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1195|回复: 0

郑文燕:张岱与项里

[复制链接]

1452

主题

1942

帖子

8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541
发表于 2019-4-11 22: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岱与项里

作者:郑文燕 《柯桥日报》2012-03-18

  张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人。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快园道古》、《石匮书》等文学和史学作品,是后世公认的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张岱出身仕宦之家,其家庭又是书香门第,先辈均是饱学之儒,精通史学、经学、理学、文学、小学和舆地学等。作为聪慧乖巧的长孙,张岱深得家族成员的钟爱,自幼过着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他在《自为墓志铭》中坦陈:“少为纨绔子弟,极爱奢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结束了明朝277年的统治。不久,清军大举入关,占领北京,成为中国封建王朝新的统治者。年届知天命的张岱经历了天老地荒的巨变:社稷倾覆,满清入主,民生涂炭,家道破败。

  清军攻占北京后继续南下,但遭到了江南军民的顽强抵抗。浙东之士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绍兴,张岱也参与其中,但这些反清复明的斗争很快以失败告终。1646年闰六月绍兴沦陷,清军四处追捕支持鲁王监国的力量,张岱被迫避兵逃难。他随带一子一奴和一麓书籍,先后逃往越王铮、嵊县西北山中,最后在离绍兴30里外的一个小山村——项里安顿下来。

  项里,相传为当年项羽避难隐匿之地。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勿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项羽在山阴的传说,东汉六朝人的文字中未有记载,南宋陆游《陆放翁全集》中却有不少诗写到项里和项王庙,如《项王祠》、《项王庙》等,其中有“筑祠不知始何代,典祀千载谁敢删”之句。项羽这位失败的英雄,在特定的时刻引起了张岱感情上强烈的共鸣。

  张岱隐居在项里“琅嬛福地”。“琅嬛福地”原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洞府,出于元代伊士珍《琅嬛记》。张岱在“琅嬛福地”建房三间,房屋背靠鸡头山,面朝项里江,屋旁岸边广植柳树,是读书写作的理想所在。张岱第一次到项里避难居住为清顺治四年(1647)七月至顺治六年(1649)九月,他在此地一边编写著名的史学著作《石匮书》,一边继续关注抗清复明的事业。

  康熙四年(1665),张岱又在项里鸡头山营建了生圹,对自己的“百年之后”作了安排。康熙十三年(1674),张岱年近80岁,带着两个儿子和老伴移居项里。张岱在“琅嬛福地”定居后,很少与人交往,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日子。他自己更名“石公”、“蝶庵”,又号“六休居士”,在寂寞的晚年着手编写了《于越三不朽图赞》和《琯朗乞巧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张岱的后半生处在朝代更迭、社会急剧动荡的生活环境中,他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景,意趣深远,在晚明散文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在颠沛流离中,张岱与项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在那里避难留居,最后选择在那里定居终老,项里也因此成了张岱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11-21 21:47 , Processed in 0.0585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