的思想正的、反的,乱七八糟的思想都有,目的都是救国救民,乃至救天下,每一种思想都构成了一种学术。

  可是,站在历史的观点上看,这个惨痛的时代,许多人生命血汗的牺牲,才刺激了人的头脑,产生各家的学术与思想。这个代价太大了,是许多活生生的生命换来的。由于老庄、孔孟都生在这么一个时代,所以读他们的书,首先要真正了解他们的时代背景;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应该晓得这是一本在痛苦中诞生的书,不像是我们坐在冷气房间,连只苍蝇蚊子也没有,一尘不染的舒适时代。因此,老子才告诉我们“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社会、国家、天下之所以混乱,就是意见太多。知识越普及,意见就越多,因而形成社会世界的混乱。

  “以智治国国之贼”这句话,是讲领导人思想的道德,当社会思想很乱的时候,唯一的办法是不玩弄聪明,要非常诚实。我常说,几十年来的历史教育下,结果是人人玩聪明、动脑筋、玩手段,一个比一个厉害。年轻一代比老的一代更聪明,更厉害,也更麻烦,都到达登峰造极之势。将来真正成功的人,一定是诚实的人,因为大家都狡猾,老实人反倒受欢迎了。所以老子才讲,“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从商鞅到刘邦到文景之治

  “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我们读《老子》,不能随便抓住中间一句话或一节,认定是老子的思想。读任何书都要融会贯通,才能找出其中的中心点来。从表面上来看,可能认为老子是愚民政策,希望老百姓没有智慧,好去统治,但这不是老子的意思。“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这两头的道理,一头是智慧,一头是愚笨,“亦楷式”,这只是现在学科学的一个公式,一个原理。“常知楷式”,要常了解这只是一个公式,“是谓玄德”,才会真正懂得历史最高政治的标准,政治最高的道德标准。

  以前讨论《孟子》的时候,我曾提到过,战国时的秦国,经过约一两百年的努力,到秦始皇时代严刑峻法,法律之严密,无以复加。在秦始皇的上代,商鞅变法之后,用法制管理得非常好,国富兵强。后来因为政权的变动,商鞅垮台后,要逃出秦国,在关卡拿不出过关的文牒;关史说,我们秦国的法律是宰相商鞅所定的,没有过关文牒,谁都不准出去。商鞅自己造的孽,只好自受,被提回去受五马分尸之刑。实施严刑峻法的人,结果都很惨。

  汉朝有些酷吏,史书上用四个字形容———“深文周纳”,他们根据法律的条文,引用最严重的一面解释案情。比如说,法律规定犯法判刑六个月至二年之间,其中有伸缩,可以放宽;但是“调纳”者却搜罗各种案例、条文,甚至与案情无直接关系的规定,以个人的主观,将只要判刑六个月的案子,非要判人家一年不可。很周详细密地把人拉进犯罪的范围去,这就是一般酷束的做法。

  我们中学的课本有《李陵答苏武书》,李陵说不敢回来,因为这些刀笔之吏弄其文墨,坐在办公桌上,并不晓得前方的情形。我虽然打了败仗,可是一旦回来,在法律之前,被那些酷吏弄其文墨,可能被捉拿,那就完了,所以不如不回来。由此可知“刀笔之吏,弄其文墨”,有时候比用刀杀人还要厉害。这说明了法制之下就可能有酷吏,有酷吏,自然会有严苛的结果。

  高祖推翻了秦始皇的政权,一进咸阳就约法三章,简单地说,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所以法令只有三条,不偷、不抢、不杀三件事,其他则马马虎虎。这一下子老百姓就舒服了。秦朝捆得太紧,放松就舒服。但是,汉朝的初年,政令太宽了,一直到汉文帝、汉景帝以后,慢慢地就需要收紧。再看历史上清朝入关,由顺治到康熙,比较宽松,那是因为天下尚未定,等到安定以后,乾隆、嘉庆开始,逐渐收紧法网。实际上,政治的道理是一种艺术,像打鱼一样,鱼小的时候,网就宽松一些,让鱼慢慢长大,鱼太多了,网就要收紧。所以搞乱的人太多时,法网就要收紧,只需轻轻一举,便入网中,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


  了解楷式 知道变通

  中国文化中,法家主张法治,儒家主张礼治,道家根据老子道理,主张无为而治。这些主张,等于现在人的独裁或民主,以及各种自由思想,不过都还在变化之中。其实都有道理,也都没有道理,因为“此两者亦楷式”,都是一种格式,一种原则,所以聪明与愚笨也只是两头的一种格式。人有时候过度用聪明时会疲惫;最舒服的时候,反而是脑筋不思想的时候。有人好像一辈子头脑没有成熟,笨笨的,忽然一念灵光来了,他就无比的高兴。所以,这是两个极端,不要“执一”,执着一端就错误了。

      老子要我们懂得原则并不是呆板的,要活的运用,所以“常知楷式,是谓玄德”,这也就是道德的运用。等于医生的一把刀,看来似乎蛮残酷的,但是这一刀下去是救人的,所以同样的一把刀,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智愚之辨,也要从这个角度去看,才会了解其中的区别。这也就是要活的运用,所谓活的运用,等于医生治病一样,这个时代犯了什么病,就用适合时代的方法去治。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在表面上看来,这与一般的常理、事理、人情相反。一个时代,当大家都在疯狂地追求某些东西时,比方说追求民主到了疯狂的程度,这时这个民主就变成问题了,可能变成历史、政治、社会上的癌症了。但是,在这个时候,如果一个领导政治的人不用民主的方式,结果会很严重。所以说,不可以违反时代的趋势,必须要有方法,才能把时代的病态修正过来;这中间的运用,就在于自己高度的智慧了。


      所以,下面的结论是讲这个道理,当善于运用智慧扭转时代的病态时,“与物反矣”,就同人情事理上看起来相反;因为是相反,“然后乃至大顺”,才能把过分的这一面拉回来走上正途。 中国的政治哲学,始终重视医道,用医学的道理与政治艺术相提并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诸葛亮在江东谈论政治时,就用医学的道理做比喻,所以后来宋朝的名儒大将范仲淹就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名言。一个青年立志,就要成为救国家救时代,挽回历史命运的领袖人物,不然就要做一个真正好的医生。这两个目的都是在救人,这就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2: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谦和慈悲又不争的领导

  这些道理,就是根据前面所讲的“上智下愚”政治艺术之变,也是说明帝王学——领导人的哲学原则。这是上经第十六章与十七章的引申。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江海包含了一切的山谷水流,百川皆归于海,海能容纳一切细流,所以称之为海。老子再三用海来比喻,形容一个人的学问、道德、品格的修养。“以其善下之”,因为大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容纳了来自各处的淡水、咸水、清水、脏水等一切的水,“故能为百谷王”,而成为土地上最大的海洋。这是物理自然的道理,因此人的修养要像海洋一样,能包容一切。

  “是以欲上民”,要想做一个领导人,一个居上位的人,“必以言下之”,最少要做到说话不刻薄,态度也要尽量谦虚。我们已经再三提过,历史小说上也写过,中国的皇帝自称“寡人”、“孤家”,在汉朝的时候,最喜欢称孤道寡,“孤”就是“寡”,“寡”就是“孤”。广东人骂人“孤寒”或“孤寒鬼”,被骂的会很生气;而先王自称“寡人”、“孤家”,就是谦虚,表示全国百姓你们诸位都好,我自己是倒霉鬼。假使古代皇帝自称倒霉鬼,老百姓就不敢称自己倒霉了。当时如果老百姓自称“孤家”、“寡人”,那是要杀头的,所以后来在历史文化上“孤”、“寡”成为专有名称。

  这也是由“必以言下”的谦虚态度,表示一切老百姓是主人,我这个寡人是奴仆,寡德之人,来替你们做事的意思。“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想领导大家,自己必须把本身的利益摆在后面。这句话要注意了,年轻人读到这里,不要误以为要打仗的时候,你们先上前线,我在最后面打。这话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本身的利益放在最后。老子在上经已经讲过,“后其身而后身先”,有好处时,领导人要让被领导的人先得,剩下来才自己去拿;如果没有剩下来也没有关系,我就不要了。假使遇到困难时,我先去面对,你们在后面一步,这就是领导的原则,也是领导人的道德。

  上古的这些圣人、政治领导的做法与道德,就能“处上而民不重”,他虽然居在上面最高的地位,“而民不重”。这是说老百姓感觉到没有重压,没有觉得有压力。“处前而民不害”,领导人站在最前面,一般人并不觉得他占了先,也没有妨害了大家。“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因此,古代历史上的圣君明王,天下归心,那是自然而来的。

  “以其不争”,因为他不与人争,就是无论什么都不与人争。我们看到年轻人写关于老子的文章,说老子的“不争”好像躺在床上就可以治天下,就是动都不要动,便可以到手了。实际上,圣人的不争,是对于利益不争,利益由别人先得,坏事情别人不要去,由他先面对。这个“不争”是不争好处,并不是不做事。由于圣人之道是处不争之位,“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世界上没有人敢与他争。不是不敢与他争,而是不想争,因为他接受的都是倒霉的事情,所以别人不会来抢了。这是上古传统的政治哲学以及政治艺术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2: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章是上经第十七章下面的解释

  老子的道与三宝

  “天下皆谓我道大”,他说,天下人都说我讲的“道”很大,包括了中国先民传统所讲的“道”,“似不肖”,好像不大对。“夫唯大”,就因为太大了,大到没有边际,摸不着,看不见,“故似不肖”,所以好像不大对。大家笑我们这个“道”不像一个东西,讲不出一个道理来,听了半天,不晓得说些什么。这句话好像讲得与佛学一样,一会儿讲有,一会儿讲无,东讲西讲,不晓得讲些什么,讲得天地都没有他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很好听,吹了半天,究竟这个“道”是什么,也说不出道理来。“故似不肖”。因为形而上的道体太伟大了,超越了精神与物质两重世界,而人都拿物质世界和自己的心理思想去推测“道”,所以就越想越不像了。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好在这个“道”什么都不像,如果这个“道”像一个东西一样,也就一点都不伟大了。假使这个“道”可以讲得出来,可以让人看得见,那老早就没有了,也就不是“道”了。

  讲了半天,“道”究竟是什么,他还是讲不出来。他只好告诉我们是“不肖”,画不出来,讲不出来;可是他还是“肖”,他画了一个样子给我们。

  “我有三宝”,老子讲的“三宝”,后来佛教仿效中国文化,把佛、法、僧也称为三宝。“三宝”这个名词是借用老子的,不过借久了就不归还,直用到如今。老子也不算利息,就让佛教用了。

  老子说“我有三宝”,谁拿到谁就有办法,能够把握得住,就可以得到保佑,那就功德无量。“功德无量”这句话最早出在《尚书》,后来佛家借用了,也是久借而不归;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像刘备借荆州,借来就“持而保之”。

  老子的“三宝”是什么?不是佛、法、僧,而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告诉我们三件法宝,不管做人做事,创业立功,上至帝王领导了全世界,下至在家里做家长,都离不开这三宝。

  第一件宝“曰慈”,对人对事无不仁慈,而且要爱人,处处爱人,处处仁慈,这是第一件宝。

  第二件宝“曰俭”,依我看来,每一个人都是非常节俭的,三个人出去吃饭付钞票时要掏半天,这可不是老子的俭。老子说的俭,是指精神的消耗;言语、行为、时间都要节省,都要简化,话不要啰唆,要简单明了。所以一个善于处世的人非常简单明了,也就是老子的“无为”之道,因为太简化了,看不出他有所作为。当然有些人简化到使人搞不清楚,问他对不对?好不好?他也不说一个字。我说:你讲话啊!只要他点一个头代表“对”或“不对”就行了。这像是简化到无为,连开口都懒得开了。也有些人是这种个性,又过于俭了,也不对。但是,比不简还是好些。

  第三件宝是“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的意思并非自甘堕落。比方我有一个朋友,两夫妻都非常好客,经常宾客满座,有时我去了,他家已宾客盈门,座无虚席,我不要他招呼,就径自上楼去,叫佣人煮一小碗面吃了就好。有一次他告诉我,你学佛真学得好,将来不要念佛就会升天成佛!

  我请教他什么意思,他说,就凭你到我家来就可以看出来了!你一看到人多就上楼,又不要我招呼,随便吃一小碗就好了,这种态度,就够资格成佛了。但是我深深得到一个经验,做客一定要先到,可不必主人家久等,到了以后,看到人多位子不够坐,明明饿着肚子,也表示自己吃过了;或推说别的地方还有应酬,谢了主人就走。这两件功德做到的人,不要念佛一一定往生西方。中国有句谚语:“见官莫在前,做客莫在后”,打官司不要站在前面,做客不要迟到,人家吃完你才去,那多难堪!所以做客宁可先到。做客的时候,应该记住“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的反面当然是“为天下先”,也就是说,第一个早到,但不是有好菜先吃,有好酒先喝。

  “不敢为天下先”,是否应该为天下后呢?那又不行,所以老子讲的还是中庸之道。一件事情,智慧太过,话说得太少,在后面跟着,结果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既“不敢为天下先”,也不可以为天下后,要恰到好处就成功了。

  大家经常研究历史,尤其喜欢讲秦汉历史。最初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为天下先,接着是项羽,都是为天下先。可是为天下先的在历史上都下去了,不先不后的是汉高祖刘邦成功了,在后面来的又来不及了;就是朱元璋起来也是不先不后从中间来的。所以,不要解释错了,认为“不敢为天下先”就应该为天下后,太后就没有份了,要恰为天下中,恰到好处。不过,这可就难了,所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原则都讲了,我们人生如何去运用去创造,如何去做事,在于个人的智慧。这就是老子说的“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自己又在这里解释“三宝”的道理,第一是“慈”,他说,“慈故能勇”,一个人真具备了仁慈、才能、大仁大勇,具有爱天下人的心,才有牺牲自我的勇气;真仁慈才有真正的大勇,小仁慈没有真胆子。当然,他讲的“慈”是以天下人为对象的“道”,老子的“道”是天下之大道,不是讲“妇人之仁”的小仁小义。

  “俭故能广”,因为能够简化,所以发挥起来更为广大。比如一个人,假使不简化自己,什么事情都过分的复杂又啰唆,因为精力是有限的,能用的就不广博了。所以能够简化,才能够广博。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因为不想为天下先,凡事开始就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能够成为“器”,成为一切事一切人的领导。正如清朝有名的诗人龚定盦诗中的一句,“但开风气不为先”。胡适之就经常引用他这一句话作为处世的准则。胡适之也许受龚定盦的影响很大,不过这句话也只是开一个风气而已,也就是“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先者,并不是开始,而是站在人的最前面,这是“为先”的含义。如果能做到“不为天下先”,就能够成长一切事物,“成其器长”,这是领导哲学最重要的地方。

  “今舍慈且勇”,这个“今”字,在时间观念上,不是现在的今年、今天,是指他当时的时代,指当时这些君主们以及社会风气现状。现在一般人没有真正仁慈的精神,舍弃了慈,只晓得好勇去侵略统治别人。战国时代,那种战争的残忍暴戾,都是因此而来的。

  “舍俭且广”,自己的心理状态不但没道德,也没有简化,欲望更是越来越广越大。

  “舍后且先”,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前面,“死矣!”只有一个“死”字,这个时代就完了,“死矣”是老子对他当时的时代所作的批判。

  我们讲到老子的“三宝”,也想到现代青年研究佛道、打坐、学禅的,很多都是同样的道理,心中不能真正发慈悲心,不能真正做到简化;自己虽然在学佛、研究禅,自己的欲望却大得很,又想眼通,又想耳通。结果眼通通不了,耳朵也通不了,想打坐入定,结果两腿麻痹胀痛,连路也走不动了,这就是不能“俭”。

  “俭”等于佛家所说的“放下”,就是一切欲望都摆脱、都空掉的道理。不过,老子不谈“空”或“无”,他只讲“简化”,因为绝对的“空”以及绝对的“无欲”,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老子只告诉我们“清心寡欲”。佛家动辄讲“无欲”,绝对没有欲望,那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成道也是一个欲望啊!想开悟更是一个大欲望。所以说,老子只能教人“清心寡欲”,“寡欲”也就是“道”的一个修养了。


  打胜仗的主帅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国,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他这句话指出慈悲的重要。我们晓得中国文化的所谓三家,在秦汉以前的三家为儒家、道家、墨家;唐宋以后的三家则为佛、道、儒。不管中国文化如何说,在老子作此书时,佛教尚未传来中国,佛教是在《老子》这本书问世后数百年才传入中国的。但远在老子时代,已先提出慈悲观念的重要。后来佛家传入中国,一面与老庄思想,一面与孔孟思想,好像强力胶一样粘牢在一起了。主要的原因是太多观念相同,自然就构成了东方文化的“大器”。“慈悲”是佛家最重要的基本,可是,真正开始讲的是老子。老子说,唯有真正的慈悲,战争才不会打败仗,都是打胜仗的。

  假使我们没有好好研究军事哲学,没有好好研究兵法,对于老子所说的慈悲会打胜仗这句话,一定觉得奇怪。中国人有两句老话,“慈不将兵,义不掌财”,慈悲的人不可以带兵,慷慨的人不能掌握财政,因为他的口袋很松,看到有人可怜,就把钱拿去做好事了。

  但是,老子为什么却说“夫慈以战则胜”呢?这要深入研究军事哲学了,更要深通兵法,才会晓得兵家这一种思想的崇高伟大与重要。中国的军事哲学思想,除了老子还有后面的孙子。孙子可说是中国的第一位军事思想家,世界各国的军事包括苏联的陆军大学,也都是非研究《孙子兵法》不可。

  我们这个国家民族,上有老子、下有孙子,中间有“倪子”,倪子就是儿子,这都是全世界文化研究的题目。

  一般学军事的人,很少提到“慈”,更少提到慈可以打胜仗;可是《孙子兵法》中则提到“仁”。中国文化“慈”与“仁”有时是同义字,只是两个名词的变化,由于时代不同,语言文字表达的不同罢了。大丈夫假如没有仁爱之心,没有爱天下人之心,不能为大将。至少在带领自己的部下时,如果没有仁慈之心,不能视部下如自己的子弟,那是无法打仗的。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都推崇自己的子弟兵,所谓子弟兵,当然不都是自己的子弟,而是自己的部下,都视同自己的子弟一样。历史上项羽的八千子弟兵,都是项羽的家乡人,项羽对部下是仁慈的,只是脾气太暴躁而已。但是,乌江一战打败了,而他的八千子弟没有一个人投降。由此说明,项羽带领部下就很了不起了。那时的人口远比现在的少,而他能拥有八千子弟兵,实在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这八千子弟,战败没有一个人投降,确实不是偶然。

  又如田横的五百子弟兵,当领导人战死,则统统自杀,一个不留。这就说明带领部下如果不是真仁慈,不是真做到如父母爱儿女一样的仁爱,是不会有如此结果的。不但作战带兵是如此,就是领导一个机构,领导一个工厂、一个公司,对部下也是应该如此。

  不过,仁慈并不是如带娃娃一样,下雨了赶快把他抱起来,天热了赶快为他脱衣服。仁慈是真教育,真爱护,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所以能“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不作战处于防御时期时,则是万众一心的坚固团结。

  中国文化中有一句成语,天心仁爱——天地之心,生生不息。天地的心在哪里?天地无心,看不到一个心脏,也看不到一个思想,天地的心在万物上面表现出来,它生生不息。万物的生命靠天地而生,这就是“天心仁爱”,所以,“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一个人真到达了慈悲心充沛于内在时,上天便自然保佑你。这个上天,称之为上帝也好,菩萨也好,乃至于鬼神也好,都在保卫你,保卫万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这一章是上经第十八、十九章的引申,读古书不能像现在考试的是非题或填空改错那样,随便抓到一句做解,必须将前后文连起来读,才能读懂读通。

  武士的精神和修养

  “士”,在我们现在看是读书人,代表了知识分子,受过教育的人。我在《论语别裁》中曾经说过,上古政治制度下的农业社会,地方上乡里之间,十个青年之中,推选一个出来为公家做事,为大众谋福利,这个被选出的人称为“士”。古代的士是文武两方面都要学的,“止戈为武”,拿武器保卫国家,所以要学武。文的方面,那个时候,教育事业都由公家政府负责,所以,上古的知识分子文武兼备。

  文人的代表如孔子,孔子在画像上带剑,因为古代的文人文武并重,没有偏废。另一个观念,所谓“士”,代表了“士卒”,就是作战的战斗成员,后来古书上叫做“侠客”。另外武功好的人,古代称为“壮士”或“勇士”。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不是说他们不会武功,而是说勇武之士平常并没有粗暴的行为。我们国家在军事方面的训练,是教导一个军人要行为良好,不可以有粗暴的行为,应该有“士”的修养。现在写武侠小说的人不一定懂得武功,更少了解“士”的修养,只是凭他们自己的想法去写,所以并不一定正确。

  有一次大家聚会,差不多著名写武侠小说的人都在座,大家在谈笑之间,我说你们不要写太外行的话好不好!据我所知,学生有爱看武侠小说的,简直入了迷,还照着小说上描写的拳法去打,比手画脚伸拳出去,结果第二拳两个人背靠背,向空气乱打一阵。当时那本小说的作者也在座,他说我们本来不懂武功,所以乱写,把想得到的以及听来的武术名词都写上去。他又说:“现在我们武术名相都写光了,把建筑工程也写上去了,很多化学药品也写上去,简直没有东西写了。”但是,他们写小说还算能为社会服务,写到最高的武功,看不到粗暴的行为。

  我们读《史记》的《刺客列传》,司马迁写了很多刺客,第一个刺客是荆轲。燕国的太子丹到处找刺客,要去刺杀秦始皇,有武功的人都不敢来,后来总算找到荆轲,千古留名。但是荆轲的武功,如果拿武侠小说来比较,并不算高,但是他很有勇气。另有一个真的高人,就是盖聂,他本是一位侠客,个子又小,矮矮的,很粗重的一个人。荆轲去看盖聂,轻视他言不压众,貌不惊人,要找他比武功。荆轲把剑一拔,那个样子很难看,大概胡子头发都竖起来,眼睛睁得像铜铃那么大。可是盖聂站在那里双手一叉,只用两只眼睛盯住他,荆轲的剑就拔不出来了,只好把剑还进鞘里,转身走了。

  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上这段描写,形容荆轲只有一句话——“不行”。因为荆轲的神没有练好,盖聂的神把他一盖,也就是眼睛那么一看,就把他看垮掉了,他的武器就出不来了。所以,我们看了《刺客列传》、《游侠列传》,归纳的结果,就懂得“善士者不武”的意思。真正的大勇,有武功的高人,看不见他有粗暴的行为。那些刚刚学了三天柔道、跆拳道的人,就在手腕上包一个皮圈,站在那里斗狠,好像要打出去的样子。

  第二句话很重要,“善战者不怒”,做一个大将军,他的修养是温和好像没有脾气,不轻易动怒。他有高度的智慧,有真正的智慧,也就是具备了战略最高中心的领导能力,所以“善战者不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3: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兵法中的道德应用

  这一章是老子引用兵法,以说明道德应用的原理。在后世的军事哲学与兵法运用方面,老子这一段话是极其重要的,更是军事哲学思想的中心之一。老子这一段话,不是老子自己的创作,他自己在文章中表明是“用兵有言”,说是抄录下来的。但是,也可能是说,这是汲取老祖宗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用兵有言”,是上古老祖宗们对军事哲学的研究。这个兵法,在世界军事哲学上也公认是最高的。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这句话的意思是统帅的大军,表面上看来不做主动,都是在被动地应战。但是,如果依文释义,就被文字骗住了,这样去研究军事哲学也就错了,这与其他兵书上的说法也是有冲突的。老子在这里是讲战争的艺术,等于战争的应用哲学,看起来是不争取主动,绝对是被动。实际上的意思是不主观,不固执成见,而是绝对的客观。其中哲学的道理,是要进一步了解真正的客观形势。

  真正的主动是中心不动,不受环境的影响,所以说,“不敢为主而为客”。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视客观的形势而动,不固执自己的主观,历史上很多人物把握了这个道理获致成功。有人用了这一节的道理去创业即大获成功,做生意大发财的则屡见不鲜。所以,“不敢为主而为客”这句话,就是善于适应环境,把握时代的脉动,把握一切的条件,而顺着环境自然趋势,达到自己的成功。

  “不敢进寸而退尺”,这个道理,后世发展成一句名言——以退为进。上古用兵的最高哲学,常常不求进一寸而是退一尺,退就是真正的进。在我们中国的战争史上有很好的例证,故意退兵,结果是打胜仗,因而产生了一个战争的原理——骄兵必败。一般来说,一个屡战屡胜的部队,打到最后,眼睛打红了,头打昏了,嘴笑开了,接下去也就完了。有时候敌人故意引诱你,故意让你每打必胜,培养你轻敌的骄气,对方所引用的,就是“不敢进寸而退尺”的原则。让你嘛!让你胜利到昏头的时候,然后一包围,你就整个完了。

  “不敢为主而为客,不为进寸而退尺”,这两句话是老子之前上古时代的兵法,老子也做了文抄公。在这本《道德经》中,老子做了两次文抄公,本来千古文章一大抄,这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他在上经中提到“建言有之”,所谓“建言”就是中国古代的格言。第二次文抄公是这里的“用兵有言”,引用四句名人的话来说明他自己的道理。

  老子所讲道德的道理,就是生活的艺术。真正懂得道德的人,就是“行无行”,做了等于没有做。也就是说,中国人讲的做功德好事,不是明做的,而是“阴功积德”。古来的教育,做好事别人不知道,这种阴功慢慢累积起来,留给后代,留给子孙;实际上,留给后代子孙的还是教育。一个人真正的道德是不求人知的,所以,“行无行”就是无为之道。


  不战而胜 轻敌致祸

  “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这就要晓得太极拳了。太极拳把对方挡开了,而对方还不知道,这才是善于运用。手都不必动,已经把人挡开了,只有太极拳才办得到;棚挤按,一转一扭就挡过去了。这是要真功夫的,看不出来的道理,也无人可敌。把敌人丢开了,别人还没有看到你用的手法,还不知道是如何被你丢开、被你打败的,这是最高的功夫艺术。

  “执无兵”,“兵”就是武器,手里拿着武器,你还看不出他手里有武器,现在武侠小说叫做“无影神剑”,没有影子,看不见剑。小说描写小和尚专门放无影剑,手一丢,对方的脑袋就掉下来了,连一道白光也看不见,那是最厉害的,不需要武器而可以打垮敌人。这种无形武器,也可以说就是聪明才智。

  上面这一番道理,讲起来每一句话都很深刻,我们现在只说道理,如果这三个字要加以发挥的话,必须加上历史的经验,引证很多的事实,才能说明这个道理。现在看到的“行无行”,只是哲学性的文章,理论性的讲法,如果没有引证历史的经验事实加以说明,很容易被文字骗住。“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大家都会念,会要嘴皮子的“口头禅”都会讲,可是忘记了整篇的原则和内容。

  “祸莫大于轻敌”,这是一个原则性的说明,我们曾引用过一句历史上的名言,“诸葛一生惟谨慎”,仔细研究诸葛亮,他唯一长处是一辈子谨慎小心。《老子》这章最后的结论,“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做人做事也是这样,甚至于碰到一件小事,得到了十块钱,一样要小心谨慎处理。所以真要做到庄严而艺术的人生,就不要忽略每一件小事,也就是不可以轻敌。

  这个“敌”字,并不一定指敌人,外来的境界就是敌,佛家所讲的“依他起”,也是这个意思。中国文字中的所谓“敌体”,就是外在的环境,你的对方也是,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人、任何事。能够这样的话,你庄严的态度自然产生优良的品格,品格达到了最高处,就是最大的艺术。所以老子告诉我们“祸莫大于轻敌”,如果轻敌的话,“几丧吾宝”,连宝贵的生命都会丧失丢掉。老子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也不违反这个原则。

  这一章引用上古的军事哲学思想做开端,最后又讲到军事方面,“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遭受侵略的一方,不得不抵抗;起来抵抗侵略的这一方,叫做“抗兵”。我们的现代史,对抗日本侵略叫做“抗战”或“抗日战争”,中国就是抗兵。日本对我们无端侵略,就是“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八年抗战,我们处在哀兵的地位,全国的人悲惨可怜,受尽欺压,人们心中充满了愤怒悲痛,宁死也不做亡国奴,这是哀兵。换句话说,像我们打牌的,输家要十分注意,因为赢家赢惯了,可能轻敌,一张牌打错,反而输了,所以说“哀者胜矣”。后世的人常用这个道理处事,大家读了《老子》,就知道古今都是一样,现在许多的俗语、成语都是从古书上出来的。

  老子《道德经》最后十二章,是全书的总结论。从七十章到八十一章的十二章,是否就是老子本人当时所分的章节,在学术上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反正儒道两家在当时的传统观念上雷同,并未严格分家。这本《道德经》是根据数理的观念而定的分章,所谓九九八十一是阳极之数。在这十二章当中,除了对前面各章的学术引申之外,处处显示老子对那个时代的批判,也是对他所处时代的一种讽刺。由此可以充分看到春秋战国时代的混乱,以及老子对时代状况的观点。从老子这本著作中,人们可以发觉那个时代的错误,对我们后世的人,千百年后的人,都可以作为借鉴,因为,这是老子对历史时代深刻批判的一种哲学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3: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披褐而怀玉。”

  平凡的老子,难懂的老子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他自己说,我上面所讲的理论平凡得很,非常容易懂,也容易做到;可是事实上,天下没有人知道,看了也不懂,也做不到。这几句话等于是先知的预言,老子只写了五千言,而我们已经研究了几千年。古今中外,尤其现在这个时代,讨论研究老子文章的五花八门,究竟哪一个人说的合于老子的本意呢?谁也不知道!

  例如,我们在这里研究的老子《道德经》,与多数学者们一样,大半是借题发挥的;是不是老子的本意呢?那就在乎各人自己的修养,自己的智慧,以及自己的造诣与看法了。所以,老子说他的话本来很容易懂,可是天下没有人懂,后世有那么多研究老子的书,这一句话对研究老子的人真是一个很大的幽默。而且老子自己只写了五千字,我们后世到现在为止,关于这五千字的讨论著作,几千万字都有了,那也是很滑稽的一桩事。

  这在哲学的理论上,使我们得到一个概念,就是天下的事物最平凡最平淡的,就是最高深的。真正的智慧是非常的平实,因为古今中外的人类都有一个通病,都把平凡看成简单,都以一种好奇的心理自己欺骗自己,认为平凡之中必有了不起的高深东西,以致越走越钻到牛角尖里去了。

  我们千万要记住,什么是伟大?什么是高深?最平凡的就是最伟大,最平实的就是最高深,而人生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无论多么高的宗教哲学,任何一种思想,最高处就是平淡。所以,我们只要在平淡方面留意,就可以知道最高的真理。老子不过是用一种不同的方法讲出来,所表达的形态较为不同罢了。他只说我的话很容易懂得,也很容易做到,可是天下人反而不知道,也做不到。这不但代表了老子自己的学术思想,也是给古今中外的高明思想做了一个总结论。


  老子与佛教的因明

  “言有宗,事有君”,这两句话老子先提出来,可是与汉末佛教传来翻译的经典大有关系。因为佛教注重因明,就是现在所谓的逻辑。西方的逻辑,本来是从印度因明思想而产生的,共有三支:第一是“宗”,就是讲话有前提有宗旨;第二是“因”,就是申述理由;第三是“喻”,是用比喻说明使人了解。

  在表达或思考一件事情时,先要掌握中心——“宗”,然后引申检讨相关的理论——“因”。比如有同学说,老师我有事找你,这句话不是宗旨,他说我要研究老子《道德经》,这才是一个宗旨。为什么要研究老子?如何研究老子?这是你今天要表达的,这个是“因”。但是,常常是“宗”、“因”都明白了,可是仍旧不太清楚,因为世间的语言不足以表达。不但中文如此,世界上各种语言文字,有时都不足以充分表达一件事物。所以,我们常常感觉,人与人之间很多的误会,就是因为言语文字的缺陷而产生的。

  一个人讲话的时候,声音还不够表达意思,还要加上眼神,还要指手画脚,甚至于还要大声吼。如果这样仍不能使人明了所表达的意思,于是高明的人,像庄子、老子,以及各宗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耶稣等,都会再讲些比喻,因为用比喻表达更容易使对方了解。例如说,你这个人蹦蹦跳跳像一只猴子,那就很容易被人懂得,这就是一个比喻,使“宗”、“因”都清楚了。光讲道理“宗”和“因”,没有加上“喻”,不太容易使人清楚所说的道理。

  所以世界上善于说比喻的书,就是宗教的经典;佛经也好,道家的经典也好,基督教新旧约全书也好,都属于善于比喻的。而且透过一个故事比喻,使人了解后,骂了人也不得罪人。可是因为这么一骂,连听的人也骂进去了,听者粲然一笑,就了解这个道理了,这就是因明的方法。当时,佛学传入中国,翻译因明的时候,第一个提出“宗”的翻译,就是借用老子这一句话——“言有宗”。

  “事有君”,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君,就是主要的中心,有人做了很多事,但自己究竟为什么做这些事,连他自己都莫名其妙;因为他“事无君”,自己的思想没有主宰,只跟着情绪在跑。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言有宗,事有君”,思想要有宗旨,做事要有中心重点。

  老子根据上面这几句话,做一个结论说,我的话是非常平凡,也容易懂,也容易做到,可是天下人反而不懂,反而做不到。这是当时古文写作的方法,也许是当时春秋时代的古文。“言有宗,事有君”是当时的文字,不用联系词与介词。老子是说,大家看了我的东西不懂,他就是不明白,其实我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理论,都包括了“宗”、“因”、“喻”的道理。


  无知的智慧是什么

  下面又转了,说真正的智慧是什么。“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这句话有两方面的解释,一方面照它本身的文义来说,老子是在骂人,因为人太无知了,太没有智慧了,所以不容易懂我的话,不容易了解我的意思,这也可以说是老子的一句牢骚。

  另一方面,这一句话有独立的意思,是说真正的智慧是“无知”;智慧到了极点,知道无知之体,智慧之体,这才是真智慧。有一本佛学的名著《肇论》,作者僧肇,是南北朝时期鸠摩罗什的弟子之一。另一位道生法师亦受鸠摩罗什法师的影响,就是那位“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生公。僧肇法师年轻时跟随鸠摩罗什做翻译工作,后来写了几篇大文章,其中一篇就是《般若无知论》,被誉为佛学最高的研究。这不是工夫,而是真智慧,走上大彻大悟而成佛的真智慧,梵文就是“般若”。真正的般若智慧的体是“无知”。

  当时这篇文章震动了学术界,一般认为人人都要求智慧的成就,如果真智慧是“无知”的话,我们在追求“道”之体时,又须以智慧求到“知而不知”,才能够证道。这其中的道理实在太深了,这是般若智慧“无知”的道理。这一篇文章是用老庄的笔调手法写佛学高深的道理,文字美,哲学理论深。

  另有一篇《物不迁论》,在一千多年之前就说到现在物理科学所讲“质能”的变化。一切东西没有变动过,时空也没有变动过,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变动过;就是我们现在坐车从台北到高雄,在《物不迁论》的理论来说,我们没有动过,你还在本位。因为《物不迁论》——宇宙时空固定一个形态,都在周期性地转,虽然我们坐车到了高雄,但是,地球还在转,转来转去始终在空间的本位上。所以,僧肇当时的四篇名论非常震动各界。僧肇除了佛学以外,也受老庄的影响极大,原因就是老子所说的“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如果依文字本身而言,这篇的意思是幽默人的,是讽刺人的。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真正懂我的少,了解我太多就太贵重了。因为你不了解我,所以我才了不起。说一句笑话,老子这个时候,以普通的眼光来看,似乎有一种阿Q精神,挨了打,心里说,儿子打老子,没关系。事实上,这两句话代表了中国文化另一面的精神,这也就是他在本章的一个结论,“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他说真正得道的大圣人,外面穿的衣服破烂,内在是无价之宝的玉石;换句话说,你不了解我没有关系,我自己有道,贵不可言。后来“被褐怀玉”这一句话影响很大,广泛被人引用。


  老子《参同契》隐士

  汉代以后的道家与道教,甚至于隐士之类,都受这句话的影响。道家一部名著,魏伯阳的《参同契》,在中国文化上被称为千古丹经鼻祖。书中说到自己如何做工夫修道,修炼长生不死,以能成为超凡入圣的神仙。这是修道人必读的一本书,修道的原理与方法都在里面,不过很难读懂。这部书之所以名为《参同契》,是因为修道做工夫的方法都是参合《老子》、《庄于》、《易经》这三本书的原理原则。后来道家称魏伯阳为真人,道教称他为火龙真人。

  魏伯阳所著的《参同契》就引用了老子“被褐怀玉”这句话。另外书中有“外示狂夫”这句话,说一个真有道的人必须知道隐蔽自己,不表现自己有道,外表并不一定衣衫褴褛,也许外形疯疯癫癫,看不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虽然外面显示是狂人,被世上的人看不起,可是,真有道的人倒是希望你看不起,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另一面。

  我经常说,中国文化左右了几千年的历史,而真正影响几千年历史思想与实际的是道家的文化。天下太平的时候,都是外用儒家的学问;到拨乱反正的时代,都是道家的人物出来。出来的这些道家人物属于哪一类呢?是中国文化从上古都有的一种特殊人物,就是隐士们。隐士是后世的通称,汉代称为“高士”,宋朝叫做“处士”,清朝也叫“处士”,这些隐士们本来是永远不出山的。

  所谓隐士,第一都是学问特别好的有道之士,认为人的生命不是究竟,否定世间的一切。第二,没有个人的欲望希求。第三,在某一个时代,他等于西方政治上“不同意票”的一派,始终保留自己的一票不投,也就是对现实不同意。这些人学问好、道德好,可是都跑去当隐土,永远不出来。所以庄子说,这些人“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连皇帝要请他出来做臣子他都不肯,各国的诸侯想与他做朋友也做不到。而这一类的人,却深深影响一个时代的思想。

  例如汉代,我们在历史上所看到的商山四皓,虽然没有做到真正道家的“被褐怀玉”,但影响了汉代早期整个的政治决策。又像东汉时的严子陵等也是一样。其实历代都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外表上都做到了老子这一句话“被褐怀玉”,甚至于我们民间流行的济公活佛也是如此。济癫和尚当时被许多庙子赶出来,衣裤鞋子都穿不上,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去吃肉包子喝酒去了。他也是“被褐怀玉”,“外示狂夫”。所以,在表面上,儒家与道家影响了中国文化,但隐士思想的影响更为严重,因为他们的学问都是帝王师的修养。

  最近有一位博士班的同学听我讲课以后,拼命搜罗资料,要写一篇隐士思想与中国历代政治关系的论文。我说,希望你三年写成,这个问题是老问题,太不简单了,可是一般人从未注意,还认为是最新的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11-21 22:32 , Processed in 0.0811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