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61|回复: 0

蓦底纳马哈麻圣人陵寝的神迹

[复制链接]

1493

主题

1986

帖子

877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778
发表于 2025-1-11 14: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洋番国志

蓦底纳马哈麻圣人陵寝的神迹

中国佛教的戒律,是禁止展示神通的,神通是人的潜能,并不是道。


神通是人在修行过程中的潜能暴发,是修道境界提升的一种现象,还在修养的半途,还没有达到道的至善境界。


因此显示神通的过失,就会把人引向追求特异功能上去,人的贪心执着一旦变成了追求神通,而不是道,那就等于是半途而废、追求外道。


修道是修解脱,修道变成追求神通,那就会让人变得贪执更加顽固,更加无法解脱烦恼而得自在。


所以在《西游记》中描述,孙悟空在得了菩提祖师的点化之后,孙悟空凭着自己的天生灵性,顿时神通广大,变化多端了。


但是却被菩提祖师赶出山门,不再认孙悟空为徒,也不让孙悟空说师父是谁。


就是因为孙悟空犯了佛门大戒,让一众师兄弟看了孙悟空的神通之后,心里发痒,也想学神通,忘了修道的目的,成了求外道。


这是中国正统的大乘佛教,但是小乘的又是另一套,尤其是对于文化落后的地区,文化不够,悟性不够,就得小乘、密宗,显示神通,展示大威德,这样信仰的人就多了,变得容易普及教化。


佛教密宗以西藏最为有名,历史悠久,门派众多。因此新疆与西藏邻近,宗教传播,新疆自然也学藏传密宗,称为回回教。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经过新疆,称“西域”。新疆有一个令西洋人羡慕的“天堂国”,又称“西城”,四时如春,风景融和。天堂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必经之地,古称“筠冲之地”,即像一根竹管中间的通道,是直通、直冲的。


据元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可知:


“天堂,地多旷漠,即古筠冲之地,又名为“西城”。风景融和,四时之春也。”


p0076 夷岛志略 天堂(红线).jpg

《岛夷志略》记载天堂

因此,在默加传回回教门的马哈麻是“西方圣人”,即来自新疆天堂(西城)。因为回回教源自西城天堂,所以才得了一个“天方”的国号,表示是继承新疆天堂国的回回教宗,承认中国新疆为宗祖国。


马哈麻,又名“摩诃末”。“摩”与“马”,一字双音,现在我们这里还是这样两种叫法,普通话称“马”,土话叫“摩”。


回回教是藏传佛教的密宗,信仰的是“摩利支天菩萨”。因此回回教多姓“摩”,即姓“马”。


郑和原名“马和”,郑和的父亲叫“马哈只”,在默加的回回教圣人叫“马哈麻”,为什么回回教这么喜欢姓马呢?


因为摩利支天女姓“马”,所以信仰回回教的族人就喜欢姓马,就像信仰释迦牟尼佛的显教出家人,都改姓“释”一样。


据《佛说摩利支天菩萨经》记载,摩利支天菩萨管理的范围在太阳系,是太阳系天女,有三首八臂,神通广大,像观世音一样救苦救难,真诚相信,有求必应。


人是一首两臂,三首应该六臂,八臂应该四首,怎么会是三首八臂?


这就是佛教密宗的秘密,密宗其实就是显宗,只不过是把想要表达的含意,用形象化的佛像形式展示出来而已。


比如,伊斯兰教引以为傲的先知智慧,就是:一手仗剑,一手执经。


其实这就是摩利支天天女手中拿的两样法宝,天女共有八只手,拿了八种法宝。



摩利支天菩萨

那为什么天女少了一个头呢?那是表示这是一位隐身菩萨,可以让人看见,也可以让人看不见,隐显莫测,是不是很神奇!


据唐朝僧人不空翻译的《佛说摩利支天菩萨经》是这样记载的: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日前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捉,无人能害。”


“日前有天”,就是天在太阳之前。天女就在太阳前面自在行走,但是太阳看不见天女,天女能看见太阳。更何况是普通人,自然是“无人能见,无人能知”。


比太阳还伟大的光明女神,如果人人崇拜光明佛母,不成佛,也有太阳一样的光明了。


因此回回教的传播之处,都能“风俗和美,人少犯法”,据《西洋番国志·天方国》记载。


这就是中国佛教与儒、道文化融为一体,先以修心正身,内心光明,然后普化天下,“止于至善”是一致的。


那么,西洋夷人低劣难化,为什么在马哈麻死后,仍能坚信不移呢?


这是因为马哈麻不但在生前展示了神通,让西夷威服,而且在临终许下宏愿,发愿离世后仍默默保护回教信众。


这才有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尝能够看到蓦底纳马哈麻圣人陵寝的神迹。


据《西洋番国志·天方国》记载:“又,往西行一日,到一城,番名‘蓦底纳’。城中马哈麻圣人陵寝在焉,至今墓上发毫光,日夜侵云而起。


墓后有井,番名‘阿必糁糁’,味清甘。番人往往取水置船中,遇风飓作,以水洒之,风浪顿息。”


这就是传说中的“圣水”,周边番人有走一二年去朝圣的,大概有许多信徒是想看圣墓闪闪的毫光,想求圣水保平安吧!


但是现在这个神迹,已经在数百年前被回回教的敌对派毁坏了。神迹不存,教义被改,失去了真诚信仰与保护的那一片沙漠,从此之后,就一直充满着战火与苦难。


尤其是现在,中东阿拉伯国家,更是成为世界动荡的中心。


为什么呢?因为原有崇拜是光明太阳女神,现在跪拜是残月孤星墨绿夜,一个是信仰光明,一个是信仰黑夜,性质完全变了。


所以伊斯兰教是世界恐怖组织的繁殖基地,不是没有原因的。


原来默加回回教的被打倒、摧毁,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力量,背后都是有西方另一种破坏势力在推动,与侵略、分裂中国是同一来源的组织。


由此可见,中国回回为什么从明朝的护国教变成清朝的乱国教?其中的缘由,不言而自喻了。



瀛涯胜览

再来看《瀛涯胜览·天方国》记载:


“又,往西行一日,到一城名‘蓦底纳’。其马哈嘛圣人陵寝,正在城内。至今墓顶豪(毫)光,日夜侵云而起。


墓后有一井,泉水清甜,名‘何(阿)必糁糁’。下番之人,取其水藏于船边。海倘遇飓风,即以此水洒之,风浪顿息。”


这一段改动不大,毕竟是称赞西洋马哈麻圣人的,所以基本保持了原貌。


现在史学研究专家说:在《西洋番国志》中,记载的马哈麻陵墓与阿必糁糁井,不在蓦底纳,在麦加,记载错误了。


其实明代的记载没有错,原来就在蓦底纳,后来被回回教内部的宗教叛徒毁坏了。再后来,又在麦加伪造了一座马哈麻陵墓,另挖了一口圣井。


现在马哈麻的陵墓上,早已没有毫光,井水也不再灵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5-2-5 18:45 , Processed in 0.0699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