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秦景教十字象
大秦景教十字象与中国天文(五)
昨天因为讲“制八镜之度”的内容有点多了,所以没有再深入分析“启三常之门”的含义,今天接着来探讨“开、生、灭死”之道。
景教三常之门寅、午、戌
佛教经常讲“生、老、病、死”,就是一个人生的过程。如果加以分段,就是出生、成长、死亡三个阶段。大秦景教所说“开、生、灭死”,就是指人生的三个关键阶段。
当然,景教不单是在指人生,其所指的天道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太阳的运动周期。而人与万物生于天地之间,其生命的分段生死过程,也是与天道的太阳运行规律是一致的。
因为景教与道家都是根据天道太阳规律而创制的宗教,所以景教与道家是极其相似的。只有礼拜仪式上有不同,而叙述“道”是什么形象时,几乎就是一模一样。
这也不奇怪,道本唯一,道原如此,如果把道说成两样,那就不是道了。至少有一方说错了。
再从历史来看,大秦本来是中国人,是中国人避乱世而移民到中国西部、古印度北部,传承的仍然是中国道家文化。
所以如果以老子《道德经》配合来解读景教,就会觉得很有意思。
景教的大秦寺是坐西向东的,就是要学习太阳的“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永远是迎接新生的新气象,就会有生生不息的长生久视之道。
那么为什么景教不坐北朝南呢?再说《景教碑》中说到正南午时的好处:“能事斯毕,亭午升真。”世事已了,功德圆满,正午直立向上真身升天了!
正午的阳光最为热烈,属于纯阳,阳光真纯之色,为紫阳。所以道家修仙的人,内炼金丹成熟,成为紫阳真人、纯阳真人时,就好像就是太阳的正午,这时就修炼成仙了,就飞升上天,即是“亭午升真”。
“亭午”的“亭”,是正、当的意思。亭午,即是正午、当午。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关键,飞升得道,就好像人生获得冠军的奖牌。而要成为获得冠军,捧得奖牌,则是需要艰苦的训练,不断地积累。
正午站立南方的至高点,其起步是从东方太阳能量的不断积累而生,所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修正身心、积累能量才是修行的起步与关键。
所以来看老子在《道德经》中透露道家修道的原理: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老子用的是比喻,如果用“太极”去理解,则比较确切,太极是黑白的阴阳鱼。但太极太过抽象,不太为人所了解。以天地之间最常见的太阳运动也比喻道,那么正南午时是雄、是荣、是白,而东方太阳黎明初升,是雌、是辱、是黑。
太阳所呈见雄壮、荣耀、光明洁白,其实是一个变化过程,是从雌柔、忍辱、内心光明而来。因此只有积累因,才能获得果。守雌、守辱、守黑是因,最终获得知雄、知荣、知白之果报。
那么辛辛苦苦修行,知雄、知荣、知白的果报可以长期享用吧!也不见得,“物极必反”,阳极必阴,雄壮、荣耀、洁白仍会变去,走向灭死。
所以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因此,景教所说的“三常之门”,就是指此,东方“守雌”是开门,南方正午“升真”是生门,戌时入夜是灭死门。
戌时对于一天来说,是太阳落山入夜了。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戌时就是人死亡之时。而对于太阳系的地球万物来说,这时太阳不照大地,人与万物也就全部灭死了。
太阳为什么不照大地了呢?因为太阳也是运动的,太阳也有运行轨道,当太阳运行至最远处,便有一段时间照不到地球,于是地球就进入寒冰黑暗时期,万物就不生了。
对于一天十二时辰来说,太阳从寅时开始,正午光明万丈,过午偏西,到戌时就进入黑暗,光明消失。
太阳从寅至午到戌,是九个时辰。还有亥、子、丑三个时辰不见阳光,属于寒水。以小喻大,大小一致。太阳系周期规律也是如此。
再来看西方有一个若隐若现的共济会组织,他们把景教的十字象学了去,并进行了改造,就变会成了印在一美元上的“三角一只眼”。据说三角是金字塔,一只眼是统治者。
一美元中的三角一只眼
西方直线思维而不知道的一伙富贵商人,已经捣腾世界五六百年了。他们不了解三角是指“开、生、死灭”的“三常之门”,“常”就是常道,不可能改变的规律。统治必然会崩溃,财聚必然会财散。
西方所有富豪都是迷信一神教的,一神教的好处,是既可以控制大众的精神思想,又可以享受至上无上而无穷尽的权力与富贵,岂不妙哉!
脱离于天道的迷信宗教,除了麻醉别人,就是麻醉自己。除了害己,就是害人,害了全世界。西方宗教的外衣,现在可以剥去了。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世界之乱,根源是一神教的偏执远离了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