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527|回复: 0

学医往事

[复制链接]

1530

主题

2025

帖子

900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05
发表于 2025-3-6 03: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医往事

老顾123

“四清”运动以后不久,单位领导通知我立即去绍兴参加“专署农民医生师资训练班”,学习“针灸、草药、推拿”,然后作为师资去培训农村赤脚医生。改变农村长期缺医少药,解决广大农民看不起病的现状。训练班设在绍兴地区医院住院部的后面。六十几年前的往事,我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27名学员,分别来自绍兴、新昌,上虞各个医院。有医师、护师和中药士。


老顾学医合照2.jpg

上虞学员中后排左起作者本人,崧厦医院章x寿、蒿垻医院陈X君、章镇医院韩X耀。中排左起沥海医院俞X瑜、上虞县防疫站秦X道,温州永嘉医院夏嘉华老师、曹娥医院袁X根、东关医院刘X祥。前排左起人民医院穆X煌、小越医院陈x珍、温州平阳医院张习娥老师、丰恵医院朱X琴。学员中年龄不一,最大的五十来岁,来自绍兴齐贤医院,姓诸,终日戴着墨镜的老军医(部队专业);最小的是位中药士,不到二十,姓何,来自绍兴中医院;我是倒数第二,刚好二十出头。专署领导宣布我为班长。训练班还建立了临时党支部,书记姓孟,来自绍兴麻疯病医院。


教师是温州专署下属的永嘉、乐清、平阳医院的医生,是绍兴专署请来的。温州地委书记李铁峰对此项工作相当重视。


上课没几天,绍兴专署专员通知我和温州来支教的几位老师,说温州地委书记李铁峰要在绍兴交际处接见我们,晚上派轿车来接。我是第一次坐轿车,心情有点激动,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轿车那是稀罕之物,不像现在多如牛毛。笫一次和高级干部见面,真的有点受宠若惊。我们在交际处门前下车,李书记和绍兴专署领导早就等候在那里,笑脸相迎,亲切地和我们一一握手。当坐谈会结束和李书记话别的时候,他给我们手上塞上几个黄岩蜜橘和苹果,这种水果当时还是稀罕之物呢。他还笑着风趣地说:“你们辛苦了,权当奖励。”


课程安排推拿为先。推拿老师夏嘉华,来自永嘉医院,五十多岁,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不用讲稿,医术精湛。每当上课时,把我当作教具,在我身上用手指点拨经络穴位,并用推、拿、提、捏、揉、滚的熟练手法在我身上演示,我感觉他的手法有力、柔和、自然、舒服。课后老师安排我们在自己或在同学身上练习。推拿是一门站着化力气给患者治病的累活儿,要靠医生的腿功和手劲。所以每天早上,他要我们练习“鹰爪功”,二十七位同学排列二行,双脚摆成马步,两手平举,手指握成鹰爪状,纹丝不动地站上半个小时,像“稻草人”一样。路过的医生、护士等好奇地停下来驻足观看。如果是现在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晨练气功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家常便饭。


几天下来,我们饭量大增,怪不得政府有特殊政策,在月定粮27斤粮票的基础上,额外追加八斤粮票和津贴。


针灸是一门动脑筋的学科。有来自温州平阳医院的张习娥老师讲解。她用教棒指着针灸挂图上的十四大经络,密密麻麻的穴位,让我们看得晕头转向。张老师说:“目前只需记住十四大经络走向和三百六十一个穴位就行,至于‘奇穴’、‘阿是穴’碰到要用的时候学习也不迟。”总算透了一口气。为了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师资,大家狠下决心背诵穴位。晚上各自睡在床上默记,早上找一个偏僻角落相互提示背。还在自己身上画上穴位标记,用75%酒精棉球,将銀针一勒,皮肤消毒,咬咬牙在自己身上快速针刺“合谷”穴或“足三里了”穴,借以练习手法,感受酸、麻、重的感觉。事隔一个甲子余,我闭上眼睛还能背诵经络歌诀,这不“手太阴肺(经)十一穴,十四经络独当先,能医五官颜面患……”;“头面‘合谷’手,腰背‘委中’流,头颈寻‘列缺’……”


在课堂上学习草药好比纸上谈兵,比如治疗小儿疳积的“地锦草”,由乐清医院沈向阳老师照图片讲解,我们听了像云里雾里。她从住院部石板路边拔来了一株地锦草,直观地讲解,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后来我们将课堂搬到绍兴青陶公社,那里山多草药也多。我们上课和吃住安排在青陶茶厂。上午上课,下午老师带我们爬山涉水寻草药。大家还步行二十里外的十八岙去釆草药,一点也不觉得累,可现在上下个楼梯也要息上好几回,时间不绕人啊。那山岙里冷门草药多,如七叶一枝花、倒挂金钟、白花蛇舌草……当傍晚回来时,有的肩背大捆草药汗湿衣衫,有的手拿竹竿当拐用,每个人还手提木制标本架子,将每株草药做成标本。27人的队伍,稀稀拉拉排成了长长一串,大家有说有笑。绍兴医院刘洪滨医师还给我们拍了张集体照,戏言:“我们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一起的机会。”当我今天翻看六十年前发黄了的黑白照,感叹青春不再,这支队伍如今还有几个健在呢?因为倒数第二个我,现在也跨入奔九的行列了!


老顾学医合照1.jpg

我们在青陶公社卫生院开设了“针灸、草药、推拿”门诊,病人络续不绝,真正起到了少化钱治好病,立竿见影的效果。


年末回到绍兴城里,“打倒”“炮轰”某某走资派的大字报????,“??有理,革命无罪”的???不绝于耳。“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的教室墙上也贴上了两三张大字报,其中也有我的大名,好在没有打叉。鉴于形势专署领导决定农医班暂告段落,各自回到所在县去开展工作。新昌同学在拔茅公社,绍兴同学在皋埠、钱清等地举办了赤脚医生培训班。我们上虞几个同学先后在下管、梁湖、滨笕和五一、横塘公社举办了赤脚医生培训班,传授我们学到的“针灸、草药、推拿”的医疗技术。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一晃六十余年。回忆那段勤奋学习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为之自豪和欣慰,因为我们为改变农村长期缺医少药,农民看不起病的现状,曾经作过一定的贡献。


此篇文章刊登于2024年第四期曹娥江文艺杂志


一个步入高龄的老人,行进在奔九的路上,还能写写说说,文章被报刊杂志录用,说明脑袋瓜儿还灵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4-4 11:50 , Processed in 0.0646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