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54|回复: 0

明俞恭《崧城俞氏谱序一》

[复制链接]

1384

主题

1863

帖子

81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191
发表于 2024-5-10 20: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崧城俞氏家乘

明俞《崧城俞氏谱序一》

崧城俞氏从百官徙居崧厦,自宋至明,起先只有草谱,在明洪武十四年(1381),才第一次正式修谱,从承直郎兵部主事俞恭、江西布政司参议俞尚禋二人所撰的谱序可知。


俞恭,字孟平,俞诚族弟。家贫力学,在元末刘伯温(名基)游崧厦时,得刘伯温指点,为刘伯温学生。


洪武六年(1373),明太祖朱元璋以开国科举取士,未能获得真才实学之士。皆因元末动荡,许多人才无心埋头读书,因此珍珠失落于民间。


朱元璋接受刘伯温等开国名臣的建议,接受以推荐举士的用人策略。因此刘伯温推荐了在崧厦游历时发现的人才,其中有俞诚、俞恭、朱惟诚等人。


得到举荐,即获朱元璋重用,俞诚任刑部主事,俞恭任兵部主事,朱惟诚为儒官。


明朝中枢的“吏、户、礼、刑、工、兵”六部,俞诚与俞恭掌管刑、兵二部,从平民直接胜任司法部长与国防部长,可谓一飞冲天,位高权重。


也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功臣刘伯温的信任,以及明朝开国之初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气度。


俞恭的谱序被清俞得鲤推为第一,置于首位,称《崧城俞氏谱序一》,也由可见俞恭的才学。


俞恭谱序条理清晰,简明扼要,让人一看就知道俞氏来龙去脉。


为此,俞得鲤评价说:“谱序繁多,观者反杂而无序。此篇叙次迁徙本末,自山东以至崧城,步步着实,直至判院、学士二派所分而止。一览辄识,惟此篇为称首云。”


崧厦俞氏迁自百官,百官俞氏迁自嵊县游谢乡乌坑,乌坑俞氏迁自新昌五峰。


百官姓祖俞仕,字元孙,为一世祖。俞仕生二子,长子俞理,次子俞纯,为二世祖。俞理生子,行三五。俞纯生子,行三二,即崧厦始祖俞夔,为三世祖。


俞夔行三二,即百官俞氏第三代排行第二。俞理子行三五,说明三五比三二迟出生,排行第五。


再看崧城俞氏排行有点乱,如姓祖俞夔生子俞侁,谱系称:“侁,夔公子,行八十,字仲先。”


世系2_合并_裁剪_红线.jpg

崧城俞氏世系截图

这个“八十”不知从何排来?是“八”字辈,排行第“十”,还是什么的?


如果“八”字辈,俞夔只有一个儿子,排行第十,不知从何排起?


何况俞夔伯父的儿子三五,比俞夔出身晚,是俞夔的堂弟,也不至于三五连生九子之后,俞夔才生一子。


再据谱序记载:“三五生细七、细八、细九,列三派于百官。”三五只生了三个儿子,属“细”字辈,也不是“八”字辈。


俞侁生二子,长子俞允,行九五。次子俞元,行百一。


既非“九”字辈,也非“百”字辈。大概取“九五之尊”、盈百余一的吉祥寓意吧!


所以说俞侁的“行八十”很奇怪!


俞氏修谱排行并不关外人事,但因为由此引起了其他异议,所以需要再分析一下。


四进台门对面的大家沥(后称“九字沥”),在宋代有一个大坟头,俞氏后人称家山头(又称“假山头”,音同字不同),即是俞氏二世祖俞侁夫妻合葬的大坟。


家山头边树木葱茏,成为清初三太公俞木设计的“三息阿”景点。


之所以俞侁的坟比初始祖俞夔的坟要大,一来是初始祖迁徙创业之初,买房买田,生儿育女,花费巨大,征秘书郎不就,又无俸禄,经济有限,所以丧事从简。至孺泣无岁月,以尽礼替厚葬。


到了俞侁一代,情况大为不同,俞侁以迪功郎致仕,享受国家俸禄。


长子俞允,字公佐,仕宋文思院判院。次子俞元,字公辅,登宋进士,仕端明殿学士。成为功名富贵大家。


因此,二祖墓葬时实力雄厚,在大家沥北,南向高坟,有石围墙,并在坟边有“时思庵”,庵边有巷,称“太平巷”。地块为“致”字号地,并石围墙记入宋代官方《丈量册》,注云:“八十,迪功坟。”


“八十”是石围墙周长,长度单位应该是“尺”,而不是“丈”。如果是“八十丈”,那占地太大,太过奢侈招摇了。


有人说三息阿高数丈,顶上广数丈。高数丈,那有好几层楼高了。顶上广数丈,那底下就得有好几十丈了。


而且几丈高的土坡,太陡还爬不上去,上去了也难下得来!


如果是三个老头想到三息阿顶上去歇一歇,爬上爬下不讨巧,恐怕又要新添“三息阿”了!


这样劳命伤财的游戏,恐怕三太公不会做吧!


​可能有人误把“八十”理解为“八十丈”了。


家谱中所以称“古丈量册”,是指宋代官方对土地、房屋地基、坟墙占地等进行丈量的记录册。俞氏家谱在明代修编,所以称宋代为“古”。


而家谱中的祖先排行,其实是后人修家谱时的编排,当初并无排行。


由此推测,把俞侁排行为“八十”,不过是借用俞侁有“八十”的石围墙数据。石围墙在先,排行在后,一数两用,如此而已。


俞恭的谱序原文整理、标点如下:


崧城俞氏谱序1_1.jpg


崧城俞氏谱序一

粤自浑噩无文之世,未知有姓,及伏羲氏,始制六书,正姓氏,统其祖宗所自出,别其支派所自分,盖崇恩爱,厚亲族,远禽兽也。


吾鼻祖俞跗,为有熊氏圣相,而子孙蔓延天下。时代殷遥,统系不可考矣。


至唐元宗开元时,庄府君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金岭下梅径村青社里,五代皆进士,始有世系相传,而以庄府君为一世祖。


庄生二子,曰颐正、祥正。祥正生二子,曰允元、智元。智元生彦芳、彦辉。彦辉生致尧、致昱。致昱生子稠。稠生四子,曰珣、珫、玢、玗。


罹黄巢乱,珣仕余杭,遂隐剡之五峰,是为新昌共祖。其珫隐于杭,玢隐于京,玗隐明州。自庄迄珣,盖已七世,咸由青州徙居者。星散棋置,难以尽录。


我新昌祖珣,生二子。长承休,居宁川。次承志,生仁裕。仁裕生伯渊、伯深、伯潜。伯潜徙虞之东门。


伯深生文兴、文旺、文雅、文应。文兴徙静安坊,文旺徙明伦坊,文雅徙东山,而文应独迁嵊之游谢乡乌坑。


文应长子全太,仍居乌坑。次子全奇,生仕,字元孙,徙百官。元孙生二子,曰理、曰纯。理生三五。三五生细七、细八、细九,列三派于百官。


纯生三二府君夔,由百官徙居崧城,是为我崧城始祖。夔生八十迪功侁。侁生二子,曰允、曰元。允即九五判院,元即百一学士,列二派于崧城。


允生万五、万十三、万十五、万廿二,为判院一派。元生万十一、万十七、万廿三、万廿五,为学士一派。


夫三二府君系第十五世,逮予辈二十四世,居崧城已十世矣。其崧城有徙寓他乡者,尚未尽述。今汉远弟得新昌默翁谱,而续其后。予为叙次迁徙本末,以为便览云尔。


明洪武十四年(1381)承直郎兵部主事二十四世孙恭敬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9-8 11:39 , Processed in 0.0598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