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番国志
正宗回回教礼拜寺四方而顶平
据《西洋番国志·天方国》记载,麦加的礼拜寺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古代是中式多柱建筑,屋顶是平顶的,而不是现在大蒜形状的圆顶。
所以说中国古代的回回教,不是现在西洋的伊斯兰教。现代的麦加伊斯兰教,在近代已被回回教的叛徒瓦哈布篡改,马哈麻昼夜能发毫光的陵墓也被瓦哈布摧毁,正宗的回回教已经在麦加消失了。
瓦哈布之所以能够摧毁根基深厚的回回教,其背后是有某些势力推动的。就像现在推翻叙利亚的恐怖分子朱拉尼,其背后是有某些国家在支持。
所以表面上看是宗教教义之争,其实是国家民族的利益之争,借宗教的名义进行侵略,就一直是西方邪恶组织的拿手好戏!
西方侵略中国,也是以宗教宣传的名义,对中国人进行奴化、分裂,以此来殖民中国,灭亡中华民族。
瓦哈布组织的反回回教势力,称之为“瓦哈比派”。不但摧毁了马哈麻圣陵、阿必糁糁圣井,还拆毁了麦加天堂礼拜寺,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
之所以《西洋番国志》被埋没了六百年,就是因为书中有正宗回回教的历史记录,所以西洋伪教徒要掩盖真相,就对《西洋番志》进行焚烧与禁止出版。
现存于世的两本《西洋番国志》手抄本,是中国的有识之士的家庭,一代一代硬是传了六百年,真的不容易!
如果不是新中国,《西洋番国志》肯定还不出面世,一旦面世,也会被强大的邪恶势力焚毁。
所以,由此可知,西洋三教其实是一伙的,一直是毁灭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幕后黑手。
瓦哈比派的得势掌权,对回回教的教义进行了颠倒,从此回回教就从平和教变成了偏执教,从多神教变成一神教,从崇拜天道、太阳,变成了跪拜残月、黑石,从光明走向了黑暗,从善良走向了极端。
几乎成为境外黑暗势力的工具,而且渗透进中国新疆、甘肃、云南等地。
据说瓦哈布是沙特王室家族的前辈,现在又称沙特王室家族是犹太人,那不等于是说犹太人毁坏了回回教嘛!
现在攻占叙利亚的恐怖分子朱拉尼,据说也是犹太人。
犹太人信犹太教,犹太教推翻了回回教,不正好说明回回教比犹太教起源早,犹太教不过是鸠占鹊巢而已。
西洋三大教中,回回教是源头的老大,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都是后起之教。现在的伊斯兰教墨绿化,是篡改回回教而成,属于寄居夺魂教。
伊斯兰教对回回教的篡改,最为明显的就是教义与教堂式样的改变。
原来的清真寺是中国式样的,是四方平顶的,而不是圆顶形的。
圆顶形是西方近代才有的建筑式样,是钢筋、水泥、模块预制的产物,不是古代的建筑式样。
而且古代西方也缺少制作圆顶的天然材料。西方土地贫瘠,水源缺乏,树木稀少,所以大型建筑都是石块作为材料。
而西方的山石材料,与沙漠属于同一性质,就是石质沙化、硬脆,容易断裂。
西方寒热不调,物产稀少。不像中国四季分明,物华天宝。中国名山众多,石质各异。如绍兴有名的青石,细腻坚韧,可以做青石板、石碑、桥梁石、长型石柱。西方根本就没有这种上好的石材。
因此贫穷限制了西方的建筑,回回教天堂礼拜寺就算最奢华,也只能石柱木梁为主,以平顶建筑结构作为安全标准式样,如果把分量很重、容易风化、硬脆的石块弄个穹顶,不压死大量教徒才怪!
伊斯兰教堂
有人说:圆顶教堂是东罗马帝国的教堂,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把索菲亚教堂改成清真寺,把教堂顶上的十字架改成新月。
由此可见,西方历史上不存在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因为西方古代根本就没有什么圆顶教堂。
就像西方所谓的五千年金字塔,也是钢筋、水泥、碎石混凝土的近代建筑。现在已经风化严重,破绽暴露。
风化严重的金字塔
据《西洋番国志·天方国》记载:
“到天堂礼拜寺,番名堂‘恺阿白’。其周如城,有四百六十六门,两傍以白玉石为柱,共四百六十七柱。其在前者九十九,后一百单一,左一百三十二,右一百三十五。堂制如此,皆以五色石,辏为方而顶平。内以沉香木为梁,以黄金为承漏。墙壁皆蔷薇露、龙涎香和土为之。”
“恺阿白”,就是回回教的“天堂礼拜寺”,也就是“清真寺”。“恺阿白”,现在写作“克尔白”。
天堂礼拜寺是以石柱多而成名,为什么要用这么石柱?
而且还有规定的数字,前后左右石柱数量是有多少的,如二百根的石柱,前面用一百零一根,后面用九十九根,而不是前后各用一百根。这是怎样回事?
上回说到回回教是从中国新疆传播过去的,并带去了回回历法,用石柱以计数,可以获得直观而印象深刻的感觉。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就地取材,因地之宜。中东麦加沙漠,炎热如夏,没有雨雪,全靠夜露润草,因此缺少森林树木资源。
沙漠上有一些光秃秃的山,因此就成为了上好的建筑建材料,开山凿石,因此中国的铁锤、铁鼎与石匠技师,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商品与工程大队,一路向西,直达红海之滨、西洋尽头的麦加。
面对脆而易断的石材,只能采用多柱的形式,减少间隔距离。白玉石属于珍品,用来作门面的石柱。
其余则只能用杂质多、颜色不纯的五色石,取长补短,互相凑合拢来,构成为方而顶平的礼拜堂。所以记载:“堂制如此,皆以五色石,辏为方而顶平。”
因为顶上平铺五色石,所以内部需要木梁支撑,所以“内以沉香木为梁。”
沉香木为珍贵木材,为了高贵的光明天女,就得献上珍宝。沉香木不是麦加土产,应来自外国进口。
沉香木用几根?《西洋番国志》没有记载,应该有数十百根之多,以不让顶上的石板塌陷为原则。
而《瀛涯胜览·天方国》记载:“其堂以五色石叠砌,四方平顶样。内用沉香大木五条为梁。”说只用了五条沉香大木为梁,显然是错误的。
一百多根石柱的间距的大型建筑,只用五根横梁,一根横梁有多少长?五根横梁之间的间距有多少宽?五根梁上面得放多少长的石板?
所以《瀛涯胜览》对《西洋番国志》的改动,此处又露了馅。
再来看天堂礼拜寺堂内修饰,“内以沉香木为梁,以黄金为承漏。墙壁皆蔷薇露、龙涎香和土为之。”
黄金承漏是一种沉香木梁与墙壁之间的装饰品,沉香之名贵用黄金衬托,显得礼拜堂壮重华贵。
墙壁都用蔷薇露、龙涎香的香料和土涂抹。香花供养,是古代对佛菩萨的敬重,同时具有保健作用。
人员密集之地,空气容易混浊,香料具有清新、杀菌作用。
由此可知,恺阿白是指整座四方的大型礼拜堂,而不是一个四方的小盒子。
现在克尔白小黑房
现在麦加伊斯兰教在跪拜的黑房黑石,已经不是原先从中国传过去的正宗回回教礼仪了。
而中国回回教自清末被境外势力煽动之后,也一反常态,迷失自我。而回回教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改名“伊斯兰教”之后,更是跟着西洋人鹦鹉学舌,还跑到万里之遥的麦加去“朝圣”。不知道中国才是世界回回教的圣地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