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唐天宝创建请真寺碑
创建清真寺碑记
赐进士及第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王鉷撰篆
窃闻俟百世而不惑者,道也。旷百世而相感者,心也。惟圣人心一而道同,斯百世相感而不惑。是故四海之内,皆有圣人出,所谓圣人者,此心此道同也。
西域圣人谟罕默德,生孔子之后,居天方之国,其去中国圣人之世之地,不知其几也。译语矛盾,而道合符节者,何也?其心一,故道同也。昔人有言:千圣一心,万古一理,信矣。
但世远人亡,经书犹存。得于传闻者,而知西域圣人,生而神灵。知天地化生之理,通幽明死生之说。如沐浴以洁身,如寡欲以养心,如斋戒以忍性。如去恶迁善,而为修己之要。至诚不欺,为感(心)之本。婚姻则为之相助,死丧,则为之相送。以至大而纲常伦理,小而起居食(用)之类,罔不有道,罔不立教,罔不畏天也。节目虽繁,约之以会其全,大率以化生万物之天为主。
事天之道,可以一言而尽,不越乎“吾心之敬”而已矣。殆与尧之“钦若昊天”,汤之“圣敬日跻”,文之“昭事上帝”,孔之“获罪于天,无所祷”,此其相同之大略也。所谓百世想感而不惑者,足征矣。
圣道虽同,但行于西域,而中国未闻焉。及隋开皇中,其教遂入于中华,流衍散漫于天下。至于我朝天宝(742),陛下因西域圣人之道,有同于中国圣人之道,而立教本于正。遂命工部督工官罗天爵董理匠役,创建其寺,以处其众。而主其教者,摆都而的也。其人颇通经书,盖将统领群众,奉崇圣教。随时礼拜以敬天,而祝延圣寿之有地矣。
是工起于元年三月吉日,成于本年八月二十日。的等恐其世远遗忘,无所考证,遂立碑为记,以载其事焉。
时
天宝元年岁次壬午仲秋吉日立
(说明:唐《创建清真寺碑》石右下分裂弥补,字有残缺。整理原文的括号中字,为据文意或隐约笔画增补,以供参考。)
开心阁主人案语:
清真寺,即回教礼拜寺,与景教同类,以礼敬天道为“修心”法门。
景教出自大秦,大秦在印度北部、中国西部、今尼泊尔一带。大秦至中国,必渡海至波斯,骑驼越新疆、至西安。后人以为景教是波斯教,其实是大秦教。
大秦是中国移民,身材高大。于商周之乱,西越雪山而居,名为大秦。景教即中道教的演变,或可称之为中国三代之古教。
据《西洋番国志》记载:天方国,又称“天堂”,在古丝绸之路要冲,即今新疆和田。郑和祖先即从天堂移居云南,时在宋时。
《创建清真寺碑记》 云:“随时礼拜以敬天,而祝延圣寿之有地矣。”“祝延圣寿”,即指敬祝唐皇万寿无疆。可见回教是敬天爱国之教。今之所谓伊斯兰教,实非旧之回回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