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秦景教十字象
大秦景教十字象与中国天文(十)
上回说到地球“椭圆说”的错误,是因为“日心说”的错误导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一错而百错,因为座标点定位的错误,从而导致了西洋天主教主导的整套天文学体系都是错误的。
地球浑圆
地球是纯圆的,纯圆又称“浑圆”,方言称“滚圆”。
其实西方本来没有什么天文,也无所谓地心说、日心说。最早在中国提倡日心说的就是天主教利玛窦,利氏是西洋耶酥会派来的间谍,是来剽窃中国科学、顺便再把中科学搞坏的间谍。
人世间最大的科学就是天文学,天文学是测量、计算、归纳、模拟天道的科学。
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历法,都是把太阳运动计算在内的。因为太阳运动的缘故,所以历法年久之后会出现误差,这就好比“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仍然刻舟求剑,必然会导致气节错乱,农业歉收,社会动荡。如不及时修正历法,就会造成不间断的农业饥荒灾难,从而导致战乱而国破家亡。
元朝进行天文大测量,历法大修编,郭守敬主编的《授时历》可称精准。
明朝推翻元朝,但历法仍是继续用《授时历》,但天长日久之后,发现历法出现了差错,最明显的就是预测日食、月食出现了误差。由此可见,节气也就已经出现误差。
因为一拖再拖,结果导致了明朝的饥荒不断。其实就是历法出现误差,播种失时导致的。但是后来写《明史》的,以明朝忽然出现了气候反常的寒潮遮掩过去,掩盖了历法误差的历史真相。
本来修正历法很简单,只要按照元郭守敬的办法,再重新测量冬至的候气时间,以及回归年的长度,就能纠正因太阳运动造成的误差。轻而易举就成重新修编成准确的历法。
但是这时候出现了问题,因为互相争论不休,被利玛窦收买的徐光启占了空子,欺骗崇祯西洋有新法,比中国高明,把不懂历法的利氏捧为上宾,招入修历局。
利氏为了搞破坏,自然要伪造一套歪理邪说,于是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历法出问题的,不是太阳运动的缘故,是中国历法系统出问题,要推翻,要学西洋的。
西洋又没有历法,自然是乱搞一套,结果,新法久拖不决,明朝因饥荒而被利氏搞灭亡了。
但几百年来,利氏开创的日心说在清末又猖狂起来,以“科学”、“启蒙”的旗号横扫中国,认为中国古代历法是落后,西洋的歪理邪说才真理,趋之若鹜,捧若神明。从而导致了“地球椭圆说”的流行。
其实,中国的一年,称“回归年”,又称“岁实”,一岁实际测量时长,并不是地球公转一年(循黄道一周)的时长,而是以日晷测影回归至原点的时长,从冬至正北测始点再回归到原点为一年,所以叫“回归年”。
所以,回归年的时长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整数为三百六十五日,余数为四分之一日,故古代又称“四分历”。
这个四分之一又很妙,自转一周是一天,四分之一,不又是用“十字”四分剖圆的规则嘛!
那么,普遍人都知道,既然太阳是运动的,那么这个回归年,是要加上太阳每年的运动(移动)度数的。因为太阳每年也要移动数度(天),这个日影不能三百六十天回归到原点,多延迟的天数,就应该是太阳每年的移动数,即太阳每年移动五天。
元会运世表
地球循黄道一周是三百六十度(天),加太阳每年移动五度(天),总共是三百六十五天。而又余出来的四分之一天,则是因为地球轨道与太阳轨道不是并行的,而是有交角的,所以又会造成或多或少的时差。
也就是说,这个四分之一的余数仍是约数,四分之一中间的小数仍然会有变化,这就是积微成著造成历法误差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知,地球是浑圆的,自转(转一周)、公转(循黄道自转三百六十转)都是圆周运动,不可能是椭圆而转陀螺的。
因为自转一周是一度,自转三百六十转就是三百六十度,完成了沿地球轨道(黄道)的一周循环,何来地球转陀螺的事情发生?
因为地球的转动是有规律的,永远如此,恒古不变,所以才叫地道。黄道即是地道,地道出自天道,是唯一的,是不变的。
宇宙像一架互相齿轮衔的无形机器,都是同一个模式,因为天地万道皆出自道,所以天地万物的规律都与道是一致的。
因此老子在《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为什么道是这个样子?道就是这个样子,不可能有别的样子,就叫“道法自然”。是道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因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是很自然地分化,很合道,很有道。
同样,古人说“河图”、“洛书”是天书,所谓“天书”,除了看不懂之外,看懂了就知道天道的奥妙,天道运动的规律,运动以数表示,数有天然规律,所以就叫“天书”。
孔子是得道的圣人,所以孔子就道家,就是科学家,就是天文学家,就是哲学家。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有二样吗?是一样的,有二样就不是道了,所以儒家、道家为一。
景教的道与儒家的道有二样吗?是一样的,有二样就不合乎道了,所以景教与儒教为一。
中国文化的时空都是相对的,即时间与空间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绝对的是唯一的道,唯一而无对。
宇宙万物都是相对的,现在大家为爱因斯坦的“时间相对论”着迷,其实中国古代早就知道,而且还有一套天道理论与运算法则。《皇极经世》就是其中之一。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一念万年,万年一念。”不是哲学的夸张,而是天地间科学的存在。
好了,越说越玄妙,让人云里雾里,下面以“太阳一天,地球一年”来举例。
在网上找了一张大型轴承齿轮图,以机械的模式,来解释为什么在太阳一天、在地球就是一年的中国道家时间相对论。
太阳一日、地球一年图
假如太阳是一根轴承,轴承上装了一个有三百六十齿的齿轮,地球嵌套在齿轮上,一天转一齿地重复运动。地球转了三百六十周,太阳轴承才转了一周,才一天。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时间相对论,而且是十分地科学。
那么,太阳还不是宇宙中心,太阳仍有自己轨道,还是绕太阳系中心在运动。太阳的运动规律与地球一模一样,太阳是天道,地球是地道,天地之道都出于道,都是同一个道的模子里复制出来的。
如果上面齿轮上的地球换成太阳,轴心改称佛教所说的“须弥山”,两重嵌套,就是太阳系的宇宙模式了。
须弥山,又称宝山、妙高山、妙光山。山,喻其高,象征宇宙中心,如擎天一柱屹然确立。
地球在山脚转,太阳在山腰转,山顶就是轴心。太阳转了三百六十圈,须弥山的轴才转了一圈。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人类经过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的一劫,须弥山上才过了一天。
所以说神仙在天上打坐一会儿,地上已是风云变幻几百年过去了。看着像神话小说,其实是用宇宙模型可以推导的真实现象。
因此,如果了解了宇宙是一个互相关联的嵌套模型,都是圆周运动,就知道地球不可能会是椭圆。因为地球形成之初是柔软的,像面粉一样长时间的匀速运动旋转,应该是浑圆的,而不可能偏偏在南极长出梨子蒂头来的。
因为古代没有航拍照,西洋教徒可以凭巧舌如簧,可以利用报纸、传教、控制教育、出版书籍等手段欺骗天下人。现在时代变了,人可以上天入海,航拍照片都遍及网络了,人人可以看到。
有谁见南极有高出地表的山脉?南极不过是一片深深的海洋,布满了冰雪。
凭常识就可以知道,宇宙自开天辟地以来,太阳、地球、月亮以及其它星球,都是在同时期形成,因为天道的规律都统一的,不可能太阳、月亮、恒星是浑圆的,而地球反而是椭圆的。
所谓地球椭圆,那不过是西洋教徒为破坏中国历法而编造的歪说理由,其实是虚假的。
那么利氏为什么要编造这一样个谎言呢?因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是确定的,又假定太阳是不运动的,那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何而来,就只好让地球变成椭圆转陀螺了。
所以,这其实是因方邪教士伪科学的胡编乱造,但五百年来被当真了。想想也实在可叹!当然也很可笑!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许会问,这与景教十字象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十字象中就藏着太阳每年运动的天数,看十字中心,中间画了一个圆圈,圆圈中也有一个小圆圈。大圆圈中有小圆圈,表示宇宙中心生生不息,犹如“太极”,不断有能量生发出来。
再看大圆圈四角,又有四个小圆,总共就是五个小圆圈,就是五数。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河图”“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的感觉。
十字象河图
《周易》中河图有什么含意?这就又要回到孔夫子关于“天地之数”上来。
《周易·系辞》辞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孔子提到的上古中国天文学的概念,有“天数”,有“地数”,有“大衍之数”与“天地之数”,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天阳而地阴,阳奇而阴偶。奇数为阳、为天数,偶数为阴、为地数。
“大衍之数”,是指宇宙是一个很大的圆圈,沿着圆圈转一圈之数,就是大衍之数。如地球的黄道、太阳的赤道、月亮的白道,周而复始的三百六十度循环圆圈,就相当于大衍之数。
“天地之数”,则是天数加地数的总数,是五十五,比五十多五数。这个多出来的五数,居于中位。所以大衍之时只用外围五十之数,中间五数不用。
但是历法测量天地共同运动之时,就必须把中间五数计算进去。也就是说要用“天地之数”,而不单单只用“大衍之数”。
每年太阳运动几天呢?就是五天,中间一个五数,就代表了太阳每年的运动数,十分奇妙!
地球每一天转一度,太阳每一年运五度,也相当于太阳每一转是五度。也就是说太阳的周长是地球周长的五倍,太阳比地球大五倍。
所以,中国历史上对于《周易》天地数研究最为透彻的,就是孔子。结果呢,清末民国在西洋人的忽悠下,把懂天文的孔夫子打倒了,把不懂天文的洋鬼子捧起来,都跪拜在伪善的西洋教脚下,实在是民族的悲哀!
现在世界乱糟糟的,就是因为真理被埋没,歪理邪说盛行的缘故。明末与清末,都是西方歪理邪说在中国盛行时期,而且还打着“新文化”、“科学”、“启蒙”的旗号,其实是利用“伪科学”来颠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所以现在剥去西洋伪教徒、伪科学的外皮,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