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331|回复: 0

大秦景教十字象与中国天文(四)

[复制链接]

1530

主题

2025

帖子

900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05
发表于 2025-2-27 08: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秦景教十字八镜

大秦景教十字象与中国天文(四)

上回说到大秦景教合乎天道,有“制八镜之度”,“启三常之门”,这都是现在天主教(包括基督)、伊斯兰教所没有的教义与仪轨。


因此说天主教称在唐代已传入中国,那是毫无根据的。


天主教拿着一个钉死耶酥的十字架,本身就是西方野蛮的血腥刑具,象征西方的野蛮残酷,怎么能代表圣像?实在无法理喻。


关于大秦景教十字象与中国天文之间的关系,上回对“八镜之度”与“三常之门”,只说了一半,现在再继续演绎、深化。


“制八镜之度”的“制、度”,就是制定景教的礼拜制度、规范。


景教礼拜有八个步骤,面向八个方向,就是道无不在,礼无不敬,面面俱到的意思。


回教出自景教,回道与景教同道。


明重修清真寺记_压缩.jpg

明开封《重建清真寺记》


明代一块开封的《重建清真寺记》,被冒认为是犹太教传入中国。理由是碑上写着“一赐乐业教”,就是“以色列教”。“以色列教”,就是“犹太教”。许多人还真相信了。


但是《碑记》明明写着:“噫,教道相传,授受有自来矣。 出自天竺,奉命而来。”


“天竺”在古印度呀,犹太人是印度人吗?犹太教是印度教吗?


所以白话文运动之后,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人看不懂石碑上写着什么,任凭崇洋媚外的专家瞎扯蛋,真是近代中国文化界的悲哀!


一赐乐业教的清真寺是回教,其前身是大秦景教。大秦又名五天竺,大秦很大,分天竺为东南西北中五天竺,国王兼法王居中天竺。


天竺国是中国宋朝的番国,景教士奉天竺国王之命,“进贡西洋布于宋”,因为货多途遥,所以押运货物的有七十姓百来人。到达中国之后,看到汴梁的繁华安定,就不想回去了。于是向宋朝皇帝提出请求,中国宽宏大量,就批准同意了。


“帝曰: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


因为是归化印度人,得到宋朝皇帝赐建的清真寺,在中国安居乐业,所以才称“一赐乐业教”。哪里是“以色列”,宋代有“以色列”这个国家吗?以色列是二战后的产物,明清以前连影子都没有。


明重修清真寺记_截图2_红白线.jpg

始焉鞠躬敬道,道在鞠躬也

现在再来看“八镜之度”是怎样的?在《重建清真寺记》中详细记载,其实就是八个礼拜步骤。天天认真练习修心,可以达到“炼尘成真”的境界。


《碑记》原文如下:


“祖贤一敬之修何如?必先沐浴更衣,清其天君,正其天官,而恭敬进于道经之前。道无形像,俨然天道之在上。姑述敬天礼拜纲领而陈之。”


第一步:“始焉鞠躬敬道,道在鞠躬也。”


第二步:“中立不倚敬道,道在中立也。”


“静而存养,默赞敬道,不忘之天也。动而省察,鸣赞敬道,不替之天也。”


第三步:“退三步也,忽然在后,敬道后也。”


第四步:“进五步也,瞻之在前,敬道前也。”


第五步:“左之鞠躬敬道,即善道在于左也。”


第六步:“右之鞠躬敬道,即不善道在于右也。”(“不善”,指秋杀、灭死。)


第七步:“仰焉敬道,道在上也。”


第八步:“俯焉敬道,道在尔也。终焉。”


“而拜道,敬在拜也。噫!敬天而不尊祖,非所以祀先也。


春秋祭其祖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维牛维羊,荐其时食。不以祖先之既往,而不敬也。


每月之际四日斋,斋乃入道之门,积善之基。今日积一善,明日积一善,善始积累。至斋,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是佛教的根本教义,回教虽是小乘,而能做到“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即是行菩萨道的大乘佛菩萨了。


因此古代景教与回教,都是敬天敬祖、爱国爱民的。清末以后的回教则已变质,成为了西方分裂中国的工具。所以现在必须对回教与基督教进行中国化的改造。


否则,放任自流,暗中煽动,都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文化对立的延续,境外分裂势力的温床,前辙不鉴的祸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4-4 11:45 , Processed in 0.0478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